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无小事,时时处处需留心
[id_7[id_1024733590]916766]闵行区消防救援局为了能加强消防宣传教育,让消防安全知识得以普及,使消防安全意识得到增强,让自救自护能力得以提高,梳理编写了《消防安全常识 300 问答》。此问答书细分了火灾基本常识、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安全技术标准问答、日常消防安全管理以及灭火逃生自救这五个篇章,以供人们学习掌握。而本篇就是灭火逃生自救篇。
275.火场逃生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火灾情况各异,不同火灾的逃生路径和方式各不相同。总的而言,要迅速且镇定,研判火情,积极主动作为并向外离开。具体来讲,要选择安全的疏散通道,避开火场烟热的侵害,借助救生器材或其他工具脱离危险境地,寻找或创造避难场所。
276.火灾逃生时为什么要尽量“猫着腰”?
火灾发生时,为何最好“猫着腰”逃生呢?因为燃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和物质,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氰化物、硫氧化物等。人若吸入过量的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和物质,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因窒息而死亡。并且有毒有害气体的分子量比空气平均分子量小,所以会向上扩散。一般来说,水平面要是比较低的话,空气质量就会相对比较好,也不太容易让人窒息。所以,在逃生的时候,采取“猫着腰”的姿势前行是最为合适的。
277.疏散逃生时一定要“匍匐爬行”吗?
“匍匐爬行”指的是烟雾浓度致使直立行走影响呼吸时所采用的逃生方式,并非所有火灾都必须进行匍匐爬行。倘若烟气不是很浓,那就无需通过匍匐来逃生,能够借助弯腰快速跑步的方式离开火灾现场。另外,在混乱的现场,大家都以最快速度在逃离,倘若突然看到有人在匍匐爬行,由于惯性的缘故,快速跑到此处的人群来不及停下脚步,也极易引发踩踏事故。
278.火场逃生时用湿毛巾捂鼻真的有效吗?
过去的消防宣传只是简单地告知人们,在遭遇火灾时,要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且迅速弯腰低姿穿越浓烟然后逃离火场。然而,它却没有把用湿毛巾捂口鼻穿越浓烟所存在的诸多弊端讲清楚。火灾现场产生的一氧化碳无法溶于水。当火灾中产生的一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达 1.28%时,人在 3 分钟内就会窒息死亡。当一氧化碳含量达到 3%时,人只需吸入几口就会毙命。这体现了湿毛巾捂口鼻这一方法存在局限性。湿毛巾捂口鼻的做法在大约 100 年前从美国传入。当时高分子材料较少,有毒烟气也少。如果有轻微烟气,用湿毛巾捂口鼻是可以通过的。现在建筑材料发生了变化,逃生方式也应该随之改变。在火灾现场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确实能够有效抵御热烟热气,能够过滤烟雾浓度,也能够降低身体的灼烧感,但却不能抵御有毒气体。因此在高温和浓烟的情况下,“湿毛巾捂鼻”的作用是很有限的。不过在火灾的初始阶段或者等待救援的时候,湿毛巾还是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的。一定要记住,不要为了制作湿毛巾而冒险进入危险区域,要是因为这样吸入了有毒气体或者耽误了逃生,那可就不值得了。
279.火灾时躲进卫生间是最安全的吗?
会开展疏散逃生工作,知晓疏散逃生技巧,当发生火灾后,能迅速组织人员逃离现场。
280.火场逃生时有哪些错误的心理?
习惯心理表现为原路逃生。公共场所的旅客等人群对环境不熟悉,对避难路线也不了解。当火灾发生时,绝大多数人会奔向来时的路线。如果该通道被烟火封锁,他们就会再去寻找其他入口。然而,他们却不知道此时已经失去了最佳逃生时间。进入公共场所时,要对周围环境进行了解,也要对安全出口、疏散通道进行熟悉。这样做是为了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快速地进行自救逃生。
向光的心理促使人们向亮的地方跑去。在遇到紧急危险情况时,人的本能、生理以及心理会决定,通常会朝着有光且明亮的方向进行逃生。然而,这些有光和亮的地方有可能是危险之地。因为在火场中,有 90%的可能性是电源已经被切断或者已经导致了短路、跳闸等情况,而光和亮的地方恰恰是“火魔”肆意逞威的地方。正确的方法是,沿着“安全出口”发光指示标志进行指引,然后向最近的安全出口逃生。
从众心理表现为在危急时刻没有自己的判断。当人的生命突然处于危险状态时,很容易因惊慌失措而丧失正常的判断思维能力。此时,若听到或看到有人在前面跑动,第一反应就是盲目地紧紧跟随其后。常见的盲目追随行为模式包含:跳窗、跳楼,逃进厕所、浴室、门角等。
281.高层建筑遇到火灾应该“向下跑”还是“向上跑”?
室内起火时,若大火尚未封住通向入户门的路线,应立刻“低头猫腰”,从入户门快速逃生,同时把大门紧紧关闭,防止火势蔓延;倘若大火已经封住外逃的路线,就应立即退回到没有进烟且具备分隔功能的阳台、厨房或卫生间,关好门,堵住缝隙以防烟,并且泼水降温,坚守待援。
本层起火时,若入户门把手不发烫,可开门缝查看楼道中是否有烟。若楼道中没有烟,就从楼梯迅速撤离;若有大量浓烟涌入,就退回室内固守等待救援。若入户门把手发烫,这表明门外已充满高温火焰和烟气,此时不要开门逃生,而应塞紧门缝固守待援。
楼上起火时,这种情况的危险性相对较小。撤离时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能乘电梯,因为电梯有可能会断电。一旦电梯断电,人就会被困住。
楼下起火时,若浓烟已充斥走廊和楼梯间,就退回家里关门堵缝等待救援;若走廊和楼梯间没有浓烟,便可向楼顶平台(需确保通往天台的那道门没锁)或高层建筑的避难层等地方转移。然而,最可靠的方式依然是躲在家中做好防烟措施,因为烟气上升速度很快,一旦被追上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282.发生火灾时能不能乘普通电梯逃生?
电梯井为竖井,容易产生“烟囱效应”,会加速大楼内部火势蔓延。火灾发生后通常会断电以防止人员触电,断电后就可能出现被困电梯的现象。
283.遇到火灾时为什么不要贸然跳楼?
跳楼是一种逃生手段,但会给身体带来一定伤害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必须格外谨慎。当遇到高层建筑火灾时,尤其是在初期阶段,存在很多比跳楼更安全且正确的逃生方式。在火灾刚发生时,可以趁着火势还不大,利用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在第一时间进行灭火,并且要及时拨打 119 报警。如果发现楼内火势难以控制,那就尽量借助建筑物内的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有外窗的通廊以及室内设置的缓降器、安全绳等设施,快速地远离火场。要是不能及时离开火场,还可以选择进入避难场所进行躲避,坚守在那里等待救援。
284.消防救生气垫的救援极限是多少?
实验表明,消防救生气垫的理论救援极限在 15 米到 20 米之间,大概相当于 6 层楼的高度。如果超过这个高度,救生气垫的缓冲效果就不足以抵消人体坠落所产生的冲击力。在实际救援过程中,因为受到设置场地的限制,还有气垫型号不一样,以及跳跃姿势是否正确、落点是否接近中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实际的安全救生高度在 10 米以内,也就是大约 3 层楼的高度。跳跃的时候要背部和臀部朝下,并且不能两个人同时跳跃,不然容易造成二次伤害。
285.什么是安全疏散示意图?
安全疏散示意图在室内出现危险时,能够指引室内人员迅速逃生。它通常包含当前场所的平面图,还有疏散路径。同时,也包含消火栓和灭火器的位置,以及应急设备和疏散辅助装备的位置。此外,还包含避难场所和集合点的位置。并且,它还包含在紧急情况下或发生火灾时所需采取的行动等信息。
286.什么是消防应急标志灯具?
消防应急标志灯具能通过图形和文字来指示疏散的方向,还能指示疏散出口、安全出口、楼层、避难层(间)以及残疾人通道等。
287.什么是消防应急灯具?
消防应急灯具指的是能够为人员疏散以及消防作业提供照明和指示标志的各类灯具,其中包含消防应急照明灯具以及消防应急标志灯具。
288.什么是火灾声光警报器?
火灾声光警报器是用于火灾预警的设备,它借助声音和光信号来发挥作用。它由控制电路、声音器件以及发光器件构成。一旦火灾发生,控制电路便会启动声音器件和发光器件,使其发出响亮的警报声并闪烁灯光,以此提醒人们尽快采取安全措施。在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处都应安装火灾声光警报器,其位置最好设置在各楼层走道靠近楼梯出口的地方。
289.什么是消防应急广播系统?
消防广播系统也叫应急广播系统,它是火灾逃生疏散以及灭火指挥的重要设备,在整个消防控制管理系统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火灾发生时,应急广播信号由音源设备发出,接着经过功率放大,再由广播切换模块切换到广播指定区域的音响,从而实现应急广播。一般的广播系统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主机端设备,其中包含音源设备、广播功率放大器、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等;还有现场设备,包含输出模块、音箱。
290.什么是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
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可通过过滤装置进行吸附、吸收、催化及直接过滤等操作,以此去除一氧化碳、烟雾等有害气体,能供人员在火灾发生时用于逃生。在酒店、宾馆、办公楼、商场、银行、邮电、电力、公共娱乐场所、工厂、住宅、地铁等发生火灾事故时,它是必备的个人防护呼吸保护装置。
291.如何使用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
(1)使用面罩时,由下巴处向上佩戴,再适当调整头带。
(2)佩戴面罩必须保持端正,鼻子两侧不应有空隙。
面罩带子需分别系紧,需将其调整至面罩不会松动,不会挤压脸鼻,也不会漏气。
戴好面罩后,用手掌堵住滤毒盒进气口并用力吸气。如果面罩能与面部紧贴且不产生漏气,那么面罩就已经气密了。同时还应注意,防烟面罩内的过滤盒是有使用期限的。
292.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有保质期吗?
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并非永久性的产品。它的保质期通常是 3 年。
293.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是什么?
灭火基本方法主要有冷却法、窒息法、隔离法和化学抑制法。
冷却灭火的原理在于降低燃烧物的温度,将温度降至物质的燃点以下,以此来实现灭火。在冷却灭火的过程中,常用的灭火剂是水。
窒息法能够消除燃烧条件里的助燃物,像是空气、氧气或者其他氧化剂。这样一来,可燃物就无法获取到足够的氧化剂来助燃,从而停止燃烧,这就是窒息法这种灭火方法的原理。
隔离法指的是把正在燃烧的物质与未燃烧物质隔离开来,从而中断可燃物质的供给,以此让火势无法蔓延。
化学抑制灭火的原理在于中断燃烧的链式反应,这样就能使燃烧反应停止。在化学抑制灭火中,最常见的灭火剂是干粉。
294.什么是社会消防组织?
社会消防组织指的是除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之外的、承担火灾预防、扑救以及应急救援工作的消防组织。这类组织包含基层消防安全组织、专职消防队以及志愿消防队等。
295.什么是专职消防队?
专职消防队包含政府专职消防队与单位专职消防队。各级人民政府所建立的主要承担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工作的消防组织是政府专职消防队。由企业、事业单位建立的主要承担本单位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工作的消防组织是单位专职消防队。
296.什么是志愿消防队?
志愿消防队包括微型消防站和其他志愿消防组织。
297.什么是微型消防站?
微型消防站指的是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以及居(村)民委员会所建立的,承担着火灾预防、初起火灾扑救等群众性自防自救工作的消防组织。其他志愿消防组织则是为社会和他人无偿提供消防志愿服务的组织。
298.微型消防站承担哪些工作任务?
熟悉建筑的消防安全基本情况,熟悉场所平面布局的消防安全基本情况,熟悉重点部位的消防安全基本情况,熟悉固定消防设施等的消防安全基本情况。
参与制定灭火救援预案以及应急处置预案,并且定期开展业务方面的培训以及消防方面的演练。
开展防火巡查工作,要能够发现火灾隐患,并且及时报告。同时,还要开展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
(4)接受消防救援机构指挥调度。
组织扑救刚开始发生的火灾,对人员进行疏散,控制火势的蔓延,协助对火灾现场进行保护。
(6)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其他工作任务。
299.消防“135”响应机制指什么?
“1 分钟响应启动,3 分钟到场扑救,5 分钟协同作战”这种快速反应机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所导致的损失。
300.未成年人需要参加火灾扑救吗?
《上海市消防条例》第六十条规定:禁止让未成年人参与火灾扑救。因为未成年人处于成长发育阶段,不具备成年人的思维和体力,普遍缺少自我保护的能力与经验,遇到紧急状况时,常常处理不妥,容易引发伤亡事故。所以,对于广大未成年人而言,若发现火灾,最为重要的就是尽快脱离危险并撤离火场。这样做能够保证自身的安全,同时也给成年人灭火带来了便利,让他们能够把精力集中在灭火上。从这个意义而言,未成年人保护自身安全其实就是在为灭火工作贡献力量。
【安全吧】
01
02
03
赠人玫瑰后,手会留有余香。请把本文分享到微信群里,也分享到朋友圈中,让更多需要的人能够看到。
本文来自作者[qulangwang]投稿,不代表趣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qulangwang.cn/life/202504-1538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趣浪号的签约作者“qulangwang”!
希望本篇文章《闵行区消防救援局消防安全常识300问答之灭火逃生自救篇:火场逃生基本原则》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趣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消防安全无小事,时时处处需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