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
权威健康资讯,因专业而信赖!
你有多久没有关心过家里的爸妈了?
民政部在 2020 年 10 月举行的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相关数据。“十四五”期间,我国 60 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预计会超过 3 亿。届时,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老人独居”这一现象逐渐成为常态。那么,家里老人独居会遇到哪些难题呢?
6 月 15 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与智能科技品牌“小度”一同推出了《居家养老必备攻略》。此攻略针对独居老人存在的“意外跌倒”“突发疾病”“健忘”“孤独”这四大较为常见的问题,邀请了多位权威医学专家,这些专家为独居老人提供了正确的应对措施指导以及相关知识科普,大家一起为智慧养老生活提供助力。
意外跌倒频发
改造居家环境是关键
中国疾病监测系统的数据表明,跌倒在我国 65 岁以上老年人因伤致死的原因中居于首位。经测算,我国每年有超过 4000 万老年人至少会发生 1 次跌倒,并且其中大约一半的跌倒发生在家庭中。对此,北京积水潭医院以及航空总医院骨关节科的主任医师郭晓忠提到,若采取科学的防控措施,便能够降低老年人跌倒的风险。
郭晓忠医生认为,对老年人居家环境进行适老化改造很重要。其一,要消除门槛及地面高度差,在卧室及走廊安装小夜灯。其二,针对跌倒高风险区域,增加防滑垫并安装扶手。其三,在家中安装紧急呼救器,配备带有急救功能的智能屏设备等,这样一来,意外跌倒的老人就能在第一时间获得及时的帮助。
避免突发疾病
提前预防更重要
独居老人最为害怕的事情便是突发疾病。冠心病以及心肌梗死被称作威胁老年人的“健康杀手”。对于心血管疾病这类具有突发风险的慢性疾病,做好预防工作就能够避免大量的风险。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心脏康复科的主任刘力松表明,在换季这个时期,老年人需要时刻留意气温的变化情况,做好防寒和防暑的工作,并且要养成优良的起居习惯。
刘力松提到,家中要常备应急药品。要定期监测老人的血压和血糖,以便能够早发现问题并早进行治疗。家中可以安装紧急呼救设备,一旦有意外发生,就能在第一时间实现救助。作为子女,应该时刻关注老人的身体健康。
警惕健忘
日常生活中要积极应对
2019 年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老年人走失状态白皮书》表明,我国每年大约有 50 万老人走失。平均每天走失的老人约有 1370 名。经医院确诊的老年痴呆症患者在走失老人总比例中占 25%。健忘以及记忆力减退,甚至患上阿尔茨海默病,这些都是老年人生活中需要面对的情况。
记性不好有不同情况,有的是老年健忘,有的则是早期老年痴呆。不管是记忆力减退,还是疾病导致,在日常生活中都得积极应对。对此,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心理保健中心主任徐涛提出建议,老年人一日三餐的饮食营养要均衡;子女在家中可以给老人设置便签,以提示老人定时用药等事宜;外出时,要为父母配置身份卡和紧急联系方式等。徐涛提醒,若发现老人的语言能力在降低,或者出现了认知方面的障碍等情况,那么就应当及时带老人去就医。
预防老人孤独感
积极老龄化是关键
“积极老龄化”对于预防老人孤独感这件事极为关键。许多老人存在孤独感,然而他们却不会将这种感受表达出来。尤其对于空巢老人而言,他们的焦虑抑郁情绪、睡眠障碍以及心身疾病等问题不容忽视。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心理保健中心的主任徐涛指出,孤独感不但会增加患抑郁、心脏疾病、中风的风险,而且还与认知下降以及高风险罹患阿尔茨海默病存在关联。
徐涛提出建议,老人应当培养兴趣爱好,让娱乐方式得以增加;子女要尽量与长者保持联系,因为“陪伴是缓解孤独的良药。要记得,常回家看看。”
用数字技术来推动帮助老人、赡养老人的工作,让老年群体能够拥有更加温暖、放心的晚年生活。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与智能科技品牌“小度”携手合作,其目的是把专业的养老知识和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融合,全方位地助力智慧医养服务得以落实,进而提高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
参考资料:
①民政部2020年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公布数据
2019 年,中民社会救助研究院发布了《中国老年人走失状态白皮书》。
本文来自作者[qulangwang]投稿,不代表趣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qulangwang.cn/life/202504-1551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趣浪号的签约作者“qulangwang”!
希望本篇文章《权威发布!居家养老必备攻略助力应对独居老人常见难题与智慧养老生活》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趣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健康时报权威健康资讯,因专业而信赖!你有多久没有关心过家里的爸妈了?民政部2020年10月举行的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公布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