约11150字。
2018 年浙江学考中,对于文化常识的解说,存在一项是有误的。
B.我对于国家,是尽了心的呀,如此而已。
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 寡人:古代君王的自称。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句读:句子末尾的停顿。 君子:先秦儒家著作中常指古代贤人。
2018 年浙江学考中,下列加点词的用法,有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同,需找出该项。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道芷阳间行
C.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D.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3、(2018浙江学考) 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青山萦绕着白色,白色缭绕着青山,向外延伸与天际相接。
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猪狗吃人吃的食物却不知道检讨。
于是饮酒,酒兴甚浓,接着拍打着船舷并歌唱。
使秦国受到损害从而让晋国获得利益,只有您去谋划这件事。
4. 最后强调不正确的一项是所要求判断的内容。
去年我辞去了帝京的职务,被贬官后卧病在浔阳城中。浔阳这个地方偏僻,没有音乐,整年都听不到管弦之声。我住在靠近湓江的地方,地势低湿,四周环绕着黄芦和苦竹。在这期间,早晚能听到什么呢?只有杜鹃啼血和猿猴哀鸣。在春江花朝和秋月夜的时候,我常常取来酒独自倾饮。难道没有山歌和村笛吗?但它们声音嘈杂难听。
A.“辞京”“卧病”“地僻”等词语点出诗人也是“沦落人”。
B.“黄芦”“苦竹”“杜鹃”等意象营造了住地凄清的氛围。
C.两处问答相互照应,体现了“终岁不闻丝竹声”。通过这两处问答,能看出诗人处于“无音乐”的状态,进而流露出他的苦闷。
D.春花秋月的美景让诗人暂时忘却痛苦,自斟自饮中独得其乐。
5、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能得到 60 组。在古代,它既可以用来纪年,又可以用来纪日。
吏部在“六部”中主管的事务包括官吏的任免、对官吏的考核、官吏的升降以及科举取士。
国子监有掌管人员,其为祭酒和司业。进入国子监读书的人,统一被称为监生。
D.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6、下列对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矣”是古代文言助词,它在句末的作用和“了”是一样的。当“矣”作通假字时,可通“也”;在文言文中,它主要是用来表示感叹的。
“鲁”能够指的是古国鲁国;同时它还可以作为姓氏,就像工匠祖师鲁班那样;在现代汉语里,大多时候指的是山东省的简称。
中国汉代和南北朝时期,南海被称作涨海、沸海。到了清代之后,逐渐习惯称呼南海。而文中所说的南海指的是佛教圣地普陀山。
D.《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
本文来自作者[qulangwang]投稿,不代表趣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qulangwang.cn/life/202504-1552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趣浪号的签约作者“qulangwang”!
希望本篇文章《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解析,含2018浙江学考相关题目及答案要点(约11150字)》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趣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高中试卷,人教版。约11150字。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 1、(2018浙江学考)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