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编导文学常识范文第4篇
编导类专业统考简章
教育部及重庆市有艺术类专业招生的规定。为了加强编导类专业考试工作的管理,需保证考试工作质量,这样有利于招生院校选拔人才,也方便考生参加专业考试。所以,我市普通高等学校的编导类专业考试实行统一命题,同时统一设置考点,并且统一评卷计分。报考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考生须参加我市统一组织的编导类专业统考;报考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考生须参加我市统一组织的编导类专业统考;报考戏剧影视导演专业的考生须参加我市统一组织的编导类专业统考。
一、招生院校及专业
这些详情详见《重庆市 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汇编》。
二、报名对象和条件
符合国家普通高校年度报名资格和条件的考生均可报考。
三、报名及现场确认
文化报名以及专业统考考点选择的时间是 2017 年 11 月 13 日到 22 日。
2. 报名及选择考点要求:
报考编导类专业的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前往区县(自治县)招生考试机构设置的报名点参加普通高考报名。在高考报名网上填涂报名信息时,普通高考文科考生要选填文史类且考试类型为文科(艺术)[13];理科考生需选择理工类且考试类型为理科(艺术)[17];对口高职艺术类考生应选择高职对口类且考试类型为[69]艺术类。按照区县招生考试机构的安排,进行指纹采集,此指纹采集用于在专业考试过程中进行考生身份核验;同时,还进行电子摄像。
编导类专业统考的考点选择与高考网上报名同步进行。参加重庆市编导类专业统考的考生,都必须在网上选择重庆邮电大学考点。
(三)现场确认:
现场确认时间是 2017 年 12 月 8 日,时间范围是 8:30 到 17:00。
现场确认有如下要求:考生先在网上选择考点及专业,之后需携带第二代身份证前往重庆邮电大学风雨操场篮球馆。在该场馆要完成两项工作,一是签订《专业考试诚信承诺书》,二是领取专业考试《准考证》,并且要完成现场确认和缴费工作。如果超过规定时间,将不再办理相关事宜。凡是没有到网上选择考点的考生,均不得参加专业考试。
3、考生按重庆市物价部门批准的标准缴纳报名考试费。
四、专业考试时间及地点
(一)专业考试时间:
2017 年 12 月 9 日上午 9:00 至 11:30 进行艺术常识和故事写作考试;下午 14:00 至 16:30 进行影视作品分析考试。专业考试地点在重庆市南岸区南山街道崇文路 2 号的重庆邮电大学第三教学楼和第四教学楼,具体考场信息以确认现场公布的为准。
五、专业考试科目及分值:
编导类(包括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导演)的专业科目分值及总分如下:艺术常识为 100 分,总分是 300 分;故事写作是 100 分;影视作品分析为 100 分。六、考生需要知晓的事项。
专业考试现场确认的截止时间是 2017 年 12 月 8 日下午 5 点;
考生参加专业考试时,需要携带由报名点发放的专业《准考证》以及《身份证》。如果证件不齐备,就不能参加考试。并且,在考试开始 15 分钟之后,考生不可以再进入考场参加考试,迟到而耽误考试的责任由考生自己承担。
严禁考生把任何通讯工具以及电子产品(像手机、MP3、MP4、录音机、相机等)带入考场。若考生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进入考场参加考试,将以作弊论处。凡是在专业考试中被认定为作弊的考生,其报名参加的艺术类专业考试以及文化考试的各个阶段、各科成绩均无效,并且该生当年的高考报名资格和录取资格也会被取消。考生需严格遵守《考试规则》,如果违反规定,将会依据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以及我市的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七、成绩
各区、县(自治县)招生考试机构会把考生的成绩通知书发放给考生本人。只有专业成绩合格的考生,才能够填报同类专业的各招生院校及其专业志愿。考生还可以通过登陆重庆市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 cqksy.cn/或者招考信息网 cqzk.com.cn 来查询本人的成绩。
八、考试咨询及监督
重庆邮电大学招生办公室的咨询电话为 62468661 和 62468662。
62461192(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
监督电话:62460133 62460134
编导类专业统考考务办公室设在重庆邮电大学招生办公室。
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南山街道崇文路2号
广播电视编导文学常识范文第5篇
为何会这样呢?除了有不少专家学者所分析的一些原因之外,在我看来,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是值得我们去进行思考的。
一、对媒体一知半解的新闻教学
眼下,一个原因是新闻专业开办得过多过滥,毕业生人数远超媒体的需求。另一个原因是专业不专且质量不高,所以新闻专业的学生(包括研究生)在招生火热的同时,就业却很艰难。笔者在新闻媒体工作过 20 多年,近两年转到高校进行新闻教学。我切身感受到,目前很多高校新闻院系在办学思路、课程设置、教材选用以及教师选聘等方面,都存在一些或多或少的问题。比如,媒体究竟是什么?它具有哪些基本的运作规律?到底需要怎样的人才?对于这些问题,人们知之甚少。许多新闻院系的管理者和老师对媒体的业务运作流程并不了解,甚至有的人从未踏入过新闻单位的大门,仅仅凭借从书本上学到的一些新闻知识就给学生上课,这样难免会对相关内容一知半解、有所遗漏,其效果和说服力是可以想象得到的。某些使用的教材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数据陈旧,观点落后,与媒体现实相脱节。有的教材甚至还会把媒体的内设机构以及职称名称都弄错。用对媒体似懂非懂的了解来培养新闻专业人才,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新闻媒体是我国意识形态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有基本的管理体系和运作流程,内部设置有一套相对完整的机构。日常新闻稿件处理有基本的程序,在队伍建设、产业发展、广告经营、设备管理等方面有自身的方法和规律。然而,反观目前高校从事新闻教学或管理的人员,又有多少人对其有较深的理解和体会呢?
二、专业经历不足的教师队伍
同志曾言,若要知晓梨子的滋味,那就必须亲口去尝一尝。新闻工作亦是如此。新闻工作无论是采编方面,还是管理、经营方面,皆为实践性极强的工作,它对实际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就如同一名外科医生,仅仅依靠读书,而没有临床经验的话,他无论怎样都不敢且不可能为病人实施手术。近些年来,新闻专业教师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甚至带有一些学历崇拜的倾向,很多学校都只招收博士。实际上,这已经进入了一个错误的方向,因为新闻工作是需要进行具体操作的。具体来说,报社的采编人员必须会写稿子和组版面,电视台的记者必须会摄像、写稿以及操作机器编片子,而授课的老师从未接触过这些工作,所以他的课无论如何都不会很生动。笔者有一些在高校任教的新闻学或传播学博士朋友,他们经常谈论自己在教学中的苦恼。他们说自己最大的不幸是没有新闻从业经历。有的人在读书期间虽然到媒体实习过,但实习往往只是很短暂的接触,所以在上课时总是不能抓住关键要点,常常遭到学生的非议。某高校有一位传播学博士生导师,一次,省电视台的一个朋友告诉笔者,这位导师在私下里询问他电视摄像的“推、拉、摇、移”是怎么回事,还苦笑着表示自己没有摸过摄像机。因为新闻学不同于其他基础学科,业务经历十分重要,仅仅靠坐着谈论理论恐怕是不行的。试想,你身为新闻专业的教师,甚至是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如果不会起码的实际采访,连一个短小的消息都不会写,那么你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又会如何呢?
三、万金油式的人才培养方案
自己都糊里糊涂,难以让别人明白清楚。有些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媒体的需求不匹配,也就是不符合媒体的要求,其中一个缘由是培养方案不够科学且不合理。
查阅开设新闻专业的相关学校的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都有这样的表述:培养出的人才具备新闻传播(或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同时也具备播音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还具备艺术、影视等多学科的知识与能力。这些人才能够在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音像出版单位、文艺团体、企业宣传部门以及其他单位从事新闻(广播电视)采编工作、播音工作、节目主持工作以及宣传工作,是复合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就业的去向包括各级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音像出版单位、文艺团体以及其他各类单位。笔者所在的学校将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一是培养拥有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以及宽广文化科学知识的人员,使其能够从事广播电视新闻的采编工作、节目制作与管理;二是培养能够从事播音主持工作的人员;三是培养满足网络和新媒体需求的栏目策划与编辑人员。具有网络传播媒介栏目设计与制作的技能,并能结合专业实际进行应用。这些方面都很详尽。可以说,这些年来,教育教学单位为了培养合格的新闻人才确实是用心思、费精力的。然而,那种万金油式的人才培养方案显然无法打造出所谓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新闻人才。并且,一些高校的教师队伍以及教材本身就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
四、形同虚设的专业实习
相对而言,学生多媒体较少,这导致新闻专业的学生实习目前比较困难。对此,笔者曾在《今传媒》2007 年第 6 期专门撰写过相关分析。此外,新闻传播教学实践环节严重缺失,一些新闻传播院系没有媒体实习基地或者媒体实习基地很少,所以学生实习时只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自去寻找门路。好多学校在大四之前几乎未安排专门的实习时间。在最后一个学期的实习时间里,不少学生因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以及写毕业论文等原因,使得实习无法真正开展。这样一来,原本时间就不多的实习变成了“放羊”状态,也让新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实习环节变得有名无实。
五、缺乏专业知识的院系管理者
近 20 年里,各类高校都开始开设新闻传播类专业。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多是综合性高校或者文科类高校开办这类专业。到了本世纪以后,理工类高校也纷纷设立新闻类专业,并且成立了相关的院系。以江苏省目前开办的播音与主持专业为例,从这一个专业就能看出整体的情况(见右表)。而广播电视新闻学或编导专业的数量比播音与主持专业还要多。
起初,全国只有几所高校有新闻传播院系。传统的文科类高校开设新闻专业,大多是依托中文院系的班底。新闻事业蓬勃发展,许多高校开始开设新闻传播专业。有少数学校在没有一个新闻专业毕业或新闻从业背景的老师的情况下就开始招生了,这与前几年新升本院校申报新专业比较容易有一定关系。除了师资队伍严重不足外,还造成了院系由外行领导的现实。这些年高校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吸纳了一些业内专业人士,其中包括新闻传播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然而,这些人进入高校的时间比较短,难以进入管理层面。他们甚至遭到一些非专业管理者和老师的抵制与排斥,这挫伤了这部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对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影响,有的学校甚至错过了最佳的发展时期。
有很多类似的情况,无法一一列举完。那么,怎样去调整和改变这种现象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开始着手:
首先,要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新闻传播教育最重要的环节。新闻传播教育的现实表明,教师需要全面且深入地了解和掌控新闻媒介的现状、运行规律以及发展趋势,要对新闻传播教育的特殊性有足够的认识,并且要努力改变当前新闻传播院系教师学历逐渐变高但实践经验明显欠缺的现实。世界范围内,卓有成效的新闻传播教育需有丰富新闻传播从业经验的教师。在美国,新闻传播教育较为成功,其大学新闻学院里仅有 17%的教授未曾当过记者。经调查显示,在美国大学中从事新闻采写和编辑教学的教授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是最受学生欢迎且最成功的老师。近年来,我国许多著名高校的新闻传播院系开始学习借鉴相关做法。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暨南大学、汕头大学、重庆大学等。这些院系的主要负责人均由曾经在媒体担任过领导职务的资深媒体人担当。并且注重从媒体引进大批编采人员和经营人员来从事新闻传播教学工作。这样有效地改变了这些学院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也取得了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也得益于拥有一批具有较高新闻素养的师资队伍。赵启正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后,对该校的办学思路、师资队伍、专业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多数高校的新闻院系难以达到像上述学校那样的程度,从媒体来的教师数量仍然较少,这或许是当前新闻传播教育脱离媒体实践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新闻传播院系需要吸纳部分高学历教师,同时还应从新闻媒体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且具备一定理论素养的教师。那些没有从事过新闻传播实践的教师,应当设法让他们到新闻媒体挂职工作一段时间,这样能从实践层面更深入地了解新闻传播的现状、发展和规律,以适应教学的客观需要。
其次,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
新闻院系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或方案之前,需要到新闻媒体进行调查研究,要听取业界的意见和建议,依据他们的实际需要来制定培养计划,开设相关课程。而不是如今这般,一直待在学校里面,仅仅靠上网拷贝相关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然后删删改改,或者凭借自己的想象去制定培养计划、进行课程设置,这样既没有针对性,又缺乏合理性,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不专、眼界不宽、技能不强,无法满足媒体的需求。新闻院系需依据媒体的需求,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科学合理且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计划与方案。
第三,开设灵活而又操作性强的课程
现在,许多新闻院系所开设的课程较为传统,并且教材选用也较为陈旧。这些课程不能适应媒体日新月异的变化,缺乏创新意识。同时,教学方法也比较保守,无法做到与时俱进。可喜的是,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许多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重视,其中有的院系已经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在课程设置方面,围绕着学生的写作、观摩、英语、说话、理论、创作这六条线来展开。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借鉴能力、外语能力、表达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同时强化实践实验课程的设置。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于 2002 年。它拥有一批曾在各大媒体任职的资深媒体工作者,这些人担任教授和全职授课老师。课程开设经常翻新,教学手段不断变化。除了开设常规课程外,近年还把业界讲座“新闻与传播学前沿讲座”定期化、课程化,让学生受益匪浅。这些有益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第四,加强学习,苦练内功,提高教师素质
在某些高校的新闻传播院系,笔者察觉到一个奇特的现象。一些教授新闻的老师,他们不喜欢看报纸,不喜欢看电视,也不喜欢看新闻类杂志。同时,他们也不太热衷于进行业务研究,不太愿意撰写论文。并且,他们在上网关注新闻界信息方面的行为也不多。从事新闻传播教学的教师,如果不关注时事,不了解媒体的最新变化,不知道社会的发展动态,那是不行的。因此,新闻传播院系必须强化教师的新闻职业素养,让教师加强新闻理论和新闻实务的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同时,还要时常邀请业界的专家、学者以及编辑记者到学校为师生举办讲座,以此帮助老师拓宽眼界,了解传媒行业,提高自身素质,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
注释
本文来自作者[qulangwang]投稿,不代表趣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qulangwang.cn/life/202504-1550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趣浪号的签约作者“qulangwang”!
希望本篇文章《重庆编导类专业统考简章:报考要求、报名等详情》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趣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音乐表演(非师范):四年制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