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笑是宾果的优秀毕业生。他于 2017 年从中央戏剧学院电视剧创作专业毕业。
各位师弟师妹们,你们好。我是陈笑。这篇小日志是用来分享我艺考的经验和经历的。希望这些小小的提示能让你们顺利通过中戏的考试,拿到期盼已久的合格证,也能让你们顺利通过中传的考试,拿到那张合格证。
我讲中戏和中传的考试经历,是因为我考过上戏、北电、中传、南广以及中戏。对于前两所学校的考试,我未拿到合格证,没有可借鉴经验,所以不讲。南广学院和中传采用一试两用原则,所以不必划分南广版块。
我的三张合格证很巧合地都是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希望要来戏文这个大家庭的孩子们能看得仔细些。想考编导、导演、文管等专业的孩子们要多多注意我失败的原因,别重蹈我垂头丧气时走过的老路。
我所讲的各个学校的招生政策,都是 2013 级的计划。14 级的兄弟姐妹们要注意,若想获得最后的合格证,在这场战役开始时,就应将理想学府的招生简章研究透彻。这样的努力有百利而无坏处。
通用技术:
所谓通用技术,就是指不论哪个学校的考试,都需要掌握的技能。
在笔试里,叙事散文占比较大。要想考取一个好的专业和好的学校,那么叙事散文的分数就得高。其次是许多学校所要求的故事写作,像上戏和中传等。并且每个学校出题的方式都不相同。
为自己以后的作战打下坚实基础。
在面试里,有用的方面包括你读过的书的数量、读懂的书的数量,以及能从这些书中获得的启发和引发的思考……另外还有你看过的电影的数量、看懂的电影的数量,以及能从这些电影中获得的启发和引发的思考……
参加面试和笔试时,心态要积极平和,表现要随时保持镇定,这是最为重要的。不能过于严肃压抑,也不能太活泼显得没长大且特别不靠谱。中戏和中传都是老牌学校,历史悠久的学校都比较重视礼节礼貌。所以进门前道一声老师好,是有益无害的。当然,如果鞠躬是你的习惯,那么做也无妨。
总之就是要自然和真诚啦,每个人都做得到的两个关键词。
电影和书,若说书,小说和剧本都可以。最好在近期好好给自己屯一些。这不是说买来放在书架上供着,而是要像吐司那样在每一页上都按一下,全部吃进肚子里。阅读量是评价编导类艺术生的重要标准。多看书和电影,尤其是多看书,是目前师弟师妹们可以做的终身受用的事。
中传考经:
交通:
我最想考的是中戏,所以选择住在了南锣鼓巷。这样便于参加其他学校的考试,而选择最为便捷的交通方式也就成了必须要做的事。当时我在北京同时要考三个学校,在最忙的那一天,早上要去中戏考试,下午要去北电考试,晚上要去中传考试……乘坐地铁成了必须要做的事。南锣鼓巷是地铁 6 号线的一站。要去往中国传媒大学,就必须先乘坐地铁 6 号线到达东四站,然后在东四站转乘 5 号线。接着,在国贸站转乘 1 号线。之后,1 号线还要转乘地上的轻轨八通线……
PS:觉得很晕的同学,在考试前一天自己亲自去走一遍路线。这样既能少走冤枉路,又能避免迟到。
时间:
提到过赶场的问题,这是较为幸运的情形。因为个人有自身的趣味,且没见过大世面,所以当时报考的专业数量有点多。在报考之前,自己给自画了好几张时间表,努力去避开那些会发生冲突考试的专业。然而,由于每个学校考试计划出台的速度有快有慢,且详细程度也各不相同,最初制定的计划表并不完备。所以,当所有考试时间都确定后,若发现有考试会冲突,那么每个人都需要做出选择。这个选择取决于个人的偏好。我当时的原则是,若北电与中戏考试时间冲突,就选择中戏;若中戏和中传考试时间冲突,就选择中戏;若中传和北电考试时间冲突,则根据初复试状况来决定……若同等级的考试时间相撞,就看专业,戏文专业优先。如果遇到中传戏文和北电戏文相撞这种令人无奈的情况,那我可能会根据心情抛个硬币之类的。
咳咳,不要像我这般不靠谱哦。对于这种关乎今后四年归宿的事情,应当慎重对待,并且要仔细地进行规划。
中传的手续费是分批交的。所以,通过初试之后,需要给交手续费留出一些时间。因为中传初试与中戏编导初试时间相撞,我差一点就想要放弃了。不过,还是坚持熬了下来,因为最后的结果告诉我,如果不去,将会是两手空空。
文艺编导考试【淘汰】:
第一试面试时被刷掉了。面试包含才艺表演和话题讨论这两项内容。流程是将八个考生分为一组进入屋内,面对三位老师。老师会让考生推选代表去抽取话题讨论的题目,我们当时抽到的题目是:清华毕业生月工资三千,其父亲对此感到不满,要求儿子换工作,但遭到儿子坚决反对,于是这位父亲称要与儿子断绝父子关系。
流程二的内容是逐一去阅读题目卡片并进行思考,同时在同一时间逐个开展才艺表演。
才艺表演结束后,大家围绕着三个老师围成了一个半圆,接着开始自由发言。其实不必担心能否抢到发言权,因为讲得最多的那个人不一定会入选。而一句话都没说的人,老师会在最后两分钟的时候插话,让他把自己的观点阐述一遍。
关键在于,你对这个题目是否有清晰的独家观点,是否能够将其准确表达出来,是否能让老师理解。
文艺编导考试的重点在于话题讨论,才艺表演只是在这个基础上的附加分。即便唱得很好,跳得很好,也不占优势。
电视编导考试【淘汰】:
这个考试不存在初复试之分。关于失败的原因,我至今仍无法确定。专业考试内容包含两项,其一为笔试,即撰写一篇关于新闻纪录片的节目评述;其二为面试,也就是进行话题讨论。
我之前未曾真正接触过电视节目评述。若有对考试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咨询党老师该如何练习。然而,我认为真正的问题在于面试方面。
同样是话题讨论,这次是一人拿着题卡,另一人进屋,独自面对中传和南广的两名老师。因此,或许称作话题阐述更为精确。面试前,八个人会成组被带进小黑屋,在里面思考刚刚抽到的考题,有纸笔可用,有二十多分钟的时间进行书面准备。
这种时候,要抓住机会就说。只要逻辑通顺,就尽量多说。
一般人通常是这样想的。而我这种与众不同的人,一进入考场,就把提前准备好的讲稿握在手中,那讲稿变得又湿又皱。接着我抛开纸笔,在开始讲的那一瞬间,大脑一片空白。说出来的东西比写出来的还要少,显得又乱又没有核心,被淘汰确实是很自然的事情吧。
PPS:这个专业是为了获得心理安慰而考的。我当时有这样的想法,或许任何一个专业都无法进入最后一试,要是回去的时候没有一点希望,那岂不是非常凄惨……
5 .戏剧影视文学系【通过】
中传的戏文系考试一共两场,面试在前,笔试在后。
面试流程为:首先在其中一个教室集合,接着两人一组前往考场外后场,之后一个一个走进考场,面对三位老师。内容方面,大致是询问你喜欢看的书、电影等,以及为什么要来考这个戏等,以唠嗑为主,气氛应是轻松愉快而非太过严肃压抑。即便老师问你考试能考到多少分,你也要淡定地将自己往高的方向(不要太离谱)提升。如果真的不幸考进了,那么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学习中,就得拼命去实现你夸下的海口。
笔试内容为一篇两千字左右的故事写作。中传考故事的方式是给你两大张白纸,让你依据黑板上简短的题目,在三个小时内写完故事。倘若平时训练到位,两个小时写出两千字通常是没有问题的。这样一来,就还剩下半个小时,你可以发呆、挠痒痒、喝水、上厕所……同时,你还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去解题和构思。
这半个小时是必要的。当你对着题目想出一个巧妙构思且热血沸腾时,写文章会特别带劲,甚至能文思泉涌。当你对着草稿纸半小时都无进展时,就该深呼吸、深呼吸、深呼吸。旁边的人刷刷刷写了大半面,前面的人哗哗哗翻着稿纸,这些都与你无关。写得快或许全是废话,翻稿纸或许是在发泄烦躁。自欺欺人无妨,你得相信自己,得抛开所有杂念,将注意力集中到考题上,而不是“这个题目好坑人”“旁边那个人肯定能过……”“哎呀……这是要被刷掉的节奏啊”……
姐在上戏时怀着这种心情,结果不幸被刷掉了。如果不怀着这样的心情,不一定就能通过;但要是怀着相反的心情,就一定通不过。
所有考试拼到最后,就是在比拼心态。我通过一个月的考试,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
我的戏剧故事不太好,所以压根儿就没考虑过能通过中传的考试。能给大家提供的考试秘诀就是,要发挥自身的长处,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我的道路就是,把故事写成和叙事散文差不多的样子……咳咳。有冒险精神的孩子可以尝试一下……咳咳。
中戏考经:
从自己居住和参观的经验来讲,胡同周边有几家酒店值得一提。其中一家是位于南锣鼓巷巷子口的星海琪假日酒店,其标间价格约为三百六,环境优良,服务周到,因此预订的人很多,通常很难排上队。还有一家是与星海琪在同一条线上,距离不到五百米的格林豪泰快捷酒店,据传闻也较为令人满意。PS:注意!!!不要选择百度地图推荐的红杉树快捷酒店。它的环境设施和基础配置很差劲,并且弥漫着一股羊膻味。它地处路边,每晚都有车子呼啸而过,导致地板会震动两下。有的房间窗户还没有锁,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千万不要入住。
看榜:中戏的考试流程显得最为随意。上一场考试之前会公布看榜时间。看榜有网站看榜和现场看榜这两种方式,因此要么携带一台电脑前往,要么辛苦些跑到学校里面去查看。
戏剧影视导演【淘汰】:
考试内容包含诗朗诵和集体小品。编导班的孩子们如果想报考这些内容,就需要去找党老师商量一下,然后蹭蹭播音班的课。这不是我擅长的领域,尽管之前进行了突击训练,但表演素质似乎不是通过突击就能提升的。总之,有意向的孩子们最好尽早做出决定。考试的目的似乎是要选择形体好的孩子,也要选择言行举止大方自然的孩子。所以还是那句话,只要做到表现自然,态度真诚就可以了。
电影电视系【淘汰】:
考试流程如下:现在一个排练教室集合。每个人填写一张单,单子上包含姓名等基本信息,以及看过的书、影视作品,对编导的定义,之前在学校里做过的类似工作等问题。接着,五个人一组拿着单子进入考场,面对五个老师。老师会先扫视一下单子,然后逐个进行考核。
我未曾说过要在考试时让神经紧绷,因为过度紧张不利于发挥。然而在这场考试里,不绷紧神经就只有被拉黑的可能性。这五位老师,有的表现得直白,有的表现得温和,但本质却惊人地相似。他们会向你询问一些与书和影视作品相关且具有专业性质的问题。其中最常问的是那些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细节,比如问你看过的某部电影里的某个情节你是否还记得,以及该如何理解等;还会问某某人为什么要那样做。接着,他们会像猎猫般紧紧盯着你,只要你的回答稍有不妥或者存在一个漏洞,就有可能遭到攻击。看过职来职往的孩子应该能明白那种感受。在这场考试中,你们是应聘的人,要时刻防备四面八方可能突然出现的明枪暗箭。不过,依我看,如果被党老师和王老师训练多了,那么紧绷着神经去应对也不会有很大的麻烦……嗯。
戏剧影视文学电视剧专业【通过】:
一试的考试内容包含一份满分为一百分的卷子。其中第一大题有二十道成语填空。第二大题是诗词赏析。第三大题为小文言文赏析,包括用标点断句以及例句翻译。第四大题是四百字的小议论文。
一试的卷子中,戏创和电创的题目相同,史论方向的题型也一致。其一个明显特点是偏向中国古代文学。因此,想考戏文的同学们务必好好学习课本上的文言文选段,打好中古文学基础,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最后的小议论文应是大多数人的强项。如果有人和我一样,天生不擅长写议论文,导致议论文的分数不理想,那么不必着急。考试时间有三个小时,足够你在草稿纸上写出一个完整的初稿或者好几个大纲。
我考试的那个教室,开考没多久,大概不到三十分钟吧,就有人交卷了。等到过了一个半小时的时候,教室里的人就变得很少了,只剩下三个人,分别是两个监考老师和我。我花费了整整两个小时来写一篇议论文,这篇议论文有四百字,并且还存在逻辑问题,不过最后还是通过了。
中戏的考试不允许使用修正带、透明胶等修正产品,大家要尽量一次写好,若写不好就只能小小地划掉一点以牺牲美观。中戏还要求学生不能在规定区域之外写有关自己信息的字句,草稿纸也不行。一旦被发现,就会被要求卷铺盖回家。
二试的卷子是一本八页稿纸的小作文本,它的封面有题目以及做题要求。在接下来的三个小时里,完全是在比拼写作能力。
不论是中传还是中戏的笔试,都要确保你们的手机处于完全关机状态。有一次在中传,大晚上我提前考完试出来,看到大楼前面有很多人,全是家长,正努力往外挤的时候,听到背后有个男生大声说:“你别这样!别打电话!我已经给你挂了,你还打!竟然打了五个!你不知道我在干什么吗?我在考试啊!你不知道这就是理由吗?”看那样子好像是因为电话震动频繁,接着就被赶出来了。当然没必要太敏感,不用像我这般,老师提醒第一次时我就关机;第二次时我开机,把模式调成静音后再关机;第三次时,我直接拔掉了电板。
三试面试时,一个人要面对五个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不是站着,而是坐着。这里的气氛比中传还要轻松愉快,完全是在侃大山的节奏。老师会问你喜不喜欢读书,读过哪些书等问题,同时也会把你的家底问一遍,比如你爸爸是做什么的,你妈妈是做什么的,你为什么这么大老远跑来读书,你妈妈有没有阻止你等等。
你需要打开话匣子,同时不能一个人不停地进行演讲。对于一些问题,只需稍微提及即可,而对于另一些问题,则可以讲述一些有趣的小段子。总之,依然是那几个字,要自然且坦诚。
戏文面试时充分体现了中戏注重中古文学基础的特点。几乎每个人都被问到是否喜欢看古典小说和戏曲剧本等。所以,准备考戏文的孩子们要记得把相关的、有名且易懂的书籍读起来。并且,有关的文学常识最好不要遗漏,不要犯说着“我爱看《桃花扇》”但喜欢的人物却是崔莺莺这种不可原谅的错误……
最后的啰嗦
孩纸们,信念很重要,选择也很重要。我们能够选择很多学校去参加考试,然而最好要清楚自己最想进入的是哪一所学校。并且要重点去研究这所学校这个专业考试的攻略。对于别的学校也不能敷衍了事,因为每个人都需要有一条后路。
再有,文化课是很重要的。看过招生简章的人都知道中戏的录取原则,尤其是对于要考戏文的孩子们来说,最后排名起决定作用的是文化课成绩。即便专业课考了最后一名,只要文化分足够好,依然能够进入中戏。而中传呢,它本来就是只录取一本生,非一本生不录取。
所以拿到合格证后,一定不能放松对文化课的学习!
最后预祝你们都能考上理想的学府,上心仪的专业啦!
大学有四年,它是人生中最为精华的四年。如果将这四年浪费在不喜欢、不享受的专业上,在个人看来,这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当然,除非你在上学的过程中,突然发现自己爱上了这个专业,那也会是一种令人非常羡慕的圆满。
本文来自作者[qulangwang]投稿,不代表趣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qulangwang.cn/life/202503-1479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趣浪号的签约作者“qulangwang”!
希望本篇文章《陈笑分享中戏中传艺考经验,助你顺利拿到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合格证》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趣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陈笑,宾果优秀毕业生(中戏电视剧创作专业、中传编导专业)各位师弟师妹们好,我是陈笑。这是篇分享我自己艺考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