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中,人文常识是考察的热点。中国古代思想家及其思想在考试过程中时常会出现。其考察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考察思想家和其思想主张的对应情况;二是对不同思想家思想主张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三是把思想家的思想作为题干出现在哲学题目中进行考查。中公教育针对 2020 年事业单位考试的人文常识中中国古代重要思想家这部分内容,为大家进行了如下呈现,以此来助力大家在考试中取得成功。
1.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意味着将儒家学说确立为封建正统思想,其他学说都遭到了排斥。同时,大力推动儒家教育的发展,在中央兴办了太学,把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当作主要的教材。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从这之后,教育便被儒家所垄断。而思想上的统一,也维护了“大一统”的政治局面。
2.王充
王充是东汉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曾担任过州郡的小吏。他大部分时间都是以教学来维持生活。他著有《论衡》一书,这本书总计 85 篇(现今留存 84 篇),有 20 多万字。王充认为万物是由元气构成的,元气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他对天人感应说持反对态度,反对有神论,对古代的天道自然观进行了发展。
3.范缜
范缜,字子真,为南朝思想家。他于魏晋时期开始的无神论思想进行了发展,并且针对佛教以及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展开了尖锐的斗争。范缜清晰地阐释了人生富贵与贫贱所具有的偶然性,对佛教的因果报应学说予以反对。范缜创作了《神灭论》一书,在书中系统地阐述了无神论思想,提出人的精神与形体是相互统一的,有肉体才会有精神,当肉体死亡后,精神也会随之消逝,即“神即形也,形即神也”。形存在则神存在,形消亡则神消灭。《神灭论》将统治阶级利用佛教欺骗人民的事实予以揭露,它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珍贵遗产。
4.两宋理学
周敦颐是理学的开创者。程颐和程颢继承了他的思想,将“理”或“天理”当作哲学的最高范畴。他们认为理无处不在,不生不灭,既是世界的本源,也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在穷理的方法上,程颢主张“主静”,着重强调“正心诚意”;程颐主张“主敬”,着重强调“格物致知”。朱熹在人性论方面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并且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深入阐释,使其变得更加系统化。二程学说的出现,意味着宋代理学思想体系正式形成。在南宋时期,朱熹继承并发展了二程的思想,构建了一个完整且精致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
范缜著有《神灭论》一书,他在书中系统地阐述了无神论思想。他提出人的精神和形体是统一的,只有有了肉体才会有精神,当肉体死亡时,精神也会随之消失。即“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此观点属于何种类型呢?
A.主观唯心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答案】B。
本文来自作者[qulangwang]投稿,不代表趣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qulangwang.cn/life/202503-1469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趣浪号的签约作者“qulangwang”!
希望本篇文章《2020年事业单位考试人文常识:中国古代重要思想家及其思想解析》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趣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范缜著《神灭论》一书系统阐述了无神论思想,提出人的精神和形体是统一,有肉体才有精神,肉体死了精神也随之消失,“神即形也,形即神也。 周敦颐是理学的创始人,程颐、程颢继承了他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