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保定学生,修满体育学分方可毕业
河北省政府新闻办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从该发布会获悉,河北省体育局与省教育厅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以下重要内容:
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
树立起以健康为首要的教育理念,要将体育课开齐、开足并上好。小学 1 至 2 年级每周有 5 个课时的体育课,3 至 6 年级每周有 4 个课时的体育课,初中阶段每周有 3 个课时的体育课,高中阶段每周有 2 个课时的体育课。普通高校在 2 年的时间里要开设不少于 144 个课时的体育课,高职院校在 1.5 年的时间里要开设不少于 108 个课时的体育课。
修满体育学分方可毕业
鼓励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每天开设 1 节体育课。高等教育阶段的学校要把体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学生只有体质健康达标并且修满体育学分,才可以毕业。要丰富学校的课余体育活动。要着力保障学生每天在校内有 1 个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在校外也有 1 个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要帮助学生掌握 1 至 2 项运动技能。
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
完善学校体育考试制度,把体育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也纳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将体育科目纳入中考计分科目,科学地确定其分值并逐步提高。启动对体育素养在高校招生中使用的研究。同时,积极推动高校在招生测试中增设体育项目。
加强体育高等院校建设
河北体育学院要加强建设,有条件的普通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也需探索。在本科和专科层次上,要设置独立的足球学院、篮球学院、排球学院以及冰雪运动学院或系。
建设体育传统特色学校
建设 600 所体育传统特色学校,2021 年开始进行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评定命名工作,2022 年评定命名的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达到 600 所,其中包含 200 所冰雪传统特色学校。体育部门将青少年的各类集训活动向外界开放,允许在校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推动社会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者以低收费的方式向学生开放,以此促进学校体育水平的提升。
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
推进冰雪运动进入校园。在 2021 年底的时候,要让冬奥会的知识能够进入校园。同时,观赛礼仪也要进入校园。并且,冰雪运动技能常识也需要进入校园,实现全覆盖。推进学校运动队建设,大中小学校要广泛开展校内竞赛活动。在此基础上,建立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游泳、乒乓球、滑冰、武术等学校代表队。如果有条件,学校还要建立健美操、体操、羽毛球、轮滑、滑雪、冰球、冰壶、射击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校代表队。这些学校代表队要参加区域内乃至全国的联赛。
支持学校成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支持学校成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每所中小学校需成立不少于 5 个体育俱乐部或体育兴趣小组,以及体育社团。高等院校要成立不少于 20 个体育俱乐部或体育社团。以此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开展青少年冬夏令营活动
开展青少年冬夏令营活动,广泛开展以冰雪运动为主题的冬夏令营活动,做好京津冀地区的青少年冬夏令营活动,提升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运动水平。加大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力度。我省重点规划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游泳、乒乓球、滑冰、武术等运动项目,积极激励有条件的地方和高校开展体操、羽毛球、滑雪、冰球、冰壶、射击等运动项目。2025年每个设区市建设1支以上高校高水平运动队。
完善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政策
完善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政策。可以运用学分制,还可以延长学制,实行个性化授课以及补课等方式。在不降低学业标准要求的同时,确保教育教学质量,以此为优秀运动员完成学业创造条件。
推动建立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
推动建设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在 2025 年之前,各个市(包含定州、辛集市)以及雄安新区都要建立起 5 个以上的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全省总共要达到 80 个。同时,要全面地推进青少年体育活动的开展。要提升体校学生的文化教育水平,并且要保障体校教师的待遇。
最高检:发现侵害孩子案件不报告?
后果很严重!
检察机关一直将加强未成年人的保护作为重点工作之一。今年的最高检工作报告,用了重要篇幅来介绍相关工作情况,并且明确地明示了不履行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所带来的后果。
去年 5 月,最高检等 9 个部门联合把《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印发出来。此意见规定,在性侵、虐待、欺凌、遗弃、拐卖以及未成年人被组织乞讨等 9 类未成年人遭受不法侵害的情形下,相关的单位和个人必须立刻进行报案。
该制度出台之后,有人对这项制度在实践中能否得以落实存在担忧。从最高检的工作报告里,我们能够知晓答案。
湖南检察机关在办理校园性侵案时发现,在某校中,两名负责人知晓相关情况后,既没有认真地去核实,也没有向有关部门进行报告。随后,湖南检察机关依法以玩忽职守罪对这两名负责人追究了刑事责任。
最高检统计显示,该制度推行之后,到 2020 年 9 月为止,各地通过强制报告立案且审查起诉的案件将近 500 件。侵害未成年人的那些隐瞒不报的人被追究了刑事责任,涉嫌违纪违法的人员也受到了相应的处罚。
记者获悉,当下各地检察机关持续在创新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的工作模式。一方面通过开发“强制报告 App”等方式,另一方面也通过其他形式,从而进一步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现以及报告渠道更为畅通,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也得以加强。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于 2021 年 6 月 1 日开始施行。其中一项重要修改是,国家机关、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和其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若发现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遭受侵害,或者疑似遭受侵害,亦或是面临其他危险情形,就应当即刻向公安、民政、教育等相关部门进行报告。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这一修改,是从强制报告的方面进一步去解决“发现难”的问题。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这样表示。
据悉,最高检会对 12309 检察服务平台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专区建设进行优化。这样能实现与强制报告制度的有效衔接。同时,还会通过 App、小程序等方式,为强制报告制度的落地落细提供更便捷的渠道和方式。
本文来自作者[qulangwang]投稿,不代表趣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qulangwang.cn/life/202504-1555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趣浪号的签约作者“qulangwang”!
希望本篇文章《@所有保定学生!河北印发体教融合意见,修满体育学分方可毕业,体育课安排公布》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趣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最高检:发现侵害孩子案件不报告?后果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