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推理模块包含这些题型: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以及逻辑判断。各个题型的考点涵盖范围较广,基础课上学过的题型都有所涉及。因此,要牢记每类小题型以及小考点的特征图形、解题方法和技巧等,努力在最短时间内精准锁定考点并选出正确答案。基础考点方面,我们不会过多地进行讲解。小伙伴们在备考过程中,需要多多进行总结和积累。除了基础考点之外,我们还得了解近几年的命题新趋势,这样才能取得更高的分数。
下面,我们就针对几大热门命题方式进行分析:
一、图形推理——考点细化是趋势
近几年真题显示,命题人热衷于考查一些考点。这些考点包括常规考点,像一笔画、对称性等。同时,也会重点考查基础考点的细化。在基础课上,老师已经给大家总结了具体的细化考法,比如在数量类中,会有数点并结合内外结构;数面时会同时关注最大面的特性或相同面的关系;在对称性方面,会考查多个小元素对称轴之间的关系等。
将下面的六个图形进行分类,让每一类图形都具备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者规律,然后对分类正确的一项进行判断。
A.①②⑥,③④⑤
B.①④⑤,②③⑥
C.①④⑥,②③⑤
D.①②⑤,③④⑥
【答案】A
【解析】第一步,观察特征。
因为组成元素不同,所以优先考虑数量类或者属性类。当图形出现“十”字交点的时候,就需要考虑数点。
第二步,根据规律进行分组。
图形存在内外之分,都有交点。我们分别对图形的内外交点个数进行考虑。在图形①②⑥中,其内外交点个数的差为 0;而在图③④⑤中,内外交点个数的差为 4,由此可将这些图形分为两组。
因此,选择A选项。
二、定义判断——关键词法是王道
定义判断的考点无需我们特别留意。不管定义涉及何种领域,都得找出关键词并与选项进行比对。不过,近几年的定义判断题目里经常会有以诗词、成语等直接当作选项的情况,这提示我们在备考时要积累这类文学常识,以便更好地理解选项,进而结合关键词法来解题。
两种事物在多方面有相反特点,人们认知一种事物时会从反面联想到另一种事物,这种联想叫对比联想。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诗句中使用了对比联想的是:
A.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大江滚滚向东流去,那滔滔巨浪淘尽了千古以来的众多风流人物。在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时期周瑜大破曹操的赤壁。”
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说:“那雕花的栏杆和玉石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容颜已经改变。试问你究竟有多少忧愁?正像那滚滚东流的一江春水。”
《诗经·关雎》中说:关关鸣叫的雎鸠,在河中的小洲上。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答案】A
【解析】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两种事物在性质、大小、外观等方面存在相反的特点;
②认知到一种事物时会从反面想到另一种事物。
第三步,辨析选项。
“旧时王导和谢安两姓豪门望族堂前的燕子,现在飞入了寻常百姓家。”这就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所表达的意思。“王谢堂前”和“寻常百姓家”具备“两种事物在性质、大小、外观等方面呈现出相反特点”这一特征,从燕子飞入“寻常百姓家”而联想到“旧时王谢堂”所在的乌衣巷曾经的繁华兴盛,这种情况符合“在认知到一种事物时会从其反面联想到另一种事物”,也符合相关定义。
B 项:大江奔腾向东而去,在滔滔巨浪之中,千古风流人物被淘尽。旧营垒的西边被遗弃了,人们说那是三国周瑜大败曹公的赤壁。诗句主要是在写景,把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紧密地集中到三国时代的风云人物身上,没有体现出两种事物在性质、大小、外观等方面有相反的特点,也没有从反面想到另一种事物,不符合相关定义。
精雕细刻的栏杆以及玉石砌成的台阶或许还在,然而所怀念的人已然衰老。若要问我心中蕴含着多少哀愁,恰似那滔滔不尽的春水滚滚向东流淌。在该诗句中,并未呈现出“两种事物在性质、大小、外观等方面存在相反的特点”,以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是极为恰当且形象的,也未体现出“从反面想到另一种事物”,所以不符合相关定义。
D 项:雎鸠关关和鸣,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努力追求的理想配偶。诗句中没有体现出“两种事物在性质、大小、外观等方面存在相反的特点”,它运用“兴”的手法,从别的景物引出所咏之物并作为寄托,也没有从反面想到另一种事物,不符合相关定义。
因此,选择A选项。
三、类比推理——易错成语多积累
类比推理的难度整体上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考点的分布也是这样。我们在掌握了基础考点之后,在备考过程中还可以多去积累一些成语,特别是那些容易出错、容易混淆的成语。
【例】衰败∶方兴未艾
A.讨好∶曲意逢迎
B.抄袭∶拾人牙慧
C.战争∶马放南山
D.后悔∶抱恨终天
【答案】C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方兴未艾”的意思是事物正在蓬勃发展,在短时间内不会停止。“衰败”和“方兴未艾”是相反的意思。
第二步,辨析选项。
A 项:“曲意逢迎”的意思是违背自身的本心而去迎合他人的意愿。“讨好”和“曲意逢迎”意思相近,所以将“曲意逢迎”排除掉。
B 项:“拾人牙慧”的意思是窃取别人的语言和文字。“抄袭”和“拾人牙慧”是相近的关系,所以要将“抄袭”排除掉。
C 项:“马放南山”意味着天下太平,不再进行军事行动。“战争”和“马放南山”呈现出相反的意思关系,和题干的逻辑关系是相符的,是符合要求的。
D 项:“抱恨终天”的意思是因为做了某件事而一辈子都感到悔恨。“后悔”这个词与“抱恨终天”意思相近,所以将其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四、逻辑判断——全面复习不遗漏
整体来说,逻辑判断的重心一直是加强论证与削弱论证部分。所以,论证题目的复习不能松懈。各个年份都会涉及翻译推理、分析推理、归纳推理、真假推理、原因解释等题型。因此,我们要熟知这些题型的解题方法,强化解题技巧,以在考试中遇到每类题型都能应对自如。
有三人,分别是教师、公务员和银行职员。其中,甲不是银行职员,乙不是教师,丙不是公务员。并且,教师的年龄比乙大,丙在三人中年龄是最小的。
根据上述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是教师
B.乙是公务员
C.甲不是公务员
D.丙不是银行职员
【答案】D
【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目要求,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题干。
根据“最大信息法”,丙出现次数较多,从丙开始入手进行推理。
已知丙的年龄最小。又因为教师比乙年龄大,这就表明教师不是年龄最小的。由此可以推断出丙不是教师。
又因为丙不是公务员,所以丙是银行职员。
又已知乙不是教师,所以乙是公务员,那么甲就是教师。
因此,选择D选项。
五、备考规划
根据不同模块的特点来确定复习重点。要注重基础知识点的积累,能够通过练习相应考点的题目,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总结,以此牢牢掌握。对于同一考点,先借助简单题目把基础打牢,接着通过难度较大的题目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制定备考计划,将时间进行合理分配。为每一个模块都制定出学习进度的计划表,以及刷题数量的计划表。
3.模块刷题,及时发现自己的薄弱考点并一一击破、重点提升。
参加每周的模考大赛,能够整体检验行测的学习效果,也能整体检验申论的学习效果。通过参加模考大赛,可以积累在复习过程中错过的考点,还可以积累易错题。
关注华图在线,其官微和官博能够第一时间发布考情考务以及备考干货,从而对你上岸起到很大的帮助。
华图教育
本文来自作者[qulangwang]投稿,不代表趣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qulangwang.cn/life/202503-1512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趣浪号的签约作者“qulangwang”!
希望本篇文章《掌握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的解题技巧,高效备考判断推理模块》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趣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华图教育为大家整理了行测备考相关知识供广大考生复习,更多备考技巧请持续关注华图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