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认为日月是绕着地运行的。日所运行的轨道被称为黄道,月所运行的轨道被称为白道。而地球在天球上的投影是赤道(也就是天球赤道)。太阳绕着地球周年运行,虽然实际上是地球绕着太阳转,但在地球上的人看来,就好像太阳在天空中绕着地球转圈,而太阳绕地球周年运行的轨道,就是古人所想象的黄道。所谓黄道实际上是地球沿着自身轨道绕太阳公转。从地球轨道的不同位置去看太阳,太阳在天球上的投影位置就会不一样。这种视位置的移动被称作太阳的视运动,太阳周年视运动的轨道就是黄道。日月的运行情况如下:太阳一个月移动十二分之一周天,月亮一个月移动一周天并且超行一次。二十八宿将全天连续通过南中天的恒星划分成二十八群,并且分别用一个字来给它们命名。星宿宿(xi),是由邻近的若干个星组合而成的集合,并非指某一颗星。
古人将比较靠近的若干颗星星假想地联系起来,赋予它们特殊的名称,像毕、参、井、翼、轸等,后世称之为“星官”。二十八宿也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时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于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达的位置。每一个星宿都包含若干颗恒星。四象可参见“二十八宿”这一条。古人将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成四种动物形象,这被称作四象。东方的七宿就像在春天夏初夜空里飞舞的巨龙,所以被称为东官苍龙;北方的七宿好似蛇和龟出现在夏天秋初的夜空,因而被称为北官玄武;西方的七宿犹如猛虎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被称为西官白虎;南方的七宿如同一只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所以被称为南官朱雀。分野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
变化被用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天上的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相互对应,这被称作分野。具体而言,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把某星宿当作某州的分野;或者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的分野,把某州当作某星宿的分野。例如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所说的“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意思是江西南昌处于翼宿、轸宿的分野范围之内。李白在《蜀道难》中写道“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参宿属于益州(现今的四川)的分野范围,井宿属于雍州(现今的陕西、甘肃大部)的分野范围,而蜀道横跨了益州和雍州这两个州。“扪参历井”的意思是进入蜀地的道路位于益州和雍州极高的山上,人们需要仰起头摸着天上的星宿才能够通过。“流火”的“流”是下行的意思,“火”指的是大火星,也就是东方苍龙七宿中的心宿。《诗经·七月》中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样的诗句。“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月
“流火”的意思是大火星的位置从中天逐渐向西降落,这表明暑气已经消退。北斗又叫做“北斗七星”,是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或杓形)的七颗亮星。这七颗星的名称分别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它们排列起来像斗柄,所以被称作“北斗”。凭借北斗星能够找到北极星,因此它又被称为“指极星”。《小石潭记》中用“斗折蛇行”来形容其弯弯曲曲的样子,就如同北斗星的曲线那般。北极星属于星座名,是北方天空的重要标志。在古代,天文学家对北极星极为尊崇,觉得它是固定不动的,其他众星都围绕着它转动。然而实际上,由于岁差的缘故,北极星也在发生着变更。“白虹贯日”中的“虹”实际上指的是“晕”,这是一种大气中的光学现象。这种现象出现了,通常是天气即将变化的预兆。然而,古人却将这种自然现象当作人间将要发生异常事情的预兆。例如唐雎不辱使命这件事。
命为“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汉代邹阳在狱中给梁王上书说:“往昔荆轲仰慕燕丹的义气,出现了白虹贯日的天象,太子却对此感到畏惧。”燕太子丹优厚地供养荆轲,让他去刺杀秦王,在行动之前就已有天象显现,然而太子丹却害怕荆轲不肯前往。华盖是星座名,共有十六颗星,位于五帝座之上,现今属于仙后座。旧时的迷信观念认为,人的命运中如果犯了华盖星,运气就会不好。鲁迅有自嘲诗“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在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月亮是被描写得最为突出的对象。它的别称可分为以下几种:其一,因初月形似弯钩,所以被称作银钩、玉钩;其二,因弦月形似弯弓,故而被称为玉弓、弓月;其三,因满月宛如车轮、盘子、镜子,所以被叫作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5)因为传说在月亮中有桂。
树被称作桂月、桂轮、桂宫、桂魄。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所以被称作广寒、清虚。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而月亮被称作望舒。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所以月亮被称作嫦娥。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因此月亮被称作婵娟。天狼星是全天空最明亮的恒星。苏轼江城子词中有“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里的用典都源自星宿,雕弓指的是弧矢星,天狼就是天狼星。老人星是全天空第二亮的星,并且是南极星座中最亮的星。民间将其称作寿星。北方的人如果能够见到它,那就是吉祥太平的事情。杜甫有诗云“今宵南极外,甘作老人星”。牵牛星就是牵牛,也叫牛郎星,它是在夏秋的夜空中最为明亮的星,并且位于银河的东边。织女星就是织女,它处在银河的西边,和牵牛星是相对的。
古诗十九首中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唐代诗人曹唐在织女怀牵牛时写下“北斗佳人双泪流,眼穿肠断为牵牛”。银河也被称作银汉、天河、天汉、星汉、云汉,它是一条横跨星空的银白色的河,由一千亿颗以上的恒星构成。曹操在观沧海时写到“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陈子昂在春夜别友人时吟出“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苏轼的《阳关曲》中有“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之句。秦观的《鹊桥仙》词里有“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文曲星是星宿名之一。在旧时的迷信说法中,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那些文章写得好且被朝廷录用为大官的人被认为是文曲星下凡。就像吴敬梓在《范进中举》中所写的“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古人依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数划分成二十四段,把这些段分别排列在十二个月当中,以此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状况,这便是二十四节气。并且每月被分为两段,每个月的开头叫做“节”。
本文来自作者[qulangwang]投稿,不代表趣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qulangwang.cn/life/202503-1476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趣浪号的签约作者“qulangwang”!
希望本篇文章《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编:天文历法中的黄道、白道与二十八宿解析》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趣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编03天文历法古人认为日月绕地而行,以日所行为黄道,月所行为白道,而地球在天球上的投影为赤道天球赤道,太阳绕地球周年运行的轨道地球绕太阳转,但在地球上的人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