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育运动小常识
1、剧烈运动时和运动后不可大量饮水
剧烈运动时,体内的盐分会随着大量汗液排出体外。饮水过多会使血液的渗透压降低,从而破坏体内水盐代谢的平衡,对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产生影响,甚至还可能发生肌肉痉挛的现象。因为在运动时,需要通过增加心跳和呼吸的频率来增加血液和氧气,以满足运动的需要。大量饮水会导致胃部膨胀充盈,这种情况会妨碍膈肌的活动,进而影响呼吸。同时,血液的循环流量会增加,这加重了心脏的负担,这样不仅不利于运动,还会对心脏造成伤害。
大量饮水会导致胃酸浓度降低,进而影响食物的消化。长期且大量运动之后饮水,是容易患上胃病的。
2、进餐后不宜运动
进餐后,较多血液会流到胃肠道,以帮助食物消化和养分吸收。此时若参加运动,血液会流向四肢,从而妨碍胃肠的消化。这种情况持续时间一长,就可能导致疾病。体弱者进餐后,血压会降低,这被称为餐后低血压,外出活动时容易跌倒。长期在餐后进行运动,容易患上盲肠炎。饮酒后,不可进行游泳等运动项目。
3、在不适当的地点运动会带来伤害
运动的基本功能在于通过呼吸从外界摄取大量新鲜氧气,从而满足健康的需求。所以,在运动之前一定要选好地点,其中平坦开阔且空气新鲜的公园、河滩、体育场等地方是最佳的选择。
4、不要在情绪不好的时候运动
运动不只是身体的锻炼,同时也是心理的锻炼。当你处于生气或悲伤的情绪状态时,不应该前往运动场去进行情绪的发泄。运动医学专家作出这样的解释:人的情绪会对身体的生理机能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且情绪的变化是在大脑深部产生的,之后会扩散至全身,在心脏以及其他器官上留下痕迹,而这些痕迹会对人体机能的健康造成影响。
二、运动保健小常识
NO.1不要蹲坐休息
运动结束后感觉累了,蹲下或坐下被认为能省力和休息,这是非常普遍的做法。但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误的做法。健身运动后若立即蹲坐下来休息,会阻碍下肢血液回流,进而影响血液循环,还会加深肌体疲劳。严重情况下会产生重力性休克。
每次运动结束后,要调整呼吸节奏。可以进行一些低热量的活动,比如慢步走一走,做几节放松体操,或者简单地深呼吸。这样能促使四肢血液回流心脏,有利于还清“氧债”,加快恢复体能和消除疲劳。实在体力不支时,还可以让同伴搀着走一走。
NO.2不要贪吃冷饮
运动时常会让人出大量的汗,尤其是在夏天。因为大量水分被消耗,所以运动过后往往会有口干舌燥的感觉,并且急需喝水。以年轻人为主的人群,大多喜欢购买一些冷饮来解暑解渴。然而,此时人体的消化系统仍处于抑制状态,消化功能比较低下。如果为了贪图一时的凉快和解渴而贪吃大量的冷饮,就很容易引起胃肠痉挛、腹痛、腹泻等症状,并且还可能诱发肠胃道疾病。运动后不宜立即贪吃大量冷饮。此时,适宜补充少量的白开水。同时,此时也适宜补充少量的盐水。
NO.3不要立即吃饭
运动时,尤其在激烈运动时,运动神经中枢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其影响下,管理内脏器官活动的副交感神经系统加强了对消化系统活动的抑制。同时,运动时,全身血液会进行重新分配,且比较集中地供应给运动器官,腹腔内各器官的供应就相对减少了。这些因素使得胃肠道的蠕动变弱,各种消化腺的分泌大幅减少。它要在运动结束后的 20 到 30 分钟之后才能够恢复。倘若急忙去吃饭,就会使得消化器官的负担增大,进而引起功能出现紊乱的情况,甚至还会导致多种疾病的产生。
NO.4不要骤降体温
运动时肌体的表面血管会扩张,体温会随之升高,毛孔也会舒张,排汗的量会增多。如果在运动后马上走进冷气空调房间,或者在风口处稍作休息,又或者为了图凉快而用冷水冲头,这些行为都会使皮肤紧缩,导致闭汗,进而引起体温调节等生理功能出现失调的情况,使免疫功能下降,从而招致感冒、腹泻、哮喘等病症。
三、运动的健康小常识
1、去正规的健身房锻炼。
选择专业且有经验的教练。在开始有计划地练习之前,需要进行相应的身体测试以及体能检测。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让教练为其量身定制训练计划。按照健身房的相关要求,并依据教练提出的建议,定期进行健身,这是预防运动损伤最为直接的好办法。
2、制定一个完善的、有规律的计划。
以减脂为例:一般而言,每周需安排 2 次力量器械训练。这样做的目的是提升脂肪的氧结合能力。其次,每周还要安排 2 次强度较大的心肺功能练习,其目的是增加健康系数。进行 30 分钟以上的练习时,要将心率控制在约 70%至 80%的最大心率范围内,这样就能消耗更多的脂肪。最大心率是通过 220 减去你的年龄计算得出的。一个 20 岁的人的最大心率是 220 减去 20 等于 200 。他在运动时每分钟的心跳,应该在 200 乘以 70%等于 140 左右,或者在 200 乘以 80%等于 160 左右,这样能够消耗更多的脂肪。
当然,每周进行 2 次较为简单的心肺练习。比如参加肌体健身课,这样能让你的健身过程增添更多乐趣。最后,还建议你进行半小时的运动。像仅仅散步或者骑单车就可以达到这样的运动时长。
3、关于运动前后的饮食,要依据个人情况。
一般来说,进食之后肌体需要拿出一部分时间去组织消化,所以不宜立刻进行运动,至少得在半小时之后才可以开始运动。健身之后,肌体在 20 分钟之内渴望补充能量,并且这个时候也是吸收效果最好的时段。倘若你是运动员,那么在健身后 20 分钟之内进食的话,就会出现超量恢复的情况;然而,如果你想要减脂,就必须要在健身结束 30 分钟之后再进食。
4、我们极力呼吁,跳操时一定要喝水。
一般来说,比较科学的做法是在练习 15 分钟之后补充 250 毫升的水。可以通过排尿的方式来检测身体摄入水量是否充足。如果排尿时尿液是无色的,那就说明你不缺水。
1 小时内的练习,水是最好的补能剂。超过 1 小时的练习,就不能仅仅只喝水了。在补水的同时,还需要适量补充一些运动饮料。喝水有利于排汗,而排汗是能让体温降低的好办法。因此,我们要摒弃运动时禁水的旧观念。
四、必看的运动小常识大
健身需要有计划。有计划地进行锻炼,是您能够快速达到目标的重要方式。所以要依据不同的情况来制定科学的运动处方,如果盲目地凭借感觉去训练,都有可能会得到相反的效果。
二、健身三要素:科学训练,合理饮食,适当休息。
科学的饮食结构中,碳水化合物所占比例为 55%,蛋白质所占比例为 25%,脂肪所占比例为 20%。
四、减体重和减肥不一样:多数人在减肥时总是把体重当作唯一的标准。然而,常常会出现体重减轻了,但看起来还是很胖的情况。这表明她减少的并非是脂肪,而是其他的组织,像肌肉、水分等。所以,评判减肥的标准更主要的是体形以及各部位的围度,而体重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练得越多,出汗就越多,而这很容易导致反弹。如果盲目加大运动量,会使体内汗液丢失过多,进而破坏内环境,导致体力明显下降。同时,肌肉组织和组织液丢失过多会造成体能下降,使得无法继续原来的运动量,很快体重就会回升,看上去比原来更胖。所以,一定要按照计划进行训练。
节食加上大运动量无法达到减肥的效果。因为当人体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时,其代谢水平会变得非常低,这种低代谢水平会抑制脂肪作为能源物质的代谢过程,所以也就不能实现减肥的目的。
七、吃减肥药和减肥锻炼是错误的方法:您要明白,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尚未认证有哪个国家生产出真正的减肥药,又何必浪费那么多金钱去把所有减肥药都试一遍呢?那种认为吃减肥药加运动会感觉更快的想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它只会让你走向医院,只有不断运动才是真正的途径。
运动后应当及时摄取果汁和酸牛奶。那种认为运动后不能吃、不能喝的运动理论,如今看来十分可笑。这种理论只会让你越练越累,越减越肥。运动后食用碱性食物有助于体能恢复,能加速脂肪代谢。俱乐部会根据你的体形制定科学的运动处方,吧台也备有各种运动饮料,你可以尝试一下。
本文来自作者[qulangwang]投稿,不代表趣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qulangwang.cn/life/202503-1511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趣浪号的签约作者“qulangwang”!
希望本篇文章《体育运动小常识:剧烈运动后不可大量饮水及进餐后不宜运动的原因》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趣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一、体育运动小常识 1、剧烈运动时和运动后不可大量饮水 剧烈运动时,体内盐分随大量的汗液排出体外,饮水过多会使血液的渗透压降低,破坏体内水盐代谢平衡,影响人体正常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