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备考时长答疑 | 上岸大咖解答新手问题

对于公务员考试,很多小伙伴因为初次接触或者研究不够深入,所以会碰到各式各样的问题。为了协助大家处理一些问题,笔者特地针对部分小伙伴的疑问,邀请了一些已经成功上岸的大咖展开了一系列的解答,期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期回答大咖:在职公务员——上岸的狗子妈。

一、备考公务员考试需要多久时间?

很多新手常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一般来讲,在职的情况下建议至少要半年时间;若是全职,3 个月就足够了。要是觉得 3 个月不够,那就表明你的备考复习效率不高,需要做一些相关的调整,具体的建议如下:

调整心态,抛开心理负担。要做到只与自己比较,不要过度关注别人的不足和成就。因为你能做的就是成为最好的自己,而无法成为最好的别人。

要学会克服瓶颈期,此阶段在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必然出现,甚至可能反复出现。在瓶颈期,你会感觉自己突然什么都不会了,会感觉非常受挫。但一定要坚持下去,可适当降低学习难度,例如看看一些常识类题目,读一读申论解析等,不要过度压迫自己。

制定学习计划,要克服前两条心理。你需要有一个全面的计划,例如将自己觉得吃力的地方安排在上午 9 到 11 点这个精力容易集中的时间段去攻克。每天都要督促自己按时完成计划,绝对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二、多少分数可以进面?

要想通过笔试进入面试,关键看的是相对排名而非绝对分数。也许你报考的职位,今年 130 分就能排第一。我记得自己当时报考的职位,135 分却只是第二名进入笔试面试。而在同单位同一批进入面试的人员中,报考办公室的小姑娘,是 140 分才进入面试的。

所以,进面分数并非是绝对的。它与报考单位有关,与所在区县有关,也与报考人员的总体水平有关,关键是看最后的相对排名。因此,在备考复习阶段,不必过于纠结多少分数能进面这个问题。你只需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力争取提高自己的分数就可以了。当然,笔试分数越多越好,这样有利于后期的总成绩排名。

三、备考时,如果实际有效学习时间短,怎么办?

如果选择全职备考,然而每天能够有效学习的时间比较短,那该如何是好呢?实际上之前已经强调过,必须要制定学习计划,不能毫无头绪地随意进行复习。每天都一定要安排固定的时间来做真题,刷题目,背诵常识等,并且一定要将学习计划切实地执行到位。

当然,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能过度压迫自己。如果不知道如何计划,那么可以依据大学期间的课程时间,对各个科目进行学习,为自己安排一个类似课表的东西,并且预留一定的“课间时间”,以便做好适当的休息放松。

四、关于行测,您有什么建议?

说到行测,我个人是工科出身。因此,在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题目上,我比较擅长,丢分也较少。然而,对于常识部分,它是我行测中的薄弱项。常识的考点众多,分值的性价比相对较低,其命题思维也比较难以捕捉。在考试中,虽然常识题位于最前面,但我通常会将其放在最后来做。

行测考试中,个人建议不要按照出题顺序来做题,而是按照自己的优势顺序做题。这样可以先把能够拿到手的分数拿到手。常识部分其实就是一个判断“是”或“否”的过程,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在做题时不要花费太多时间。

在常识复习时,我主要利用碎片化时间来积累。我会翻阅真题,对各种常识进行汇总。平时我也比较关注新闻,尤其是热点新闻,会有意识地去了解它们,以便于应对热点事件的命题。另外,对于错题,一定要进行积累,让脑子多过正确答案,这样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

五、数量题目如何备考?

《行测》数量关系备考时,建议把握高频考点以多拿分。通常来讲,像和问题、差问题、倍问题、比问题,以及工程问题、行程问题、几何问题、概率问题、排列组合问题等比较常考。将这些问题的公式总结出来,并且熟记熟用,那么在考试过程中答题会很有效率,也能非常节约时间。另外,要有意识地去积累一些能够快速解题的办法,并且在平时进行演练。这样,在参加《行测》考试的时候,才能够运用得很熟练。

愿所有志于公考的小伙伴,都能一举成公,顺利上岸。

本文来自作者[qulangwang]投稿,不代表趣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qulangwang.cn/life/202503-15221.html

(34)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qulangwang
    qulangwang 2025年03月31日

    我是趣浪号的签约作者“qulangwang”!

  • qulangwang
    qulangwang 2025年03月31日

    希望本篇文章《公务员考试备考时长答疑 | 上岸大咖解答新手问题》能对你有所帮助!

  • qulangwang
    qulangwang 2025年03月31日

    本站[趣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 qulangwang
    qulangwang 2025年03月31日

    本文概览:2、要学会克服瓶颈期,这个阶段在你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出现,甚至可能反复出现,瓶颈期你会感觉自己突然什么都不会了,感觉非常受挫,但一定要继续,适当降低学习难度...

    联系我们

    邮件:趣浪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