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理论常识:
一、图样的表达方法
机件向投影面投影所得到的图形被称作视图。视图包含基本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和旋转视图这四种。
机件向基本投影面进行投影所得到的图形,被称作基本视图。其中包含了三个较为常用的基本视图,分别是:
1)主视图由前向后投影所得的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度和高度;
2)俯视图由上向下投影所得的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3)左视图由左向右投影所得的视图,反映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4)三个视图之间的投影规律为:
主视、俯视长对正(等长)
主视、左视高平齐(等高)
俯视、左视宽相等(等宽)
机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视图叫做局部视图。一般会在局部视图的上方标出视图的名称,比如“X 向”。同时,在相应的视图附近会用箭头指明投影方向,并且注上同样的字母。
旋转视图是这样一种视图:假想把机件的倾斜部分进行旋转,使其旋转到与某一选定的基本投影面平行的状态,然后再向该投影面进行投影,从而得到的视图。通常在旋转视图的上方会标出该视图的名称,即“X 向旋转”。
斜视图可用来表达机件上倾斜部分的实形。因此,其余部分不必全部画出,而是用波浪线断开。
剖视图是假想用剖切面剖开机件,把外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然后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而得到的图形。一般会在剖视图上方标上“X - X”向。
按剖切范围的大小、剖视可分为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视图。
全剖视图是用剖切面完全剖开机件所得到的视图。这种视图适用于内形较为复杂且外形比较简单的零件。
半剖视图:当机件存在对称平面时,在垂直于该对称平面的投影面上进行投影,所得到的图形,能够以对称中心线为界限,其中一半绘制成剖视图,另一半绘制成视图。这种图形常被用于表达内外形状都较为复杂的对称机件。
3)局部剖视图:用剖切面局部地剖开机件所得的剖视图。
7剖面图:用剖切面将机件的某处切断,仅画出的图形。
剖视图和剖面图存在区别。剖面图仅仅会画出机件上剖切处断面的投影。而剖视图则要求画出剖切后机件的投影。
局部放大图:把机件的某一部分结构,以比原图形更大的比例进行绘制的图形。
二、尺寸及公差
组合体由若干个基本几何体按照一定的位置和方式组合而成,其尺寸包含以下三种:
1)定形尺寸表示各基本几何体大小(长、宽、高)的尺寸。
定位尺寸能够表示出各个基本几何体之间在上下、左右、前后等方面的相对位置的尺寸。
3)总体尺寸表示组合体总长、总宽、总高的尺寸。
标注尺寸的起点被称作尺寸基准(简称基准)。平面图形的尺寸包含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这两个方向。所以也就有了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基准。
尺寸是用特定单位表示长度值的数字。它由数字和特定单位两部分构成。
基本尺寸是在设计时所给定的尺寸。它是一个具有标准性的尺寸。并且它是计算极限尺寸以及偏差的起始尺寸。
5实际尺寸通过测量所获得的尺寸。
6极限尺寸允许零件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称为极限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最大极限值;
最小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最小极限值。
某一尺寸(实际尺寸或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的代数差,若该尺寸为 7 尺寸偏差零件的尺寸,就被称为尺寸偏差(简称偏差)。
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去基本尺寸所得代数差称为上偏差。
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减去基本尺寸所得代数差称为下偏差。
上偏差和下偏差统称为极限偏差。
尺寸公差也被简称为公差。它指的是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公差的数值,一方面等于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的代数差的绝对值;另一方面,也等于上偏差与下偏差的代数差的绝对值。
尺寸公差带又称为公差带,它是由代表上偏差的直线和代表下偏差的直线所限定出来的一个区域。
三、配合与基准制
配合是指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它们的基本尺寸相同,而公差之间存在的关系。
- 过渡配合: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
间隙配合是具有间隙的配合,其中包括最小间隙为零的情况。这种配合的特点是孔的实际尺寸比轴的实际尺寸大,孔轴之间存在间隙。
过盈配合是具有过盈的配合,包括最小过盈为零的情况,这种配合被称为过盈配合。其特点在于,孔的实际尺寸比相配合轴的实际尺寸要小,孔与轴配合时存在过盈,而没有间隙。
过渡配合是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这种配合的特点在于,配合时可能有间隙,也可能有过盈。在这种情况下,轴和孔的公差带是相互交叠的。
2基准制国家标准规定有基孔制和基轴制。
基孔制是一种制度,这种制度是由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
基孔制的孔是配合的基准件,它被称作基准孔。基准孔的下偏差数值是零,其基本偏差的代号是“H”。
基轴制是一种制度,在这种制度中,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这种制度就被称为基轴制。
基轴制的轴是配合的基准件,被称作基准轴。基准轴的上偏差数值是零,其基本偏差的代号是“h”。
四、形状和位置公差
1形状误差是指被测实际要素对理想要素的变动量。
形状公差指的是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被允许的变动的全部数量。其中包含六项,分别是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
3位置误差是关联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变动量。
位置公差指的是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相对于基准所允许的变动的全部量。它包含八项,分别是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圆跳动、全跳动。
五、识读零件图的步骤
看标题栏,以确定看图纸版本与生产指令单规定版本是否一致。同时,了解零件的名称、材料以及绘图比例。
看各视图时,首先看主视图。然后围绕主视图,依据投影规律,对其它各视图的结构进行分析。按照“先大后小,先外后内,先粗后细”的顺序,有条理地进行识读。
看尺寸标注要从基准开始。要找出最能代表产品构形的特征视图。还要找出各组成部位的定形、定位尺寸。并且要掌握有标识的重点尺寸,比如尺寸前有“”或“*”的标识。
看技术要求。分析零件图上所标示的自由公差。分析零件图上所标示的配合。分析零件图上所标示的表面粗糙度。分析零件图上所标示的热处理。分析零件图上所标示的表面处理等技术要求。
机械制图基础常识
本文来自作者[qulangwang]投稿,不代表趣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qulangwang.cn/life/202503-1476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趣浪号的签约作者“qulangwang”!
希望本篇文章《机械制图理论常识:掌握视图表达方法与基本视图的投影规律》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趣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机械制图理论常识机械制图基础常识.docx,机械制图理论常识机械制图基础常识 机械制图理论常识 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