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努力的原因,不是要去改变世界,而是不能让世界改变我们。不管你是谁,不管你正在遭遇什么,都要坚持住,那样你就一定能够看到更坚强的自己。
[id_1937364[id_462906868]8]
01
[id_384609008]
02
5 月 27 日到 6 月 17 日是备考时间,一共 22 天。每天睡眠 7 小时,中午有半小时休息时间。除了吃饭和上厕所的时间,其他时间都用来学习。尽量不参加社交活动,也杜绝娱乐活动。
03
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如下:首先在手机上下载土豆番茄 APP,然后利用番茄工作法来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可以使用 evernote 这个 APP 记录学习的总分钟数,例如第一天总共学习了 500 分钟,而前两天一共学习了 1300 分钟等,通过这样的方式积累成就感。并且可以写下学习过程中瞬间产生的想法和灵感。同时,当感到累的时候,进行运动或者睡觉都有助于集中注意力。但是不要去看电视、听歌或者看娱乐节目,因为这些过于刺激的东西只会降低注意力。
04
考试题型:单选,多选,判断等。
05
基本原则:答题时间充裕,备考时间充足。要痛定思痛,走出心理舒适区。以看教材的方式建立知识联系,用联系来理解,用理解去记忆,用记忆去刷题,用刷题进行备考。学好的基本原则是能用自己的话给别人讲知识且让其明白,能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做到全面、系统、高效复习备考,一切围绕考点,不做无用功。
06
了解2014年真题知识点分布。
07
大纲要求备考的范围包括:中国当代政治;当代中国的政府与政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法律知识;公文写作;经济知识和科技知识;历史知识;地理知识;大气知识;太空知识;生物与生理学知识;物理化学知识;管理学;生活常识;语文基础知识。
08
我的复习经验:
2013 年我参加过三个考试,它们基本都是事业编类型。一次是三支一扶,满分 150 分,我考了 130 分,在全市排第一。一次是内蒙古自治区直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以笔试第一的成绩进入面试。一次是巴林左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在左旗事业编这次考试中,我是下了功夫去学习的。当时我在二姨家备考。二姨那会儿不在家,只有我一个人。每天的生活就是吃喝拉撒睡以及看书做题。那种生活压力虽大,但也很惬意。这种状态持续了大约十天。我带着思路和计划去进行学习。首先,我在网上对 2011 年左旗事业编的考试内容进行了系统查询(2012 年未考)。接着,我咨询了考过的同学,从他们那里得知只考公基,不考行测。因此,我就只专注于学习公基。我的一些朋友在备考时一直学习行测,然而走出考场后却抱怨题目太偏,行测都没考到。当时我笑了,他们学习时不动脑子,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乱撞,还责怪出题人。这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学习一定要带着脑子。公共基础知识全是大量的知识点,但绝不是通过死记硬背和只做题就能搞定的。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事业编的考试为什么要考这几个模块。每个模块的知识体系是怎样的呢?这需要我们主动进行思考,主动去探索。我们不能妄图通过死记硬背真题来达到备考的目的。因为事业编的考试有一部分是真题,但并非全部都是真题。如果只是大量做题并且死记硬背,那么遇到非真题时该怎么办呢?你要理解知识点,也要理解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只有这样,在遇到新题时,才能凭借知识间的联系推理出正确答案。哲学上强调要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这便是其中的道理。同时,你需在脑海中构建知识体系,建立逻辑树,把混乱庞杂的知识进行有逻辑、有条理的梳理。这样做既有利于理解,也便于记忆。记忆究竟是什么呢?就是把混乱的东西进行梳理,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储存在脑子里。在学习资料方面,我当时使用的有这些:一本关于时事的通书,1000 道常识判断题,中公李永新编写的公共基础知识教材,华图出版的法律基础知识书籍,罗红军讲解的法律基础知识视频。在这十天的备考过程中,我基本上把法律知识都融会贯通了,所以在考试的时候一道题都没有做错。然而,我却忽略了民主的学习,结果错了不少相关的题目。在临近下考场的时候,我还改错了三个民主方面的题目。最后,我的考试成绩是 79.5 分(满分 100 分),不过对于上岸来说已经是足够的了。
综合来看,在十天的时间里复习成这样算是达到目标了。我建议你学习时要清楚正在学的东西对你有真实用处,并非只是为了考试,这些东西具有真实的实用价值。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会对这些东西产生兴趣,不会让它们成为心理负担。那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价值呢?鲁迅的兄弟周作人告知我们,其一,要了解作为个体的人,所以应当学习生理学、心理学、医学方面的知识;其二,要认识人类,就应该学习生物学、社会学、民俗学以及历史;其三,要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就得学习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等知识。第四,要学习科学基本方面的数学与哲学;第五,要学习艺术方面的神话学、童话学、文学、艺术以及艺术史。他所提及的这些方面,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有所了解。既能精通一门,又能成为一个杂家,周作人提出的这一点是能够做到的。我建议你将目标设定为一个分数,而非名次。名次较为抽象,而分数更为具体。有了分数,也就有了名次。你要学会自己与自己比较,从而看到自己的进步与改变,不要让浮躁占据内心的空间。在具体学习流程方面,我认为有必要看看罗红军的视频,尤其是法律部分,他讲解得非常容易理解,能够直接抓住重点,建议你一定要观看,qzzn 资料下载区可以找到。
比如历史的学习方法:其一,需将这门学科划分成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范畴进行研究。宏观方面以时代进行划分,包含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中观方面以社会形态来划分,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微观方面以朝代来划分,内容较多,以下详细说明。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习历史,才能将历史知识梳理得更全面、更系统、更有条理、更有层次。这是前面所说的依循正确思维方法进行学习的理念,即依照正确的逻辑来展开学习。
例如:
从宏观角度来看,依据空间范畴,历史能够被划分为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无论是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都可以按照时间的维度划分成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以中国历史为例,在 1840 年之前的那段历史属于中国古代史;1840 年至 1949 年这 110 年的历史是中国近代史;1949 年之后则是中国现代史。我们不仅要知道这样划分的结果,还要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划分。这和社会形态,生产资料所有制有关。
中观层面,中国历史包含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这些阶段。其中,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所对应的是中国古代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应的是近代史,社会主义社会对应的是现代史。
微观层面,中国的原始社会涵盖从中国境内最早出现人类之时起,直至夏朝之前的三皇五帝阶段;奴隶社会的时间范围是从夏朝到春秋时期;封建社会起始于战国时期,一直持续到 1840 年;1840 年至 1949 年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49 年至 1956 年是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 年之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有了上述三种层次的概念后,我们能够继续进行细分,也就是涉及微观层面的基本组成元素。例如在研究一个朝代时,我们需要研究这个朝代的相关内容,具体而言,就是人物和事件,而这正是历史的本质所在,历史所研究的就是某些名人在特定时间所做的特定事情。如果你要梳理两汉的历史知识点,首先要了解西汉和东汉有哪些历史名人。起码得知道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和汉景帝、汉武帝、汉元帝、光武帝这些皇帝。吕后也得知道。张良、韩信、陈平、萧何这几位开国功臣得了解。李广、卫青、霍去病、李广利、李陵这些大将得知道。天文学家张衡,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史学家司马迁和班固,文学家司马相如,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张骞出使西域,王莽复古称帝,董宣是强项令,班超投笔从戎,哲学家王充,医圣张仲景,许慎著有《说文解字》,这些人你都需知晓;即了解汉朝历史,这些人是开端,研究汉朝历史大多围绕这些人,还需注意,这些人分属不同领域,按不同领域研究这些人,便会很有条理层次。不同朝代,无论是中国史还是世界史,历史名人的领域包含以下这些:有政治家;科学家方面,涵盖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发明家;文学家包含诗人、小说家、戏剧家;还有史学家;艺术家方面有音乐家、画家、雕塑家、书法家;以及外交家;哲学家;宗教领袖;航海家;起义领袖;经济学家;商业领袖;运动员。怎么样,够全面吧?你可以试着将刚才提及的那些汉朝历史名人与这些领域相契合,必然不会超出这些领域。汉朝的人物清晰后,接着便是事件。实际上,有怎样的人物就会有怎样的事件,因为事件的主体是人。例如,昭君出塞这一历史事件的主要人物是王昭君,出使西域的是张骞,撰写《史记》的是司马迁等等。我们在学习语文时知晓,研究事件的基本方式是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起因、经过和结果进行研究;倘若你能够将汉朝的历史名人以及这些人所做的重大事件都弄明白弄透彻了,那么恭喜你,你已经通晓汉朝的历史了。其他朝代的研究方法也同样是这样。方法是世界上极为有用的事物。只要你具备主动分析问题的思维、思路以及方法,那么老师大多可以不用工作了。很多时候,某些方面基础不牢固会致使理解能力降低。例如“思维”这个词,倘若你不明白它的意思,觉得它很抽象、虚假且空洞,那就需要通过百度去了解一下。
当然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必须弄懂各个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这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格外重要。哲学里说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历史事件更是如此,每个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原因,前一个事件常常会成为后一个事件的导火索,只要明白这一点,就不会被弄得晕头转向、一团糟了。中国近代史有诸多大事件,如林则徐虎门销烟、第一次鸦片战争、金田起义、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我们梳理一下这些事件按此时间顺序发生的原因:1839 年林则徐进行虎门销烟,这损害了英国人的利益,影响了他们凭借鸦片赚取中国人钱财的目的,故而 1840 年英国人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之所以叫鸦片战争,是因为其主要是因鸦片而起。战争的借口是要挽回英国人在华的鸦片生意,这是众所周知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向英国割地、赔款,开放口岸,划定租界。这自然让一些国人心中不服气,他们觉得清政府软弱无能,比如洪秀全。于是,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教,通过宗教来笼络人心,壮大自己的力量,随后发动了金田起义。对外发生了鸦片战争,对内出现了农民起义。这样一来,清政府自然而然就变得越来越腐朽且孱弱。于是,英国和法国趁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侵入了北京,闯入了圆明园。火烧圆明园这件事是他们干的,一定要记住,是他们而不是后来的八国联军。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继续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是必然的。在这个时期,清政府的一些大臣开始进行反思,像曾国藩和李鸿章等,他们意识到西方人在技术方面极为强大,应该向他们学习,于是发动了洋务运动,打算向洋人学习,待学到本领之后提升自身实力来应对洋人,而这就是洋务运动的口号:师宜长技以制夷!其含义就是大清国应当发展技术来制服西方的蛮夷。洋务运动开展工厂建设,兴办学校,壮大海军。然而在 1895 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海军竟然不敌日本。这标志着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学习了外国人,最终却仍无法战胜他们,这自然是一种失败。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深深刺痛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无法战胜西方列强也就算了,竟然连日本都战胜不了,这口气怎能咽得下去?为啥干不过日本人呢?因为日本经历了明治维新,这使得日本国力空前强大。基于此,中国的一些秀才打算不学西洋而学东洋,也就是学日本人的明治维新变法。这样就有了康有为和梁启超的公车上书以及戊戌变法。戊戌变法仅仅进行了不到一百天就失败了,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一切的一切都归咎于腐败的封建统治。所以,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怎么变法都无济于事。
戊戌变法失败后,有一批人开始行动,这便是义和团运动。实际上,义和团的本质为土匪,其原本名为义和拳。他们喊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即扶助清政府,消灭洋人。只要见到洋人,就会进行屠杀。起初,慈禧还颇为高兴,但随后却没料到会惹出大麻烦。义和团做出了不义的行为,这惹恼了西方各国。他们见到洋人就进行杀害,这就相当于与所有的洋人为敌。于是,在世纪之交的 1900 年,西方列强组成了声势浩大的八国联军来侵略中国。这场战争自然是中国失败了,最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以上解释了记忆历史事件的方法,此方法本质上是主动思考的过程。如今百度很便捷,只要依此思路梳理知识点,遇到不懂的就进行搜索,那么梳理历史知识点就会是轻松、愉快且有效率的事情。
世界历史的学习方法与中国历史不同,世界历史研究的是多国的历史,而非一国的历史,这其实并不难。因此,在研究人物和时间之前,必须要清楚研究的是哪个国家,否则就会感到很混乱。这个其实并不困难,研究的对象主要有以下这些:亚洲方面有中国、印度、日本、巴比伦、朝鲜;欧洲有希腊、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荷兰、西班牙、葡萄牙;非洲有埃及和南非;美洲有美国、加拿大、巴西、阿根廷;大洋洲有澳大利亚等等。
其他方面,例如地理,主要是看地图,依据空间的逻辑来学习。以林东为例,从大的层面来讲,它处于宇宙中太阳系内的银河系里的日月系中的地球上的亚洲的中国的内蒙古的赤峰的巴林左旗,明白了吧?这就是空间的层次,而具体的坐标等内容则通过看地图来了解。
总之,只要你肯用心思考,按照逻辑一层层地去学习,那么任何常识都不会成为问题。
因为公众号审核较为严格,所以本文不得已删除了许多内容。若想要获取完整版,可以通过后台私信我。
END
本文来自作者[qulangwang]投稿,不代表趣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qulangwang.cn/life/202503-1490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趣浪号的签约作者“qulangwang”!
希望本篇文章《高效复习公共基础知识的秘诀:22天备考计划与专注技巧》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趣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10天全面备考公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