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天气时雨时晴,时而炎热时而凉爽。这种天气的变化使得幼儿有些难以适应。在这个时节,感冒、发烧、腹泻等疾病多发。因此,秋季应以预防为主。要根据秋季的气候特点以及幼儿身心的发育情况,实行科学的家园共育,做好幼儿的卫生保健工作和常见疾病的预防。
幼儿秋季卫生保健注意事项
衣:温差会导致衣物有所变化,早晚要留意气温变凉的情况。对于那些好动且容易出汗的幼儿,在他们玩耍的时候,可以在其背后垫一块汗巾,或者在玩耍结束后及时给他们更换衣服。与此同时,幼儿的鞋子应该以轻便的运动鞋作为主要选择。
幼儿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像含维生素 A、C 较多的食物等,这样对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是有帮助的。秋季时,大蒜、萝卜、生姜、韭菜这些食物都能增强幼儿的抵抗力。对于常在秋季咳嗽的幼儿,家长可以多给他们炖些冰糖雪梨水让其食用。
天气会渐渐转凉,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这件事很重要。家长要定期对幼儿的物品进行清洗,还要定期把幼儿的玩具清洗并暴晒,同时也要定期把幼儿的被子清洗和暴晒。
不要到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玩耍,比如波波池、楼下小区、公共乐园等这些比较容易交叉感染的地方。并且要及时清洗双手,补充水分等。
秋季幼儿易患的六大疾病
一、秋季腹泻
轮状病毒感染常引起该病症,潜伏期为 2 至 3 天。初期常有感冒症状,多数患儿会伴随发热,体温处在 37.9 至 39.5℃之间。接着会出现上吐下泻症状,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有少许黏液,没有腥臭味,每天大概 10 次。一般持续 3 到 9 天,平均大概 5 天。前 3 天症状最为严重。秋季腹泻在 9 月到次年 4 月之前这段时间都容易发生。做好预防这件事极为重要。
预防措施:
要注意饮食的卫生情况,把好“入口”这一关,以防止疾病从口中进入。在餐前和便后要洗手,幼儿的餐具以及玩具需要定期进行消毒,照顾幼儿的人更要格外留意自身的卫生状况。
二、手足口病
多种肠道病毒感染会引发传染病,主要感染对象是 5 岁以下幼儿。在夏秋换季期,空气中的细菌病毒会大量繁殖,幼儿容易被肠道病毒感染,从而引发手足口病。其表现通常为:患儿口腔内的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以及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会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预防措施:
预防手足口病,需养成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能喝生水,也不能吃生冷食物,还要勤晒衣被,多进行通风。应减少幼儿待在公共场所的时间。像游乐园、室外广场、公共交通等这些公共场所,因为人群密集,病毒的密度相对较大,幼儿很容易被肠道病毒传染。
三、疱疹性咽峡炎
肠道病毒引发了这种疾病,该疾病具有急性发热以及咽峡部疱疹溃疡的特征,属于急性传染性咽颊炎。它主要通过粪-口途径、呼吸道飞沫、接触患儿的鼻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来实现感染。
预防措施:
幼儿的被褥和玩具,需要定期进行清洗消毒。
四、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发的急性感染病。患水痘的人,一般会有发烧症状,同时伴有发痒的红疹。起初,这些红疹是扁平的,之后会形成突起的小水泡,并且成片出现。红疹最初出现在身躯上,接着向面部和四肢蔓延。这种情况会持续 3 - 4 天,之后红疹会变干、结痂。完全康复大约需要 2 - 3 周的时间。
预防措施:
重点在于管理传染源,并且要将患者隔离,一直隔离到全部疹退为止。同时,除了要注意空气流通之外,还要做好这些工作。
五、流感
夏秋换季期是流感病毒多发的季节。幼儿身体抵抗力较为低下,所以是流感病毒重点侵袭的对象。因此,家长更应当加强对流感的预防。早晚温差较大,要依据天气变化为幼儿增减衣物;保证充足且高质量的睡眠;适量且适时地增加运动;为幼儿营造一个安静、温暖且空气流通的舒适睡眠环境。
六、上呼吸道感染
狭义的“上感”也叫普通感冒,它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上火会成为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因为咽喉部会变得干燥,导致抵抗力下降。如果受到病毒的侵袭,就会让幼儿患上“上呼吸道感染”,从而出现发热、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嗽等症状。
预防措施:
要根据天气的变化来增加或减少衣服,要让幼儿多到户外去参加活动。要让幼儿休息好,要让幼儿多喝白开水,饮食方面要以清淡且流质的食物为宜。
秋季育儿保健小常识
1、幼儿多喝水
秋季较为干燥,幼儿应当多喝白开水,而不适合喝饮料。在家庭里,家长要给幼儿多吃一些含有水分的应季水果,像西瓜、梨、橙子之类的。各种菜汤也是补充水分的一个重要方式,清汤能够稀释菜肴中的盐分,还能维持幼儿体内的水分平衡。
2、少吃上火食物
幼儿和大人都应少吃刺激性食物,因其容易上火,像大蒜、姜、韭菜、花椒、辣椒等。应少吃偏咸的食品,因为盐分过多会容易加速体内水分散失。热量过高的油炸食品以及一些热性水果,比如荔枝、桂圆、橘子等,也应尽量少食用。
3、呵护幼儿皮肤
建议家长在给幼儿擦拭或洗脸时选用柔软的毛巾,且不要用力擦洗。每次清洗完毕后,需给幼儿涂抹儿童护肤产品以保湿水分,这样能减少幼儿在秋季出现脸部干燥起皮等情况。
4、忌食冷食物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不会有脾胃湿热。中医认为寒凉会伤脾,即便体质好的幼儿也不能每天都吃冷饮,夏天不行,秋冬更不行。除了对冷饮进行限制外,从冰箱拿出的饮料和酸奶最好在室温下放置 15 分钟后再食用。
5、冷水锻炼
秋季过后,不宜即刻让幼儿接触热水。可以先给幼儿用冷水进行擦洗,包括洗手、洗脸、擦身、冲淋以及游泳等活动,以此来提高幼儿对冷的适应能力,不过这要根据幼儿的个人体质来决定。冷水锻炼需循序渐进,先使用与幼儿体温接近的水,接着再逐渐降低水的温度。洗完后要用干毛巾将幼儿擦干。冷水冲淋适合 3 岁以上的儿童,动作要迅速,洗完后用干毛巾擦至皮肤呈现轻度发红的状态为止。
6、预防腹泻
入秋后是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发病高峰期,这种腹泻也被称为秋季腹泻,主要对 3 岁以下的孩子有影响。妈妈一定要把好“入口关”,要注意饮食的卫生情况,不能吃生冷的食品,并且要定期对玩具和食具进行煮沸消毒。
7、营养调理
给幼儿多吃牛奶、豆制品、鱼、肉这类高蛋白食物。多补充玉米、全麦面包、小米、黑米等五谷类粮食,以防止秋季出现便秘情况。像菠菜、萝卜、胡萝卜、芹菜、花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品,也应该增加。总之,要将荤菜与素菜进行搭配,把粗粮与细粮进行搭配,做到饮食平衡,这样才能降低秋季发病的几率。
8、及时打预防针
及时进行预防接种,以防范秋冬季节高发的传染病。通常情况下,在给孩子注射疫苗之后,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够在孩子的体内产生能够抵抗传染病的抗体。
本文来自作者[qulangwang]投稿,不代表趣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qulangwang.cn/life/202504-1543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趣浪号的签约作者“qulangwang”!
希望本篇文章《秋季幼儿易患病,保健注意衣和食及家园共育》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趣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秋季要以预防为主,根据秋季气候及幼儿身心发育特点,实行科学的家园共育,做好幼儿的卫生保健工作及常见疾病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