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学家与经济学家视角:荒郊野外蛇咬死案的真相揭秘

假设一个人在荒郊野外被蛇咬死了,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普通人会说:

TA 出了这种意外,实在是运气不好。

犯罪学家会说:

TA 被蛇咬死的证据是什么?

法医进行解剖验尸。经检验发现,死者的血液中不存在毒素。并且,死者虽然确实被蛇咬过,然而其死因却是心脏病发作。基于此,我们可以对该案件进行结案处理。

这时,经济学家登场了,却说:

统计数据表明,在这一带未曾有过任何人遭到蛇攻击的情况。因为在最近的 5 年内,蛇胆价格极高,所以进行了大规模的捕蛇行动,导致这一带的蛇已经消失不见。只要附近出现一条蛇,很快就会被人抓住。而要在闹市区大街上出现一条蛇并且吓死一个人,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经济学的供需分析加上成本收益解释,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假设:

有人故意带一条蛇去吓死另一个人?

是的,这也许是一起谋杀案。

一切看似平常的生活里,总有一些你意想不到的反常:

小到为什么星巴克里只卖依云?

为什么可乐多年来一直不涨价?

大到为什么宗教要设置很多禁忌?

为什么允许堕胎会降低犯罪率?

这些事件看似毫无关联,背后有着匪夷所思的反常识现象,而这些现象都有着共通的原理,那就是经济学。

为何有些恶劣的行为看上去完全没有良心,然而结果却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何众多的制度看上去极为完美,可最后却遭遇了彻底的失败?

究其原因,在一个共同的框架之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思和打算。并且,总有人能够找到其中的漏洞,从而致使系统瓦解。

许多人不理解为什么社会总有这样、那样的不公平?

这是因为,他们理想中的社会是由伦理道德为基础来运行的。

而现实是,这当然不可能。

经济学有一点很迷人,它研究理性的人如何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尤其是在其他人也想要的情况下。同时,它还研究在表面的道德和法治之下,这个社会实际的运行方式。

经济学有这样一个地方,既阴暗又诡异,还反常识,它是一套观心术。本文为您整理了一些现象,这些现象看似随意且浅显,然而内涵却很丰富,它们都属于经济学范畴。

从经济学的角度,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消费:

购物车的大小与房子的大小相关,储物柜和冰箱越大,人们的购买欲就越强,进而浪费也就越多。若想省钱,那就购买小号的家具吧。

你挑选的那一串彩票数字,和你随意买的 66666666 ,它们的中奖率是相同的。你精心挑选的彩票数字,其中奖率与你瞎买的 66666666 的中奖率并无差别。你所精心挑选的那串彩票数字,和你瞎买的 66666666 ,在中奖率方面是一样的。

当某种资源的使用效率提升时,人们对该资源的需求也跟着提升。细细思量,这确实是一件很荒诞的事情。

你换了一辆小排量的汽车,它的油耗比上一辆车低了许多。依据常识,你每月在汽油方面的花费应该减少,对吧?然而实际情况是,你所支付的油费或许比之前还要多,这是因为油耗降低了,所以你用车的频率变高了,每月驾驶的总时间也变长了。

从经济学的角度,我们也可以看透商家的小花招:

1、为什么大型促销都放在年末?

因为在冬季用户购物,顾客的平均交易金额高于其他季节。

羽绒服是大件,厚外套也是大件。羽绒服比夏天的 T 恤贵多了,厚外套也比夏天的 T 恤贵多了。羽绒服比夏天的短裤贵多了,厚外套也比夏天的短裤贵多了。这些大件的销售额有保障。

2、为什么大型促销经常在月中?

此时大多数人恰好刚发完工资,所以手头有了闲钱能够进行购物消费。而到了月底,钱都被花光了,那又用什么来进行剁手的行为呢?

3、为什么很多商品的包装都那么夸张?

当你透彻了解一类商品的信息的时候,你会倾向于务实的选择。

但是,一旦你不了解这个品类的商品时,就会趋向于相信品牌。

这个时候,品牌周边的装饰和包装,能够对人们的信心起到很大的补充作用,也能给予很大的支持。

大品牌的商品不会随便装在一个塑料袋里。浮夸的盒子能给人带来放心的感觉。

为什么星巴克只售卖价格昂贵的依云矿泉水呢?而不是那些价格相对较为低廉的矿泉水呢?

依云即便永远无人购买,也会一直放在那里。因为它有衬托的作用,其目的是让新顾客觉得星巴克咖啡的价格并非过于高昂。相比购买如此昂贵的矿泉水,购买咖啡更为划算。

依云水实际上是帮顾客衡量性价比的好搭档。

5、为什么一进超市就不知不觉买了一大堆东西?

可能是店面高超的布局蛊惑了你。

一家高明的超市会进行出入的分门别类,即右边进入左边出去。因为人群中大多数人习惯使用右手,所以这样的分布结构能够便于人们从货架上拿取物品。

入口处的装修色调比较冷且令人愉悦,这种色调会让人们的步幅变慢。当大多数顾客下意识地开始放慢脚步时,要是一个人走得太快,就会显得与周围环境很不协调。

货架上,在成年人平均身高的位置处摆放着高利润的商品,同时在儿童的水平视距位置上摆放着零食和甜品。

超市里,生活常用商品中最常用的那些往往位于店内的最深处。这样的设置是为了引导你在寻找这些商品的过程中,能够逛完整间店。

舒缓的音乐能够延长顾客的逗留时间,明亮的装修也能延长顾客的逗留时间,而顾客逗留时间延长就意味着会有更高的销售额。因此,那些想认真做生意的商家,千万不要在店里播放动次打次那样的快节奏音乐。

还有,当人们看到诸如“限时抢购”“每人限买三个”这样的文字时,他们的双手是否会不由自主地躁动呢?

人类在千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产生了一种天性,这种天性会让人们储藏那些被限制供应的食物,在秋冬季节能给人带来一种奇妙的生理满足感,“限时抢购”这种方式会更加刺激人体内多巴胺的分泌,即使是再聪明的人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激素。

6、每次逛超市,你最冷酷高效决绝的方式就是:

列一张购物单,只买单子上的商品;

根据设计和布局,在边边角角的货架找性价比最高的货物;

不要去看那些非常醒目的“限时抢购”大字。要明白你囤积的那些东西是根本用不完的。

推车时要保持速度均衡,不能碰在收银台排队时手边的那些东西,因为它们是全超市利润最高的。

即使你十分冷酷,或许也难以逃脱最终的结果。然而,商家会考虑到人性中那些各种稀奇古怪的心理癖好,进而设计出各式各样奇特的商品,以满足大家无穷无尽的需求。

有些奢侈品商家会给某些妻子提供一种能够发泄愤怒的报复性产品,比如价值几十万元的皮大衣。

从经济学的角度,我们也可以理解一些看似矛盾的社会现象:

7、为什么很多宗教都有各种各样的禁忌?

为什么不能喝酒呢?为什么要保持饮食洁净呢?为什么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呢?为什么要把头发剃光呢?

经济学家认为,一是一部分信众,会因为意志不坚定退出了。

这些人会更留恋世俗,就算进了教门,也不会为宗教付出太多;

一是留下的这部分人,他们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宗教方面。二是这种情况会提升宗教的影响力。三是每位教众都会从这当中获得益处。

8、为什么一些看似有害的事情反而起到了正面效果?

清朝野史有这样的记载:在某个地方发生了饥荒。朝廷开办了粥厂来进行赈灾。大臣和珅前往视察粥厂。他随手抓起一把沙土,然后将其洒在了粥里。众人对此感到十分不解。

和珅解释,真正的灾民处于饥饿状态,他们不会在意粥里有沙子。只有让想占便宜的人放弃,才能让最困难的人存活下来。

经济学家茅于轼当年提议取消政府廉租房中的独立厕所,将其改为公共厕所,这一举措遭到了广泛的讨伐。

道理相同,真正有需求的人不会在意没有独立洗手间,而对住房需求不那么强烈的人就会重新考量利弊了。

这个举措旨在避免存在这样的情况:有些人自身已有房屋,却依然去抢占公众资源,接着将其转租以获取利益,致使国家给予弱势群体的帮助最终却变成了某些人的福利。

9、为什么鼓励措施会把事情弄得更糟糕?

很多人存在这样的疑惑,为何如今血液资源如此稀缺,同时政府在提倡无偿献血,而不是给予一些现金作为奖励呢?

20 世纪 70 年代,研究者们发现了道德动机与经济动机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 研究者们在 20 世纪 70 年代发现了道德动机和经济动机之间的关联。 20 世纪 70 年代,研究者们找到了道德动机与经济动机之间的关系。 20 世纪 70 年代,研究者们察觉到了道德动机和经济动机之间的关系。

他们发现,当人们因献血而获得一笔奖金时,捐赠行为会减少;并且这笔奖金是一小笔。所以,捐赠行为反而大大减少了。

为什么?因为这笔奖金让献血从一种高尚的道德慈善行为转变为了一种赚取小钱的生财途径。一旦与奖励相联系,献血就变成了一个经济交易。做事的人会下意识地开始衡量投入产出的物质性价比。人们显然不会因为那笔小额奖金而去献血,因为这点蝇头小利实在是太不值得了。

但如果给献血者比较高额的回报呢?

很多人会报名献血,还有人甚至会偷血,他们会用猪血冒充人血,或者伪造身份来规避医院规定的献血限额,想尽各种办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有价值的事物容易引发人们欺骗的动机,而无法从中牟利的无偿捐献则是有效的。

美国经济学家史蒂芬·列维特在其著作《魔鬼经济学》中发现了许多有意思的现象,这些现象尽管表面看起来毫无关联,但内在却存在因果联系。

10、允许堕胎降低了犯罪率?

纽约的凶杀案自 1990 年起大幅下降。其根本原因在于,1973 年美国联邦法院赋予了妇女堕胎权。该法案颁布之后,有成千上万的女性前往医院实施堕胎手术。这些女性大多是贫穷的、未婚的或者是未成年的。

事实表明,不是所有的孩子一出生就是平等的,他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前者成为罪犯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后者。

这个法案颁布后,很多原本极有可能成为罪犯的孩子没有出生。之后,过了一代人的时间,犯罪率开始下滑。

11、不休假银行职员……有点可疑?

经济学家发现,若某个银行职员长时间不休假,就有很大可能性侵吞了公家的资产。

为什么呢?因为 TA 需要同时记录两笔账呀。要是找一个人来替 TA 干活,那么 TA 的罪行就有很大可能会被揭露出来。

12、为什么我们会做一些明明对我们有害的事情?

在鸟类当中,一般来讲,尾巴比较大的雄性、鸟喙比较大的雄性以及羽毛比较鲜艳的雄性,会更受雌性的喜爱。可是奇怪的是,实际上这些因素对于鸟类而言是有害的,并且存在着风险,这使得它们被吃掉的可能性大幅度提升,反而成为了一个不小的负担。

它们喜欢这种特征,在求偶时还将其引以为傲,这是很奇怪的。

这种累赘所带来的危险恰恰释放了一个信号,那就是:我拥有这个累赘却依然能够存活下来,由此可以看出我的能力是多么强大!

这就是经济学中不完全信息博弈里的信号释放模型。

人类也一样。为什么受过正统教育的贵族总是喜欢穿白色?

盖茨比暴富以后也要附庸风雅地向白色靠拢。

白色具有纯洁、正义和高贵的象征意义。在西方着装礼仪里,最高规格的 dress code 被称作 White Tie。男士必须穿着白色衬衫,还要穿上白色马甲,并且佩戴白色领结。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白色具有不耐脏的特性,在洗涤和保存过程中容易发生变色情况,这会导致衣服的寿命较短。如果经常穿着白色衣服,那就意味着你需要拥有很多件,或者对衣服的寿命根本不在意,这也就表明你并不在意金钱,具备贵气。

你以为你所以为的世界就是你所以为的吗?当然不。

经济学得出的结论重点不在于其对错与否,而是在于能够发现事物所具有的合理性,并且通过这种发现来增加对事物的理解以及对其发展的预判。

教师可能会撒谎,记者也可能会撒谎,宗教领袖同样可能会撒谎;警察会撒谎,政客会撒谎,甚至你的亲人也会撒谎;然而数字是不会撒谎的。

生活中尽管充斥着种种匪夷所思,却并非深不可测。

只要用一种新的角度来观察,它甚至比我们所想的更加有趣。

好消息

本文来自作者[qulangwang]投稿,不代表趣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qulangwang.cn/life/202503-14569.html

(35)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qulangwang
    qulangwang 2025年03月06日

    我是趣浪号的签约作者“qulangwang”!

  • qulangwang
    qulangwang 2025年03月06日

    希望本篇文章《犯罪学家与经济学家视角:荒郊野外蛇咬死案的真相揭秘》能对你有所帮助!

  • qulangwang
    qulangwang 2025年03月06日

    本站[趣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 qulangwang
    qulangwang 2025年03月06日

    本文概览:假设一个人在荒郊野外被蛇咬死了,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这就是经济学迷人的一点,它研究理性的人会怎样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尤其是当其他人也想要的时候?...

    联系我们

    邮件:趣浪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