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传染病高发的季节,某些传染病容易在此季节暴发流行。为提升人们对传染病的认知,预防春季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期望广大师生能够了解并学习以下传染病的基本知识。
一、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脑是一种化脓性脑膜炎,由脑膜炎球菌引发。带菌者或病人是其传染源,通过飞沫借助空气直接传播。人普遍对本病易感,发病者大多为儿童。其临床表现为:突然出现高热、头痛、呕吐,还有皮肤淤血淤斑,在病程中淤点会迅速扩大,会有狂躁及惊厥的症状,甚至会出现神志淡漠或昏迷的情况。
预防:
1、开展群众性卫生运动,清扫周围环境与室内卫生;
2、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3、勤晒衣被和儿童玩具;
4、加强体育锻炼和营养,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
该病流行时,要尽量避免参加大型集会或进行集体活动。不要把儿童带到公共场所去。外出的时候,应该尽量戴上口罩。
6、注射流脑菌苗,提高主动免疫力。
二、感染性腹泻:
临床表现方面:会出现腹泻的情况,大便每天的次数≥3 次。粪便的性状会出现异常,有可能是稀便、水样便,也有可能是粘液便、脓血便以及血便。同时可能会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腹痛以及全身不适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因大量丢失水分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
预防:
1、搞好食品卫生,严格进行饮用水和食具消毒;
2、学生到学生食堂就餐,不要在无证摊点用餐;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饭前便后要洗手。自带食品用具,并且实行分餐制。
用 84 液对可疑被病源体污染的物品进行彻底消毒,比如门窗、桌椅等物品,地面,衣物以及洗嗽、进餐用具等。
5、清扫卫生死角,保持室内整洁干净。
三、流行性腮腺炎:
通常是一侧肿大,也有两侧同时或先后肿大的情况。这些患者容易并发胰腺炎。
防治: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在咳嗽和打喷嚏时,要用手捂住口鼻,且不要对着他人。
教室需要经常保持充分通风换气;宿舍需要经常保持充分通风换气;办公室需要经常保持充分通风换气;实验室需要经常保持充分通风换气;家庭需要经常保持充分通风换气。
出现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同时,要立即安排患者住院进行隔离治疗。此外,患者居住过的教室、宿舍等场所需要进行喷雾消毒。
4、建议学生接种腮腺炎疫苗。
四、结核病:
结核分支杆菌会引起慢性感染性疾病。开放性肺结核病人排出的病菌是结核传播的主要来源,且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生活过度疲劳、紧张、抵抗力低下以及生活贫困、居住拥挤的人群容易对结核病易感。在被感染的人中,每 10 人大约有 1 至 2 人会生病,即便不会马上发病,但在一生中都有发病的可能。一个未经治疗的传染性肺结核在一年内能够传染 10 至 15 人。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咯痰的时间超过三周;咯血或发热胸痛的时间超过三周。如果出现上述的某一种症状,就应该思考自己是否患上了结核病,并且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
预防:
1、早期发现结核病,及时治疗减少传染性.
2、要养成良好习惯,不随地吐痰;
3、坚持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
不到空气不流通的网吧上网。
五、流行性感冒:
流感简称流感,它是由流感病毒引发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这种传染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发病较为突然,会迅速蔓延,发病人数众多。其流行过程比较短,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患者,在病初的 2 到 3 天,传染性最为强烈,通过空气飞沫进行传播,人群普遍容易受到感染。临床表现:起病较为突然。会出现头痛的症状,同时还可能有发热的情况,伴有畏寒以及乏力等表现,面颊会呈现潮红的状态,全身也会有酸痛之感。体温能够达到 39 到 40℃,持续 2 到 3 天后会逐渐下降。在发热消退之后,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喷嚏症状,有鼻塞的现象,还会伴有咽痛以及干咳等呼吸道方面的症状。咳嗽和乏力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 1 到 2 周。如果抵抗力比较差的话,可能会并发肺炎,或者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
六、麻疹:
麻疹病毒引发了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类是唯一的自然宿主,主要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未曾患过麻疹或者未曾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容易被感染。主要的表现为 3 至 5 天的发热、乏力以及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接着会出疹,是淡红色的皮疹,出疹的顺序依次是耳后发际、面颈部、胸背部、手心足底,治疗好转后皮疹按照出疹的顺序依次隐退,会留下棕色的色素斑,同时伴有糠麸状的脱屑。
七、风疹:
风疹病毒会引发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进行传播。其主要表现如下:1 至 2 天会有发热流涕等较为轻微的上呼吸道症状;1 至 2 天后会出现皮疹,起初出现在面颈部,然后迅速向下蔓延;1 天内会布满躯干和四肢,不过手掌足底大多没有皮疹。通常还会伴有耳后、枕部的淋巴结肿大,皮疹消退后既不会留下色素沉着,也不会脱屑。
八、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源仅有病人,主要借助飞沫以及接触来进行传染,其传染性较为强烈,任何年龄阶段的人都有可能被感染。主要有以下表现:在出疹的前 1 至 2 日,可能会出现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皮疹首先在躯干和头部出现,接着逐渐蔓延至面部,最后到达四肢。皮疹分布较多的部位是躯干,而面部和四肢相对较少。它呈现出向心性分布的特点。一开始是粉红色像针帽大小的斑疹,在数小时内会变成点疹,接着再过数小时又会变成水疱、结痂。皮疹发展迅速是本病的一个特点。
流感、麻疹、风疹、水痘的预防:
1、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病人不要在他人面前咳嗽、打喷嚏。病人要养成不随地吐痰的良好习惯。
3、在疾病流行期间不要集会,尽量不到人多的场所去。
4、不要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如:网吧)长时间停留;
5、主动接受疫苗接种,提高主动免疫力。
6、加强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水痘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或皮疹内容物污染的空气应通过通风的方法消毒;被服应利用紫外线照射、暴晒等方法消毒;用具应通过煮沸等方法消毒。
(桐城师专校医室 供稿)
本文来自作者[qulangwang]投稿,不代表趣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qulangwang.cn/life/202504-1556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趣浪号的签约作者“qulangwang”!
希望本篇文章《春季传染病预防指南:了解流脑等疾病知识,保护儿童健康》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趣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春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容易引起某些传染病的暴发流行。为了提高人们对传染病的认识,预防春季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希望广大师生能了解与学习下列传染病的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