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在小区行走时,思行蹦蹦跳跳。它被一辆电动车撞倒了,那时候我的心猛地一跳,整个人也变得软绵绵的。还好电动车在小区行驶速度较慢,开车的人立刻踩了刹车。思行只是摔倒在地上,电动车仅仅碰到了它的衣服。即便没有任何碰撞之处,我也被吓得够呛,当时整个人都懵了,身子也是软绵绵的,现在回想起来心里仍很后怕,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要真是有个啥,后果真是自己不能承担的。
想起星期天的一件事,一位妈妈带着 4 岁半的女儿上完舞蹈课回家。妈妈在前,女儿在后,二者距离大概 2 到 3 米。妈妈进小区后,发现后面的女儿没跟上,便急忙开始寻找。此时已找不到女儿,调看监控录像才得知女儿掉进了路边的井盖。周围的人一听说小女孩掉进井盖,就马上开始营救,但已经来不及了。井深 2 到 3 米,井内有水。成人下去后站起来,水都能淹到头顶。一个小女孩就更不用说了。十几分钟后,小女孩被捞起时,已经没有了呼吸。小女孩的母亲悲痛万分,然而无论怎样都无法挽回小女孩的生命。这是发生在身边的真实事情,前后仅仅十几二十分钟,一条小生命就消逝了。施工单位没盖好井盖需负主要责任,而作为监护人的父母,也得承担监护不力的责任。我认为小女孩的妈妈将会一辈子处于自责和内疚之中。
儿童天性活泼好动且好奇心强,同时又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所以很容易引发意外伤害。经调查表明,在中国每年有 8 万儿童因意外伤害而死亡,意外在我国儿童死亡原因的总数中占 26.1%,并且这个数字正以每年 7%至 10%的速率在增长。触电、溺水、中毒、被动物咬伤、遭遇交通事故伤害、因玩耍打闹致伤、气管被异物窒息、意外中毒等情况,均为当前导致意外伤害和死亡的重要因素。通常来讲,当家长忙碌,孩子处于疲劳、饥饿状态,刚换新环境,或者身体不舒服时,就更容易出现意外伤害!意外确实是在各个地方都可能发生,做父母的一定要切实看好自己的孩子:
千万别让孩子脱离自己的视线,一旦没看到孩子,意外就有可能发生。平时走路时,最好牵着孩子的手走。即便孩子不让牵,也要让孩子走在前面,如此就能随时留意孩子。还要随时提醒孩子注意安全,这方面我确实没做好,有时觉得孩子行走慢,常常是我在前面走,他跟在后面,以后在这方面一定要加以注意。
过马路时需牵住孩子的手。大家知晓,马路上出现意外的情况很多。因此在过马路时,绝不能放开孩子的手,要紧紧握住,以防孩子顽皮挣脱大人的手而跑到马路上。要时常给孩子灌输红灯绿灯的概念,让孩子牢记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过马路时需走在斑马线上。不要忽视斑马线。过马路走斑马线是很重要的。过马路走斑马线极为重要。
孩子在路上奔跑,当后面有车靠近时,千万不要大声呼喊。早上,因为我大声喊“思行,后面有车,别跑了”,结果却把他吓到了。他看到后面的车来了,就拼命往前面跑,想要在车到来之前跑到路边。他一跑,后面原本要往旁边避让的车,反而撞上了他。如果孩子跑得速度不是很快,并且后面的车行驶速度也不快,那么此时不要大声呼喊,因为越呼喊越容易让人心慌意乱。当然,最为重要的是,一定要牢牢地握住孩子的手,不能让他随意乱跑!
触电
发现孩子触电后,首先要做的是切断电源。也可以用干燥的木棍将电源拨开,或者用竹竿把电源拨开,还可以用塑料物品将电源拨开。同时,要把接触孩子的电线拉断,或者将接触孩子的电线移开。
触电的孩子面色呈现苍白或者青紫的状态,并且意识已经丧失。此时需要立刻去触摸孩子的心脏,同时仔细观察其呼吸动作。如果发现呼吸、心跳已经停止,那么就必须马上在原地开展心肺复苏的操作。
触电后需观察孩子是否因电击伤而跌倒,进而查看是否造成了颅脑损伤、骨骼损伤以及内脏损伤。
雷雨天不要在树下躲雨,要让孩子远离高压线。对于室外断的电线,不要随意拉扯,也不要随意触摸。这些生活常识要及时教给孩子。
溺水
孩子即使在很浅的水中,只要面部处于水中就有溺水的可能;会游泳的孩子也可能会溺水;孩子如果吃得太饱、太饿或者过度疲劳,就不宜进行游泳活动。
溺水孩子如果有呼吸,就让他咳嗽和呕吐;如果没有呼吸,要尽快把口中的残留物清除掉,尽快把肺里的水倒出来,实施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并且同时请求急救。
如果溺水孩子经过抢救后呼吸心跳恢复了,那么还要留意是否会出现肺部、心脏以及脑的并发症。并且一定要赶紧护送患儿前往就近的医院,以便继续进行抢救治疗。
4、游泳时肌肉抽搐应立即让孩子停止游泳,仰面浮在水面上。
耳朵灌进水后,把头歪向有水的一侧,接着用力拉住耳垂,再用同侧腿单足跳。同时,还可以用消毒棉签(或捻紧的手纸)送入耳道内把水吸出;把手心对准耳道,用手将耳朵堵严压紧,然后把头歪向进水的一侧,随后迅速将手挪开,这样也能把灌进耳朵里的水吸出。
脚趾抽筋时,应马上将腿屈起,接着用力把足趾拉开并扳直;小腿抽筋时,用手扳住足趾,同时让小腿用力向前伸蹬,以使收缩的肌肉得以伸展和松弛;脚背、腿的正面抽筋时,把腿、踝、趾伸成直线;手指抽筋时,先手握成拳头,然后用力张开,像这样反复进行。
烧烫伤
隔着衣物烫伤的孩子,要尽快用清水或盐水冲洗伤处 5 到 15 分钟,且要连同衣服一起冲洗。冲洗完降温后,再扒开衣服检查烫伤程度。
烫伤后形成的水疱不要弄破,要让伤面保持清洁。如果水疱已经破了,就需要将其暴露出来,然后涂上一些烧伤药膏和抗菌素软膏,使创面保持干爽。用清洁的敷料或者床单覆盖在伤面上,以防止伤面被污染。之后要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
3、烫伤不要在伤处涂抹植物油或者其他油脂。
重度烧烫伤伤害时需保持呼吸道通畅;若存在呼吸窒息的情况,就要进行人工呼吸,并且应立即送医院进行抢救。
预防烫伤需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让孩子远离热源,不能玩火烛,不能自己倒开水和盛热汤,还要尽量避免吃火锅。要尽量让孩子远离厨房,以防打翻热水瓶等危险物品。
在把孩子放进浴缸之前,要用手去试试水温。最好还能用温度计进行测试。水温处于 37 到 38 摄氏度的时候最为适宜。不能让孩子靠近水龙头。绝对不要让孩子独自待在浴缸里。
气管异物
收好小异物,例如纽扣、硬币等;3 岁以下的儿童要谨慎食用坚果、豆类以及黏冻食品(像汤圆、果冻等);吃饭期间不要说话,也不要逗小孩让其大笑;走路时最好不要嘴里含着食物。
如果孩子被异物卡住,一定不要进行摇晃,也不能拿手伸进嘴里去掏。因为这样做很可能会导致异物卡得更深入。如果孩子尚未完全窒息,并且还有呛咳的情况,就应该鼓励患儿用力咳嗽,有时候这样做可能会将异物咳出。
被异物卡住喉咙后,要立刻抱起孩子。用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同时让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再用另一只手拖住孩子的后颈部。让孩子脸朝下,趴在救护人员的膝盖上。接着在孩子背上拍 1 - 5 次。然后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
如果上述操作异物未被吐出,可采取另一个姿势,将孩子翻过来,让其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抢救者跪下或站在其足侧,也可以取坐位,使患儿骑在抢救人员的大腿上,且面朝前。抢救者用两手的中指或食指,置于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部位,快速向上进行重击压迫,不过要保持轻柔。重复该动作,直至异物排出。
5、严重情况下要及时就医。
动物咬伤
孩子被猫、狗等动物抓伤或咬伤后,应立即在原地进行彻底的伤口清洗。要用力挤压伤口周围的组织,通过这种方式设法将粘在伤口上的动物唾液以及伤口中的血液冲洗得干干净净。
孩子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必须要在 24 小时之内接种狂犬疫苗。千万不能不做任何伤口处理,就直接涂红药水然后包纱布。
意外中毒
孩子误服药物中毒。如果毒性小且计量少,就可以多饮凉开水,这样能使药物稀释并及时从尿中排出。要是计量大并且有毒性,那就应当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孩子若误服腐蚀性较强的药物,就应迅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果是强碱类药物,应立刻服用食醋、柠檬汁或桔汁;若是强酸类药物,要用肥皂水、生蛋清以及牛奶来保护胃粘膜;要是误服了碘酒,就应喝米汤、面汤等含淀粉的液体。
家长需要妥善存放药品,以避免孩子误服。不能用食品瓶来装有毒物品,也不能更换药品的瓶子,倘若更换了瓶子,一定要写好标签。
10
玩耍打闹致伤
孩子被诸如刀剪、钉子、木棍、玻璃等锐器割伤后,首先要检查伤口内是否有嵌入物,接着再用生理盐水或者清洁的流动水进行冲洗。
孩子手里拿着尖锐东西时,不能奔跑嬉闹。如果孩子的衣服有拉紧帽子的带子,必须抽掉衣服帽子上的带子。
孩子摔伤了后脑,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同时要观察孩子的神情。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应该观察孩子是否出现跛行的情况,或者是否只使用一边手臂,是否呕吐,是否嗜睡,是否易怒。如果孩子完全不动、失去知觉或者拒绝移动,就应该立刻送医。
孩子关节疼痛,这种疼痛会随着患部的活动而增强。受伤的关节会出现肿胀,活动也会受到限制。伤处还会出现青紫的情况,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可判断为关节扭伤。对于关节扭伤的孩子,要将受伤关节稍微垫高一些,并用冰水毛巾或冰袋进行冷敷。在关节周围包上脱脂棉,接着用绷带加压包扎,以此避免患处活动。在关节扭伤后的 48 小时内,不能对患处做热敷。近期要避免再次扭伤。
骨折的孩子需要定期前往医院进行复查。要查看骨头是否复位准确,以及愈合的情况是否良好。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受伤部位再次遭受损伤。
孩子反复发生骨折时,家长要注意是否存在其他疾病。比如可能有内分泌障碍,也可能有骨骼异常等情况。
绝大多数事故是能够预防的。家长要给孩子创造安全的外部环境,还要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同时,要让孩子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引导孩子敢于求助并且敢于说“不”。还要告知孩子父母的姓名、电话、家庭住址等基本常识,以及 110、119、120 等求救电话的含义。并且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加强安全演练,提高孩子的自护能力。
本文来自作者[qulangwang]投稿,不代表趣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qulangwang.cn/life/202504-1573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趣浪号的签约作者“qulangwang”!
希望本篇文章《小区电动车撞人惊魂记:思行摔倒妈妈心碎,井盖事故警示家长警惕》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趣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给孩子一个安全,健康的童年是我们做父母的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