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学期放假前,学校会进行最后一项教学安排。这项安排不是布置假期作业,而是进行假期安全教育。这不是老生常谈的内容,因为一切充实的假期安排都离不开安全这个基础,并且会让学生受益终生。
平时学生白天在学校有老师看管,放学回家有家长监护,这样安全隐患出现的几率就比较小。放假期间情况不一样了,家长没办法时刻保证看住学生的每一个举动。要是家长出门旅行,就可能会遭遇更多潜在的危险。与其让家长亲自去保护,不如教会学生自己保护自己。
广州供电局提醒家长,在寒假期间,有以下 10 条用电安全常识,需让学生牢记。这 10 条用电安全常识分别是:(此处可具体列举 10 条用电安全常识内容)。家长要让学生牢记这些用电安全常识,以确保寒假期间的用电安全。
广州供电局是南方电网的下属单位,一直积极响应国家能源战略,致力于推进电网建设与升级改造,并且在尽最大努力做好用电安全的知识科普工作。寒假期间,家长有必要引导每一位学生牢记以下 10 条用电安全常识。
家里家用电器较多,插座、插排随处可见,所以要远离电源。家长需教育子女,不能碰触各类电器的电源,也不能拉扯、踩踏和损坏电线。喝水时要远离电源,在使用电器需触碰开关前,应先告知家长然后再行动。
了解导体。家长平时需给学生灌输关于导电体的概念,让学生知晓有些物体自身虽不是电器,但与电接触后会引发漏电问题。在帮家长做家务,进行擦拭电器或开关的操作时,应使用干布,且不能在手上有水的情况下插电源。
要爱护电器。有些学生好奇心较强,常常在家长没注意的时候去拆卸各种家用电器,目的是想弄清楚其中的原理。学生的想法或许是好的,但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来了解,也可以去科学馆做实验,千万不要在家用电器上动手脚。这样做不仅容易损坏电器,导致经济损失,还可能出现漏电、触电的情况,甚至会引发爆炸。
切断电源。许多插排和插座上设有开关,当电器不使用时,可直接切断电源,以防学生误触。尤其对于冬季取暖设备,如电暖气、电褥子,在不使用时要及时关闭。
充电时不要接触电子设备。很多学生放假时会在家玩手机,其底线是在充电的时候绝对不能玩,甚至连接触都不要有。等充满电后拔掉电源线再去玩也来得及。另外,当手机温度过高时,也需要及时放下让其休息。
救火的常识如下。当出现火情时,学生需要具备救火的常识,要牢记火警电话。同时,要会使用灭火器。并且,也要大致了解根据不同的起火原因,处理方式是不同的。尤其要注意,电器着火时千万不能泼水。
加油站是安全的。冬季天气干燥,容易产生静电。去加油站时,不能玩手机。去加油站时,更不能整理衣服、帽子和头发。去加油站时,避免产生静电。也不能在加油站附近燃放烟花爆竹。
要了解用电标识。平日里出门时,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去了解各种用电标识。其中,黄色标识一般是用来“提醒”的,而红色标识则代表“禁止”。街边的变压器、配电房、变电站等这些电力设施,学生从小就应该对其有所认识,并且要与它们保持安全距离。
发现触电后不可擅自采取行动。若发现家人或者路人触电,切不可擅自行动。可以选择报警并让专业人士来处理,也可以用干燥木棒、塑料等绝缘体去尝试关闭电源,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绝对不能徒手去触碰,更不能离得太近。
参观电力展馆。许多城市都设立了电力科普教育基地,像广州电力展示馆,它成为了当地中小学生课外教育拓展的新场所。学生和家长在休息时都能够前来参观学习,这对普及用电常识很有帮助,并且被国资委评为“央企旅行社会责任的典范”。
学会安全用电,才能用电力点亮美好生活
标识提醒过往行人注意安全。
有些学生年龄较小,单纯学习用电常识他们难以接受,因为觉得过于枯燥,且不利于记忆。各教育机构和家长可以借助儿歌这种形式,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好奇心是人人都有的。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原本是好事。然而,家长一定要让学生了解电力的性质。在现代社会,电力无处不在,它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便利,同时也不能忽视其潜在的风险。只有做到安全用电,才能够真正实现点亮美好生活的愿景。
今日的话题是:还有哪些关于用电安全的常识是需要我们去了解的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进行留言并展开讨论。
本文来自作者[qulangwang]投稿,不代表趣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qulangwang.cn/life/202504-1568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趣浪号的签约作者“qulangwang”!
希望本篇文章《寒假用电安全不可忽视:家长需教会孩子10条用电安全常识》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趣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每学期放假前,学校最后一项教学安排,并非是布置假期作业,而是进行假期安全教育。这并非老生常谈,一切充实的假期安排都离不开安全作为基础,也会让学生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