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潘恩生平
托马斯潘恩于 1737 年 1 月在英格兰诺福克的一个贫苦家庭出生。他的父亲是一位穷苦的胸衣匠人。潘恩幼年时就辍学在家。为了维持生计,他先后从事过店员、胸衣匠、教员、税吏等职业。托马斯潘恩一生两次结婚。然而,他从未体验过幸福的滋味,两次婚姻都以失败告终。为了表达对英国社会的抗议,他曾将自己的姓氏写成“Pain(痛苦)”。托马斯潘恩生平还参加过两次革命,是两次革命的主要推动人。
1765 年,潘恩在列易斯担任税吏,他对政治极为关心。他所写的《税吏事件》曾得到富兰克林的赏识。1774 年,由于“反政府”思想,他被免职,并且被当作契约奴送往美洲。到达美洲后,他凭借富兰克林的推荐信,找到了《宾夕法尼亚》杂志的编辑职位。当时的人们对君主制观念十分根深蒂固。著名的政治家华盛顿和富兰克林等,他们都没有明确提出美国独立,更不要说革命了。然而,潘恩通过发表那本激进的《常识》,率先提出了美国独立革命的相关问题。《常识》发表之后,迅速席卷了整个北美大陆,改变了每一个人的思想,成为了美国独立革命的重要教科书。1776 年,为提升美军士气,潘恩在膝上创作了《美洲的危机》。随后,他在军前进行朗读。最终,在特仑屯战役中取得了大获全胜的成果。
1789 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了。潘恩深受这场革命的鼓舞。他写下了一本小册子《人权》,在这本小册子里,他歌颂了法国大革命,并且与埃德蒙·伯克展开了论战。这本小册子引起了海峡两岸的轰动。历史证明,这本书是促成法国大革命转向的主要原因。后来,英国政府发现了他。开始对潘恩进行追捕。潘恩被迫旅居法国。到了法国后,他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大革命胜利后,他却反对处决路易十六。当雅各宾派实施恐怖专政之时,潘恩言道:“共和国已亡。”于是,公安委员会以“图谋反抗共和国”的罪名将他逮捕。在狱中,他创作了他的第三部著作——《理性的时代》。之后,在美国驻法大使的斡旋下,他被释放。
1802 年,潘恩回到了他的精神故乡美国。然而,由于他固执强硬的反宗教立场,他被国家所遗弃。在此期间,他受尽了侮辱和人身攻击。最终,在 1809 年,他在家中去世。
潘恩是个什么样的人
托马斯·潘恩是英裔美国人。他是一位思想家,在思想领域有深刻见解;他是一位作家,善于用文字表达观点;他是一位政治活动家,积极参与政治事务;他是一位理论家,对相关理论有深入研究;他是一位革命家,投身于革命事业;他是一位激进民主主义者,秉持激进的民主理念。1737 年 1 月,他出生在英国诺福克郡的一个贫苦家庭。他曾从事过裁缝工作,凭借这门手艺维持生活;他也做过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还担任过税务官员,履行相关职责。之后,他参加了欧美革命运动。
潘恩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有记载表明,他对教会一直持严厉的批评态度。他认为基督教体系是对常识的侮辱,而那本称为《圣经》的书,若说它是上帝的话,那就是一种亵渎。它是一本自相矛盾的书,记录着很坏的时代和人的历史。潘恩还是一位人道主义者,他的政治理想较为激进,但在对待政治斗争时却较为温和,他的感情与无休止的暴力是格格不入的。他曾经在关于是否处死国王的争论里,自动地站到了吉伦特派那一边,并且反对处死国王。然而,这个选择使得他遭遇到了第二次生命方面的威胁,最终锒铛入狱。
潘恩凭借他的《常识》吹响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号角,这使得他为独立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对于潘恩曾以《人权论》在英国鼓动了一场民主运动这一功绩,很多人并不太了解,或者没有给予足够的评价。
潘恩提倡自然神的民主主义信仰。他是公共教育的提出者之一,也是最低工资限额的提出者之一。他推崇“世界公民”理念,宣传建立“世界共和国”。在他的思想体系中认为: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因为国王与贵族不存在了。
潘恩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概括而言,托马斯·潘恩仅仅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他不讨好任何执政党。他的眼中只有真理与真相,他跻身政界是为了反对暴力,从不考虑个人的得失,是一位世界公民。
潘恩的作品
托马斯潘恩的作品数量众多,其中广为人知的代表作品有《常识》和《人权》。潘恩持有强硬的政治立场,并且对宗教持严厉的批评态度,正因如此,他的大多数作品都触怒了当时的不少社会名流。然而,他凭借《常识》引发了美国的独立战争,还通过作品《人权》在英国鼓动了一场民主运动。
1776 年 1 1 月,在罗什等人的鼓动下,潘恩匿名发表了那篇惊骇世俗的小册子《常识》。这本小册子页码不多,然而它表达的思想却鲜明且有力,能够与当时的民主宣言相提并论。小册子中对专制王权进行了深入剖析,一次次地敲打了那些陶醉在“英国梦”里沾沾自喜的北美人。册中称英式政体是君主暴政与贵族暴政的肮脏遗留之物,是君主和贵族利益的最终代表,其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为君王和贵族谋取福利。《常识》发行后,在不到 3 个月的时间里,总销量就达到了 50 万册。当时,所有的北美成年男子都读过或者听别人提及过这本小册子。在所有大陆士兵的背囊中,都有一本被读得皱巴巴的《常识》。英国报纸发出惊叹:很多读过这本书的人改变了态度。就在仅仅一小时之前,他们还是强烈反对独立思想的人。《常识》这本书不仅为《独立宣言》做了铺垫,还在国内为其铺平了道路。《独立宣言》的作者坦诚地承认,引用了《常识》,并且对此感到“引以为荣”。
法国大革命在 1789 年爆发后,潘恩参与了其中。他受到大革命的激励,写下了一本小册子《人权》,这本小册子既歌颂了法国大革命,又与埃德蒙·伯克展开了论战。1791 年 3 月,这本《人权》在伦敦出版,一经推出就在海峡两岸引起了轰动。在潘恩的作品《人权》里,以一个比柏克视野更为广阔的背景,突出地勾勒出了法国革命的划时代意义。它打破了当时对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束缚,严厉地批判了这一政体,为当时正处于摸索阶段的法国革命指明了共和主义的新方向。
本文来自作者[qulangwang]投稿,不代表趣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qulangwang.cn/life/202503-1481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趣浪号的签约作者“qulangwang”!
希望本篇文章《托马斯潘恩生平:从贫苦家庭到两次革命主要推动人的传奇经历》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趣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托马斯潘恩生平托马斯潘恩在1737年1月出生在英格兰诺福克一个贫苦家庭。父亲是一名穷苦的胸衣匠人,潘恩幼年就辍学在家,为了生计先后做过店员、胸衣匠、教员、税吏等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