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4 年,英国人托马斯·潘恩 37 岁。他移居到了美国。美国将成就他的美名。
潘恩在英国生活了 37 年,在这期间他只能被视为不入流的激进分子。他的出生地是伦敦东北 70 英里的塞特福德镇。他的父亲是制作胸衣鲸骨的工匠,母亲是检察官的女儿。潘恩成年后,起初曾继承父业担任胸衣鲸骨的学徒,然而很快就更换了职业,成为了一名征收消费税的低级职员,之后还曾到地方学院教授英语。
潘恩的革命思想显然源自塞特福德镇工匠阶层所接纳的贵格主义思想。他主张废除奴隶制、等级制以及决斗。并且,他在担任低级税收官员期间,曾因涨薪而组织参与过相关行动。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埃里克·方纳在《潘恩与革命时期的美国》一书中提到,潘恩革命思想的一个来源是牛顿科学思想带动的思想革命。当时,尽管革命思想的支持者在总人口中占比很少,但人们对英国政治体制和社会生活的各种建制做法表示了不满。例如,英国王室和贵族实际上操控着议会,在海外殖民公司大量安插裙带关系人员,而多数成年公民在当时没有投票权。
《潘恩与革命时期的美国》书中表明,上述共和主义者的规模较为有限。这能够解释他们为何未能在当时促使英国政坛发生变革。然而,他们所产出的作品对英属北美殖民地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得“异端的激进主义”(着重于个人自由、思想自由、反抗暴君的权利、宗教宽容和议会改革)的思想在殖民地得以扎根生长。这样的落地生根符合了殖民地精英的利益需求。英国政府抑制了殖民地白人的过度行为和过快发展,避免其对土著印第安部落造成冲击,从而避免了突出矛盾的产生。
书中指出,英国伦敦以及其周边乡镇存在地下激进思想观念。这种观念“植根于中等阶层的商人、店主和工匠的心中”,他们心中怀有怨恨。这种怨恨在当时不可能动摇王室、贵族、大资产阶级的主宰地位,然而却能够转化为日常性的抗议行动。书中提到,潘恩在频繁的抗议活动中,使革命思想更加清晰。同时,他也确立了自己在余生中用以界定自身社会角色的身份,即政治小册子作者。
这本书介绍了 18 世纪 70 年代的费城。费城在英属北美殖民地中规模最大,人口约 3 万,其主要居民是商人与工匠,识字率较高,民众普遍对时政和科学感兴趣。费城还是北美殖民地最为繁忙的港口,并且已经开始有富商阶层出现。费城的中等阶层开始对上层阶级产生强烈疏离感,中下阶层也如此。对于当地几乎所有阶层的人们而言,母国英国是很有价值的针对对象。富商的商业活动常因英国政策而不稳定,其他阶层人士的行当也一样。并且,英国限制殖民地白人向西垦殖,这在多个殖民地制造出了同仇敌忾的氛围。
当时的费城,工匠阶层相互组织的水平有了很大提升。这一阶层的人们财富差异很大。然而,一个错综复杂的经济和社会关系网把工匠和商人联系在了一起,从而建立了一个表面上的利益共同体。较为发达的手工业存在分工,并且与商业贸易联系紧密,这使得商业和手工业的从业者开始形成一种朴素的经济民族主义。这种经济民族主义将会引导北美殖民地的白人毫无疑问地走向革命。
这段时期,费城出现了个体化的工匠和商贩,他们拥抱了欧洲共和主义和革命观念,这将对后来的美国政治理念产生很大影响。美国人由此相信自立的重要性,排斥权威。他们拥有一定程度的科学素养,但对科学原理保持足够的距离。他们崇尚自律、节俭、自我完善,相信他人的不幸命运是他人自己造成的。
英国最终失去了英属北美殖民地,正如《潘恩与革命时期的美国》书中所讲,是因为其罔顾了当时殖民地白人的权利诉求。这并不奇怪,殖民者对于殖民地人民,即便他们是宗主国移民及其后代(在种族、血缘上与宗主国人民相同),也总是持有一种轻慢的态度。18 世纪末费城的工匠,如同同时代英国和法国的工匠那样,在政治意识方面开始有了觉醒,同时还明确地表达出了强烈的平等主义意识形态。
1774 年的费城与托马斯·潘恩相得益彰。1776 年,托马斯·潘恩出版了《常识》。这本小册子获得了诸多赞誉,同时也遭受了不少诟病。潘恩对“过分吹嘘的英国宪政”的抨击,在两个多世纪之后依然十分犀利。有趣的是,后世有很多人一方面称颂着美国建国元勋,另一方面也称颂着托马斯·潘恩在思想启蒙上的功勋。然而,他们却又对英国宪政进行了完美化和神圣化的描述。
潘恩的《常识》具有开创意义,它使捍卫公民权利的斗争变得能让较低文化水平的平民听懂,能让他们被感染而行动。潘恩的思想通过他的语气、节奏以及对普通人经验的迎合而明确地表达和传递出来,这样所有人都能够把握政治和政府的本质。《常识》是一个并不艰深的小册子,它被认为是美国独立战争根本性文献之一,原因正在于此。《潘恩与革命时期的美国》书中指出,潘恩有力地进行了论证,即北美殖民地人民脱离英国的斗争,并未违反宗教教义。
自然,对于学识更为渊博的美国开国元勋们,比如富兰克林、亚当斯和杰斐逊等而言,潘恩的思想是浅薄的。这就是《常识》大受欢迎之后,潘恩对美国改革、发展的作用迅速降低的真相所在。潘恩的思想转移到法国和英国后,难以引发同样的波澜。在英国,进步潮流直到 19 世纪中期才真正到来,这是因为欧洲大陆此起彼伏的革命运动震撼了统治阶层。
本文来自作者[qulangwang]投稿,不代表趣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qulangwang.cn/life/202503-1520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趣浪号的签约作者“qulangwang”!
希望本篇文章《托马斯·潘恩:从英国工匠到美国革命思想家的传奇人生与贵格主义影响》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趣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潘恩与革命时期的美国》书中指出,上述共和主义者的规模很小,这可以解释他们为什么没能在当时促成英国政坛发生变革,但他们产出的作品却对英属北美殖民地有了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