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小时》剧照
《海啸余生》剧照
《山崩地裂》以真实灾难为蓝本。
《摩天楼》剧照
《龙卷风》海报
《垂直极限》是一部荒山遇险后求生的反面教材。
电影告诉你——
地震、海啸、火山喷发,展现出命运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即便只是爬一座荒山,也有可能遭遇危险。外部救援固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生存下来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互救同样非常重要。在与时间进行赛跑的期间,一部包含着丰富逃生常识的灾难片,或者一个小小的冷知识,都有可能成为拯救生命的锦囊。
荒山:
手机永远是人类逃生的好朋友
近年来驴友在荒山上遇险的事故多发。在电影领域,有不少这类主题的作品,像《垂直极限》《127 小时》等。然而,如果你想从影片里汲取荒野逃生的知识,就必须学会仔细地分辨。因为电影毕竟只是电影,在一些登山专家看来,《垂直极限》属于一部反面教材,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应该那样做”的。
《垂直极限》这部影片里,男主角彼得的妹妹在对喜马拉雅山 K2 峰进行挑战的时候遭遇了危险,整个队伍都被困在了高峰上的岩洞里。为了能够营救自己的妹妹,彼得展开了一场与时间的竞赛,同时也在对自然的极限发起挑战。
但是一些有登山经验的影迷看过影片后认为,在片中前后死掉的十几个人里,有一半多原本是可以不死的。有影迷举例指出,所有登山者在攀登过程中,没有一个人知晓正确保护面部的方法,雪镜大多是浅黄色镜片,且隔离紫外线的效果最差。估计导演为了让观众看到演员的脸,竟然在海拔几千米的雪山上,让不少队员取下登山眼镜,直接看向周围。他们难道不知道长时间这样做很可能会引发雪盲吗?另外,当风雪比较大的时候,如果不大声呼喊,队员之间根本就无法听到彼此的声音。然而在专家看来,这种做法是很业余的,登山队员毫无顾忌地高声呼喊,这样很容易引发雪崩,进而更容易让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
《127 小时》讲述的是驴友掉入岩石缝中,其胳膊被卡住,然后用小刀子切掉胳膊才得以逃生,整个过程花费了 127 小时的故事。从安全方面来讲,男主角违反了许多攀岩的安全规则。其一,他是独自在峡谷中进行攀爬活动的,在关键时刻没有任何人能够给予帮助。其二,他攀爬的那个峡谷既深又窄,砂岩存在随时滑落或移动的可能性。他不幸失足掉落峡谷的狭缝后,一块重达三百多公斤的石块把他的右臂紧紧夹在山壁旁,导致他无法脱身。再次强调,GPS 和手机一直是人类逃生的重要伙伴,可他偏偏没有携带。此时他才懊悔自己没有留好退路。这位驴友最终不得不采取断臂求生的方式。
海啸:收集淡水、往高处去
2004 年的东南亚发生了海啸,2013 年上映了《海啸余生》。这部影片是以一个幸存家庭的真实经历为蓝本改编的。和那些主题是末日灾难的科幻式影片不一样,写实风格的《海啸余生》把生与死在一瞬间的感觉生动地展现了出来。
玛莉雅和亨利带着三个儿子一起去泰国度假。在泳池旁,这幸福的一家人正享受着悠闲时光。然而,一股猛兽般的滔天巨浪突然迎面袭来。玛莉雅被眼前的景象震慑住了,反应不及,惨遭巨浪袭卷。亨利则及时抓住两个儿子,开始逃亡。一家人被凶猛的大水冲散了。玛莉雅一度被巨浪击昏,醒来后发现自己漂浮在海面上。她意外地发现了自己的大儿子卢卡斯。于是,她决定想尽办法带着卢卡斯一起活着离开。
影片追求的是一种现场感,就好像摄影机直接架设在事发现场一样。在展现那些血肉模糊的场景以及生死相隔的状况时,影片还通过玛莉雅的逃生经历教会了观众不少知识。
玛莉雅的经历向观众表明,遇到海啸时必须往高处行进。即便你的腿如同玛莉雅那般还在淌血,也要奋力往树上攀爬。并且,海啸过后倘若你还侥幸存活,绝对不能停留在原地。因为海啸通常并非只有一波,在一波大浪退去之后,重力会将海浪拉回海中,接着就会引发第二次海啸。海啸来袭后,两母子在洪流里苦苦挣扎,他们正被洪流往大海的方向拉去,紧接着观众目睹了第二次海啸来袭。
影片告知观众,在前往安全地带的途中,当在充满危险的水中行进时,最好能找到能保护身体的防护物,因为水中满是渔网和尖锐物体。并且要及时查看自身身体状况,若肢体受伤,需留意肢体是否变色坏死。最好能找到能让自己轻松地浮在水面上的物件,例如床垫。
保持求生意识很重要。洪水退后要即刻撤到高处等待救援,同时也要懂得在不知救援何时到来时注意收集手边的淡水资源。比如在影片中,卢卡斯在海啸过后从水中捡起了一瓶可乐,这就是很正确的做法。
随身携带家人照片是个不错的习惯。倘若你和家人失散了,那么这些照片在医院等场所就能成为你寻人的最得力帮手。
火灾:尽量逃到19层以下
2012 年 12 月在韩国上映了一部韩国灾难片《摩天楼》。这部电影不但引发了观影的热潮,还成为了都市火灾逃生方面的活教科书。
影片中,首尔市中心有一座 120 层的摩天大楼突发火灾。大厦内的人员有餐厅经理允熙,她由孙艺珍饰演;还有大楼物业队长李泰浩,由金相庆饰演。此外,还有贵妇人、会长、厨师等不同职业和身份的人。他们不得不面对这场突然降临的灾难。刚刚还显得奢侈华美的大厦,此刻瞬间变成了残酷的人间炼狱。
如今摩天大厦很盛行。要是着了火,那些平日里很风光的超高层就会变成难以逃生的地方。不少观众看了这部电影后才知晓,原来不少都市消防队使用的高架云梯最高只能升到 19 层。按照片中消防局长的台词,19 层以上的高度就只能依靠消防员冲入火海进行肉搏了。部分城市拥有全球最高的云梯车,此云梯车由芬兰公司研发。在风力良好时,它可攀升至 112 米高度,按 3 米一层算,能到达约 37 层楼高度。所以,若大楼发生火灾不能迅速撤到地面,应尽量逃到 19 层以下,以便利用云梯车逃生。
如今有不少双子摩天楼中间建有天桥。片中这栋 70 层高的摩天楼在相应位置有一条连接两座建筑的玻璃天桥。片中,面临火势威胁的人们为了逃生,都希望通过这座天桥跑到另一座大楼里。可是玻璃天桥无法同时承受这么多人的重量,逐渐开始弯折,最后断裂。玻璃碎片四处飞溅的情景,向观众表明这种天桥也不是绝对安全的。
地震:
人人互救很重要
地震逃生影片是灾难片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国外有《纽约大地震》《2012》等多部影片。国内有《唐山大地震》《惊天动地》等灾难题材影片。这些影片既留下了宝贵的逃生经验,又还原了地震情景:房子东倒西歪,物件散落,玻璃破碎,火苗熊熊,电线杆倾斜,仿佛随时会倒下。观看过影片对地震现场的还原,观众不啻是经历了一次实景训练。
另外,《加州大地震》以及皮尔斯·布鲁斯南领衔主演的《山崩地裂》等影片,都是以真实灾难作为蓝本的。这些影片展示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地震发生之后,警察和军队等外部的救援固然是重要的,但是等待总归是需要时间的,而生存下来的人们之间的互救也是很重要的。
不少纪录片涉及地震求生题材。贝尔的《荒野求生》系列有一集是《教你如何在地震中生存与自救》。探索发现频道的《浩劫求生:地震》,介绍了 1989 年发生的洛马普雷塔大地震,以救难人员在倒塌高速公路中现场截肢救出受困小男孩的例子,教会观众应对压碎外伤的杀伤力。观后能明白,面对严重天灾时一般人的应对方式,地震发生时就地找掩护救自己性命,避免仓促逃生丢命,静候专业救难人员帮助。
在地震中即便有幸被救,生理上的伤害经过治疗得以康复之后,心理上的创伤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治疗。《唐山大地震》所讲述的正是这样一个“活下来才是开始”的故事。
风灾:
《龙卷风》
教你辨风向
龙卷风灾难在现实世界中较易发生。其强度虽比不上地震、海啸、火山等大规模的自然灾害,但大型龙卷风也能构成生命威胁。有关龙卷风的灾难片有海伦·亨特主演的《龙卷风》,还有反映两股龙卷风同时袭击芝加哥的《飓风袭击美国》以及龙卷风袭击小镇核电站的《原子风暴》等。
其中,在《龙卷风》这部影片中,观众领略到了龙卷风的威力。海伦·亨特等一众气象学家曾遭遇双胞胎式的龙卷风,一个龙卷风在行进期间突然演变成数个小型龙卷风。此外,还有跳跃式龙卷风,它以跳跃的姿态运行,在平地上时隐时现。另外还有巨型龙卷风,也就是电影中所说的 F5 等级龙卷风。影片教会了观众很多求生知识。比如,观众学会了如何辨认风的方向。还学会了在危急时刻抱住不易被吹走的管道等。
本文来自作者[qulangwang]投稿,不代表趣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qulangwang.cn/life/202503-1502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趣浪号的签约作者“qulangwang”!
希望本篇文章《127小时海啸余生等灾难片教你荒野逃生:手机与互救是关键》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趣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灾难电影教你自救冷知识 遭遇地震人人互救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