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播报
编辑
托马斯·潘恩出版的《常识》英文版为宣传小册子。当时英国与殖民地关系紧张,北美人民反英斗争蓬勃开展。潘恩迅速投身于政治斗争。然而,人们的君主制观念较为顽固,即便像华盛顿、富兰克林、亚当斯这些独立战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也未明确提出独立。
1775 年 4 月 19 日莱克星敦和康柯德发生战斗。之后,潘恩得出结论,这次起义的目的,一方面是反对不公正的税制,另一方面是支持全面独立。
潘恩的《常识》比任何一个出版物都更有能力说服当时的公众舆论,让北美从不列颠独立出来。它还被誉为是《独立宣言》的精髓。
内容简介播报
编辑
第一章主要讨论的内容为政权的起源以及其目的。因为个人能力存在不足,所以需要政府来提供安全和自由的保障。由此可知,安全是政府的目的,也是政府存在的意义所在。同时,这样的政府必须要保障公民的自由。然而,很可惜的是,英国的政体无法达到这一要求。英国政体呈现出带有共和性质的君主制形态。对于北美大陆来说,君主制的危害更为强烈和明显。潘恩通过带有宗教色彩的讲述,表明君主并非天然正义,甚至是有害的。世袭制限制了后代的选择权利。在他看来,君主制以及世袭制只会带来暴政和压迫。
在第三章里,潘恩对北美的形势进行了仔细分析。他指出了现存的两种观点,一种是与英国分离,另一种是与英国和解。他认为,指望与英国和解只会让北美持续遭受压迫,因为英国不会真心维护北美利益,而是基于自身私利来实施统治。如此一来,北美就不会有能真正保护自己的政权,也不会有可以自由发展的贸易。并且,现在为了反抗英国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如果仅仅是为了推翻某个法案,甚至是推翻议会,那么这样做所付出的代价似乎过高了。潘恩认为,这些代价已经足够让他们获得完全的独立。显然,独立会使北美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接下来,潘恩对北美大陆实现独立所具备的条件进行了分析。在军事方面,北美拥有足够的物质条件,可以装备一支强大的陆军和海军。而英国若要具备同等能力,就需要花费更大的代价,因为英国需要进口相关物资,所以成本很高。英国需要在全世界范围驻扎军队且处于侵略方地位,这让英国处于劣势,而北美只需配备少量军队就能应对英国攻击。北美处于国家早期,有很大发展空间,所以能先建立政体再选出统治者,从而有效防止专制,保护公众权利。
因此,潘恩论证现在是实现独立的绝佳时机。他主张通过民主议会的方式来实现独立,反对暴动或人民起义。然而,现实状况表明,这三种方式需要结合起来。通过集会能够确立独立的地位和指导原则,通过军事斗争则可应对英国的压迫,让这些原则变为现实。
这本书在北美受到广泛传阅,产生了很大影响,这让潘恩成为了美国的重要人物。 这本书在北美被人们大量传阅,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从而使潘恩成为了美国的重要人物。 这本书在北美被广泛地传阅,引发了巨大的影响,这使得潘恩成为了美国的重要人物。
图书目录播报
编辑
一 政权的起源和目的,兼论英国政体
二 论君主政体和世袭制
三 我看北美目前的形势
四 北美目前的能力,附带谈一些杂感
五 附记
附录:
“世界公民”潘恩
潘恩与三大革命
北美的危机
自由之树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作者简介播报
编辑
潘恩
托马斯·潘恩出生在英格兰诺福克郡,他的身份是一个裁缝。他曾上过几年学,做过学徒、鞋匠、英语教师和收税官等工作。在富兰克林的帮助下,他抵达了北美大陆,并投身于争取北美独立的事业中。1776 年,他以“一个英国人”的名义发表了《常识》,这本书成为了北美人民明确的战斗纲领。随后,《常识》的内容被吸收为《独立宣言》的精华。潘恩除了参与起草《常识》外,还应邀参加了《人权宣言》的起草工作。他出版过具有极大启蒙意义的《人的权利》《土地正义论》《理性时代》等著作。晚年他回到了美国。潘恩一生都在与独夫民贼以及君主制等强大的“传统”进行战斗,并且终身都在宣扬激进的民主共和思想。这些思想至今仍闪耀着穿透历史迷雾的耀眼光芒。
淮南产出的是橘子,淮北长出的是枳。这是由于物候、水土、秉性、形势等因素导致的。对于人的社会实践而言,人权就如同这个橘子一样,不能随意想象它放在哪里就会怎样生长。那些期盼在人权问题上找到根本解决办法的想法,尽管十分崇高且悲壮,但实际上是难以实现的。只有那些始终保持思想敏锐活力的人,才有可能在人权问题的探索中走得更长远、更深入、更根本。
潘恩无疑是这样一个人。他的著作都极具针对性。他的时文色彩,虽对他的思想有一定局限,但在人权探讨方面,却成为他独特的资源,让他能随时站在政治活动的具体形势前,考量自己的思想。潘恩一生历经沧桑,满身血迹。他著作中的每一个字都如同战斗的箭簇与号角。与那些脱离现实的思想不同,潘恩是在现实中展开和推动思想的,然后又用思想去改造现实。潘恩或许带有空想色彩,但绝不是一个空谈家。潘恩对政治的见解,成为美国独立后的立国根基;他对革命的认识,在二百年后成为那场革命的历史注解。潘恩就像安泰俄斯一样,大地给了他不断再生的力量。
作品影响播报
编辑
《常识》的英文版仅有 50 多页,是个宣传小册子。它出版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对美国独立战争产生了影响,塑造了美国精神;二是促进了法国、英国的民主事业;三是为新闻传播业的发展以及自由思想的基础奠定贡献了力量。
第一,美国独立战争最初并非目标明确的战争。华盛顿等人对正常战争的合法性存在犹豫。潘恩的《常识》率先喊出了美国独立的声音。美国学者伯纳德·施瓦茨在其著《美国法律史》中提到,在美国独立战争前,伦敦方面是愿意做出一些让步的,比如放弃强行征税的做法,像取消印花税法等。然而,对于殖民地的立法权,这属于宪法权利的一部分,伦敦却不愿意放弃。因此,仅仅看到北美独立战争是为了争取经济权利而战,这显然是片面的。或许更符合历史的情况是,北美人民当时非常渴求全面的民主。潘恩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并且勇敢地率先喊出了独立的声音。这就是常识能够成为畅销书的原因。其次,《常识》所呼唤出的那种独立的声音,为美国精神日后的发展扫除了障碍。在潘恩不断灌输的美利坚建国“没有先例”的思想的刺激下,“五月花号”的后人表现得十分果敢,他们就像赤脚的人不怕穿鞋的一样,比欧洲任何一个民族都更有勇气。潘恩的文字不仅服务于独立战争,更重要的是,它们“塑造了美国公民”。
第二,自由思想得到倡导,独立精神被追求并广泛传播,这给人带来了思想的启迪。它唤醒了人们心底对民主的追求。后来,潘恩前往法国,热情地赞颂大革命,还参与了人权宣言和宪法的制定。在英国,他也曾从事过革命活动等。这些都对法国和英国的民主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之时,各国资产阶级革命逐步推进之际,自由的思想开始迈出扩张的步伐,新闻传播业伴随小册子的发行日益发展壮大,自由思想逐渐在新闻传播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常识》作为第一部著作,自然发挥了重要作用。
1776 年 8 月,潘恩参加了军队。在军旅生涯中,他创作了一系列战斗性很强的文章。尤其是在华盛顿败走长岛的时候,他写的《危机》鼓舞了军队的士气。法国大革命时期,他撰写了《人权论》,此作品引起了轰动。次年,他又发表了《人权论》的续篇。1802 年,潘恩因为反对私有制,遭到了美国当局的冷遇,在穷困潦倒中度过了自己的余生。1809 年 6 月 8 日,他在纽约病逝。
相关作品播报
编辑
《常识》以及《林中居民的信札》在北美独立战争时期属于启蒙著作。它们集中地对英国君主制的专横腐败进行了批判。同时提出北美殖民地应该脱离宗主国,以获得独立自由。这两部著作成为了北美革命的思想武器。《论人权》对柏克攻击法国大革命进行了批判,将《人权宣言》中的天赋人权思想集中进行了阐述:它批判封建等级制以及君主政体,提倡和赞扬代议制与共和政体,着重强调了理性在政体当中所起的作用。《理性时代》这部著作是用来阐述宗教思想的。作者持有信教自由的主张,倡议废除国教,并且把《圣经》内容所存在的自相矛盾与荒诞之处给揭露了出来。
朱学勤的话是正确的。他(潘恩)拥有《常识》,对那时的政治传统进行了反抗;他拥有《人权论》,对社会传统进行了反抗;他拥有《土地正义论》,所反抗的是经济传统;最后他拥有《理性时代》,对宗教传统进行了反抗。
作品评价播报
编辑
常识
本书对英国政体的批判有其合理性,但给人留下的印象较为偏激,有些言过其实。革命与政治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潘恩所处的那个时代,英国尚未进行后世所见到的议会改革,所以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潘恩的批判显得对英国政府有失偏颇。
对于社会与政府关系的论述非常出色,即便在今天阅读,也会觉得其观点极为正确。读完之后,心中或许会产生落差,因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之间总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潘恩为宣传英国改革政体的不合理与绝对自由,采用了较为激进的话语去煽动民众。
潘恩的文字较为通俗,这是能够引发北美殖民地人民产生共鸣的一个关键因素。潘恩的思想能够追溯到古罗马法以及古希腊民主政体,它属于一种继承与延伸的表现。
《常识》向北美殖民地人民告知了一个最为简单的道理,那就是北美应当从英国中独立出来。潘恩在这本书里首次清晰地提出,英国属于欧洲,而北美则属于它自身。
《常识》所主张的北美独立,在如今看来是一个理所当然的事实。然而在潘恩所处的年代,那简直就是一次令人警醒、极具震撼力的呼喊。
常识在所有的识见里最为珍贵。常识是在大多数人怯懦到不敢说的时候说出真相。常识也是在大多数人困惑而不明白的时候说出真相。人类在很多时刻,因为种种偏见的限制,已经把认识对象进行了意识形态化。教科书给定的认知模式属于欺骗性质的言说,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从来如此”这种观念,成为人们判断是非真伪的潜在依据,并且成为难以逾越的智障。常识的伟大之处在于能告诉世人:皇帝并没有穿着衣服。潘恩的《常识》之所以能成为影响美国人的优秀读本,是因为他所说的常识能让人们蓦然惊醒,意识到原来是这样的。
本文来自作者[qulangwang]投稿,不代表趣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qulangwang.cn/life/202503-1443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趣浪号的签约作者“qulangwang”!
希望本篇文章《托马斯·潘恩常识出版背景及其对美国独立运动的影响》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趣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常识》是托马斯·潘恩于1776年1月10日以“一个英国人”的署名发表的一部宣传小册子。本书主要介绍了一些当时社会上的常识,揭露和批判了英国的黑暗与压迫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