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干货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应知晓和具备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它涉及多个方面,如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行测中的常识判断是一个常常被人们忽视的复习专项。然而,如果能把这一专项做好,是能够拉开较大差距的。
小编接下来要为大家带来 2019 年国考的干货,即行测常识篇,以此来帮助考生迎接考试。
一
题量分布
常识判断部分的总题量较为稳定,一直是 20 道题,建议的作答时间为 15 分钟。从题目的学科构成方面来看,副省和地市这两套试卷各有重点。副省级更侧重于对科技文史内容进行考查,地市级则更侧重于对法律常识进行考查。
(2016-2018年常识判断题量分布)
2018 年国考地市级试卷中,法律常识考查了 10 题,其占比达到 50%,占据了“半壁江山”。副省级试卷里,地理和人文依然是重要的两个部分。同时能看出 2018 年国考时政常识题目考察量有所增加,因此我国国内以及国际上的时政新闻,特别是很多国内的热点时政新闻,应当被我们重视。
时事政治中必备的六个重要知识点如下:一是“五位一体”;二是“四个自信”;三是“中国农民丰收节”;四是“中国医师节”;五是“上合组织”;六是“博鳌亚洲论坛”,考生可对这些知识点进行重点复习。
二
题型特点
分析 2016 年到 2018 年的国考真题,我们可以发现近年国考常识判断部分的题目有以下两个特点:其一,题目内容涵盖广泛;其二,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1考查范围广泛
这些知识包含一些在生活中接触可能较少且不是特别了解的内容,然而这些知识都与广大老百姓的生活相关,对于考生而言,这使得复习的难度增大了。
例如:
【2018-国家-10】下列与果树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富含氮的肥料可促进果树开花结果
B.杏树是耐旱能力比较弱的树种
C.冬季不需要对果树进行病虫防治
D.嫁接是一种常用的果树繁殖方式
【答案】:D
考察的是对果树种植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对于广大应届生而言,除非是学习农业专业的,否则这道题对他们来说可以说是知识上的盲区。因此,需要广大考生广泛涉猎生活中的各种知识,正如“非博学无以广才”所说,要更加注重平时的积累。
跨学科知识考题增加
所谓跨学科知识考题,指的是一道常识判断题目。它并非只考察一个方向的知识,而是将两个甚至两个方向的知识结合在一起。
例如:
3. 要找出与诗句所描述情景出现时间对应的图中标示时间段。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④①之间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②③之间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①②之间
D.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③④之间
【答案】:D
这道题把地理知识与文学知识相融合。既要知晓太阳直射点移至北回归线时我国处于夏至时节,又得理解相关诗句,像“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这句,所描写的桃符是在除旧迎新之际所使用的。
国考
2018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的难度比 2017 年有所提升。考点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宽泛,出题的形式越来越灵活。然而,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在 2019 年的国考中,只要考生在做题时能够静下心,学会抓住关键要点,总体而言,常识的得分率应该是较为理想的。
小编在此提醒各位考生,若要在常识判断这方面取得良好成绩,就得下苦功夫。其一,要“积跬步以致千里”,持之以恒地从小事做起,每天抽出时间去积累常识。其二,要“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不能拘泥于一个学科的知识,做到触类旁通才能顺利解题。
图文:国考资讯网、中公图书、中公教育
本文来自作者[qulangwang]投稿,不代表趣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qulangwang.cn/life/202503-1507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趣浪号的签约作者“qulangwang”!
希望本篇文章《2019年国考行测常识判断复习指南:政治、经济、法律等全面解析》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趣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国考干货常识判断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