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品安全常识
购买食物时,要留意食品包装上是否有生产厂家。购买食物时,要留意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购买食物时,要查看食品是否过了保质期。购买食物时,要查看食品原料和营养成分是否标明。购买食物时,要查看食品有无 QS 标识。购买食物时,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打开食品包装后,要检查食品是否具备它应有的感官性状。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不能食用。如果蛋白质类食品发粘,油脂类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发酵的气味,饮料有异常沉淀物等情况,均不能食用。
3、不到无证摊贩处购买盒饭或食物,减少食物中毒的隐患。
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自己的餐具要洗净并消毒。不要用不洁的容器盛装食品。不乱扔垃圾,以防止蚊蝇孳生。
5、少吃油炸、油煎食品
二、什么是食品掺假、掺杂和伪造?
食品中添加了廉价或无营养价值的物品,这就是“掺假”;或者从食品中抽去有营养的物质,亦或是替换进次等物质,也属于“掺假”,这会降低食品的质量,例如在蜂蜜中加入转化糖,在巧克力饼干中加入色素,在全脂奶粉中抽掉脂肪等。
“掺杂”的意思是在食品里加入一些杂物。例如,在腐竹中会加入硅酸钠或者硼砂;在辣椒粉中则加入了红砖木等。
(3)“伪造”是指包装标识或产品说明与内容物不符。
对影响营养卫生的食品,应由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三、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包括哪些种类?
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包括下列类别:
腐败变质了,油脂酸败了,霉变了,生虫了,污秽不洁了,混有异物了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出现异常了,这些情况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
含有毒或有害物质,或者被这类物质污染,这种情况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含有致病性的寄生虫;含有致病性的微生物;微生物毒素含量超过国家限定标准。
(4)未经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等及其制品;
容器包装存在污秽不洁的情况,或者严重破损,亦或是运输工具不洁从而造成了污染;
(7)掺假、掺杂、伪造、,影响营养、卫生的;
用非食品原料来进行加工;在其中加入非食品用的化学物质;把非食品当作食品来对待。
(9)超过保质期限的;
为了达到防病等特殊需求,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作出了专门规定,禁止进行出售;
含有未获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使用的添加剂;或者农药残留超出了国家规定的容许量。
(12)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
四、如何判别伪劣食品?
伪劣食品就像过街老鼠,大家都喊着要打它。然而,在日常购物的时候,人们却很难把它识别出来。《伪劣食品防范“七字法”》,通过通俗易懂且容易记住的方式,引导消费者增强食品安全的自我防范意识,希望能让伪劣食品因为没有市场而从市场上消失。防范“七字法”具体如下:防止“艳、白、反、长、散、低、小”。
一要防“艳”。对于颜色过于艳丽的食品需保持警惕。例如,当下上市的草莓像蜡果那般又大又红又亮,咸菜梗呈现出亮黄诱人的色泽,瓶装的蕨菜鲜绿且不褪色等情况。要多留意一下,看其在添加色素方面是否存在问题。
防止“白”。食品如果呈现出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那么十之八九会受到漂白剂、增白剂、面粉处理剂等化学品的危害。
要“三防‘长’”。对于食品,应尽量少吃保质期过长的。比如 3℃贮藏的包装熟肉禽类产品,若采用巴氏杀菌,其保质期通常为 7—30 天。
四防“反”。一是防范自然生长的食物,若食用过多,可能会对身体产生影响。二是防范自然生长的食物,若食用量过大,或许会给身体带来影响。三是防范自然生长的食物,倘若食用过多,也许会对身体造成影响。四是防范自然生长的食物,要是食用过量,可能会使身体受到影响。
五防“小”。需提防小作坊式加工企业的产品,因为这类企业的食品平均抽样合格率最低,且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常常在这些企业中出现。
六防“低”。“低”指价格方面明显低于通常价格水平的食品,价格过低的食品大多存在问题。
防“散”。“散”指的是散装食品。有些集贸市场所销售的散装豆制品、散装熟食以及酱菜等,这些食品有可能是来自地下加工厂的。
五、食品储存应注意哪些问题?
应建立出入库制度,并且要做到先进先出。各类食品需要分类存放,并且标志要明显,以此防止交叉污染。同时,要做到离墙离地,还要做到“四防”,即防霉或防腐、防鼠、防虫、防蝇。
六、如何清洗果蔬上的残留农药?
水洗浸泡法:先用清水将蔬菜洗干净,然后进行浸泡。蔬菜所污染的农药品种主要是有机磷杀虫剂,而有机磷杀虫剂难溶于水,所以这种方法仅能除去部分污染的农药。不过,水洗是清除蔬菜水果上其他污物以及去除残留农药的基础方法,主要用于叶类蔬菜。一般先用水冲洗掉蔬菜表面的污物,不然就相当于将果蔬浸泡在稀释的农药里了。先用清水进行浸泡,浸泡时间不少于 10 分钟。因为果蔬清洗剂能够增加农药的溶出,所以在浸泡时可以添加少量的果蔬清洗剂。浸泡完成后,要用流水冲洗 2 到 3 遍。
清洗后采用碱水浸泡法:因为有机磷杀虫剂在碱性环境下能迅速分解,所以该方法可有效去除农药污染,能用于各类蔬菜瓜果。具体做法是先把蔬菜瓜果表面的污物冲洗干净,接着将其浸泡在碱水中(通常在 500ml 水中加入 5g - 10g 碱面),浸泡时间为 5 - 15 分钟,之后再用清水冲洗 3 - 5 遍。
外表不平或多细毛的蔬菜瓜果,沾染农药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削去外皮这种做法,是一种较好的去除残留农药的方法。
储存法:农药会随着时间逐渐缓慢地分解,变成对人体无害的物质,因为空气中的氧以及蔬菜中的酶对残留农药具有一定的分解作用。所以,对于那些容易保存的瓜果蔬菜,可以通过让其存放一定时间的方式,来减少农药残留量。一般来说,应该存放 15 天以上。同时,建议不要马上食用新采摘的未削皮的瓜果。
加热法:因为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随着温度升高分解会加快,所以对于一些其他方法难以处理的蔬菜瓜果,能够通过加热来去除部分农药。这种方法常用于芹菜、菠菜、小白菜、圆白菜、青椒、菜花、豆角等。首先用清水将其表面污染物洗净,接着放入沸水中 2 至 5 分钟后捞出,之后再用清水冲洗 1 至 2 遍。
(6)阳光晒:经日光照射晒干后的蔬菜,农药残留较少。
七、怎样识别用激素促进成熟的蔬菜?
有些菜农为了让蔬菜生长加快且生长得多,会用激素进行喷洒。食用这种菜对健康不利。那怎样去识别呢?
西红柿表皮光滑。菜农对它喷洒催大、催肥、催熟等激素后,激素药液会有一部分流至下端。这会致使该部位特别长肉,从而形成“尖屁股”。这种西红柿不能吃。另外,个头很大,红绿斑驳,摸起来发硬,切开后没汁或汁很少的西红柿,也是催熟剂催熟的,不宜购买。生长得很怪异的有冬瓜、黄瓜、茄子之类。冬瓜是上小下大的,茄子也是上小下大,黄瓜则是全身长坨。这些都是喷洒激素所导致的结果。有的水果皮很细,肉很嫩,有的芹菜身体很大,身子很长,这些都最好不要吃。
8.如何采购食用油,应索取哪些证件?
采购食用油时,需采购标有“QS”标志的桶装食用油。若采购散装食用油,就很容易买到潲水油及存在问题的食用油,其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应索取的证件包括:销售商的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以及食用油的“质量检测报告”复印件。如果不按照要求进行食用油的采购和索证,一旦食用油出现问题,找不到销售商,那么责任就需要自己全部承担。
八、怎样健康饮用桶装水?
桶装水打开后,应在短期内使用完。通常一周内用完比较合适,不然就应加热煮开后再饮用。桶装水送上门后,即使是质量较好的,放置时间过长也容易滋生细菌。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因为温度高,细菌繁殖速度加快,所以更不能久存。桶装矿泉水最好放在避光、通风且阴凉的地方,避免被阳光曝晒。同时要对饮水机的二次污染保持警惕,需注意定期对饮水机进行清洗。要求厂家每隔一段时间上门来负责清洗饮水机。
购买桶装水时要注意:先查看包装桶,看它是否晶莹透明且质感硬。质量较好的桶(瓶)是由 PC 材质制成的,桶体透明度高,表面光滑且清亮。而那些使用或添加回收废旧垃圾塑料为原料制成的桶,俗称“黑桶”,其颜色发黑、发暗,透明性很差。有部分厂家为降低成本,依然在使用这种被明令禁止使用的包装桶装水,所以消费者应该仔细进行选择和鉴别。水桶盖应鲜亮光洁,硬度较高。
另外,消费者可以尝试把水桶倒置,这样水桶应该不会漏水。当把水桶从饮水机上拔出来的时候,水桶的内部应该刚好能够再次把水桶堵住。合格的饮用水具备无色、透明、清澈的特点,没有异味和异臭,也没有肉眼可见的物体。如果水的颜色发黄、浑浊,有絮状沉淀或者杂质,还有异味,那么这种水产品一定不能饮用。
九、哪些原因可导致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发生?
冷藏方法存在不正确的情况。比如将煮熟的食品长时间放置在室温下进行冷却;把大块的食物存放在冰柜里;还有冷藏的温度达不到要求。
(2)从烹调到食用的间隔时间太长,使细菌有足够的繁殖时间。
烹调或加热的方式不正确,导致加热不够彻底,使得食物的中心温度低于 70℃。
(4)由病原携带者或感染者加工食品。
(5)使用受污染的生食品或原辅料。
(6)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7)在室温条件下解冻食物。
(8)厨房设备、餐具清洗、消毒方法不正确。
(9)使用了来源不安全的食物。
(10)加工制备后的食物受污染。
十、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十项建议
1、不买不食腐败变质、污秽不洁及其它含有害物质的食品;
不食用那些来历不明的食品;不购买那些没有厂名厂址以及保质期等标识不全的食品;
不光顾那些没有证照的流动摊档以及卫生条件不好的饮食店;不会随意去购买和食用街头小摊贩售卖的劣质食品和饮料。因为这些劣质食品和饮料通常卫生质量达不到标准,食用后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4、不食用在室温条件下放置超过2小时的熟食和剩余食品;
野菜和野果的种类繁多。其中有些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将它们辨别清楚。所以,只有不随便吃野菜和野果,才能够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生吃瓜果时需要洗净。因为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但会沾染病菌、病毒以及寄生虫卵,而且会残留农药、杀虫剂等物质。倘若不将其清洗干净,那么不但有可能感染疾病,还有可能引发农药中毒。
不饮用不干净的水,也不饮用未煮沸的自来水;仅靠肉眼很难分辨水是否干净,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和病毒,所以喝开水是最安全的
直接食用的瓜果需用洁净的水彻底清洗,还应尽可能去皮;不要吃腐烂变质的食物,因为食物一旦腐烂变质,味道就会变酸、变苦,还会散发出异味儿,这是由于细菌大量繁殖导致的,吃了这些食物会引发食物中毒。
进食前应将双手洗净,便后也应将双手洗净;要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因为人的双手每天会干各种事情,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从而会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只有在吃东西以前认真用肥皂洗净双手,才能够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
10、在进食的过程中如发现感官性状异常,应立即停止进食。
十一、八种常见的饮食卫生误区如下:
节假日时,人们常喜欢几人一伙去餐馆吃一顿,或是亲朋好友在家聚餐,既热闹又利于交流感情。然而,这样做不利于健康,也不符合饮食卫生,尤其在当前这个特殊时期,最好实行分餐制。分餐这种做法体现了对他人和自己生命健康的负责与尊重。
有些人喜欢用白纸来包食品,因为白纸看起来很干净。然而,在白纸的生产过程中,会添加许多漂白剂以及带有腐蚀作用的化工原料。即便纸浆经过了冲洗过滤,仍会含有不少化学成分,这些化学成分会污染食物。另外,用报纸来包食品更是不可取的,因为在印刷报纸时,会使用许多油墨或其他有毒物质,这对人体的危害极大。
用酒来消毒碗筷。有些人常常用白酒去擦拭碗筷,他们认为这样做能够达到消毒的目的。然而实际上,医学上用于消毒所需要的酒精度数是 75°,而通常情况下白酒的酒精含量大多在 56°以下。并且白酒和医用酒精是不一样的。因此,用白酒擦拭碗筷,是根本无法达到消毒目的的。
抹布清洗不及时会带来问题。实验表明,家里使用一周后的全新抹布,滋生的细菌数会令人惊讶。在餐馆或大排档,情况会更糟糕。所以,在用抹布擦饭桌之前,应当先将抹布充分清洗。抹布每隔三四天最好用开水煮沸消毒,这样能避免因抹布使用不当给健康带来危害。
5. 反而会在擦拭过程中给食品带来更多污染机会。
人们通常认为自来水是生水且不卫生,所以在用水冲洗过餐具或水果后,常常会用毛巾将其擦干。这种做法看似很卫生且细心,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要知道,干毛巾上经常会有许多病菌存活。目前,我国城市的自来水大多经过了严格的消毒处理。因此,用洗洁剂和自来水彻底冲洗过的食品,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是洁净的。这样的食品可以放心食用,不需要再用干毛巾进行擦拭。
有些家庭主妇节俭,有时会把轻微变质的食物用高温煮过后再吃,她们以为这样能彻底消灭细菌。但医学实验证明,细菌在进入人体前分泌的毒素非常耐高温,不易被破坏分解。所以,用加热方法处理剩余食物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有些人吃水果时会有这样的习惯,即把水果烂掉的部分削掉后再吃,他们认为这样做会比较卫生。然而,微生物学专家却持有不同的看法。专家认为,即便把水果上面已经烂掉的部分削去,剩余的部分依然会通过果汁将细菌的代谢物带入其中,甚至还有微生物开始进行繁殖。其中的霉菌能够致使人体细胞发生突变,进而引发癌症。因此,水果只要是已经烂了一部分,就不宜吃,还是扔掉为好。
本文来自作者[qulangwang]投稿,不代表趣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qulangwang.cn/life/202503-1486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趣浪号的签约作者“qulangwang”!
希望本篇文章《食品安全常识:如何购买安全食品及识别食品掺假、掺杂和伪造》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趣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用普通的卫生纸擦拭碗筷或水果,不但不能将食物擦拭干净,反而会在擦拭的过程中,给食品带来更多的污染机会。 6 、用毛巾擦干餐具或水果:人们往往认为自来水是生水、不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