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现代教育报”即可关注我们
劳动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一方面能够传授给学生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能让学生通过实践体会到劳动的乐趣。不同国家对于劳动教育理念的理解和侧重各有不同,他们对于劳动教育持怎样的看法呢?又给劳动教育赋予了哪些多样的内涵呢?让我们来瞧瞧,这些国家的亮点以及特色。
美国:特色生计教育,认识劳动价值
美国社会的劳动教育以生计教育为特色,其开展方式主要是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校内劳动教育主要通过开设生产、劳动等内容的必修课程来进行,这体现了生计教育的基本主张。其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生计课程的学习,去了解和接触社会中各种各样的职业,以此来保证每个人都能够依据自身的兴趣、资质和特长,学习到一种或多种职业技能,并且得到一定的锻炼。
具体而言,美国的生计教育课程主要能分成三个阶段。其一为职业了解阶段,是针对 1 至 6 年级的学生开设相关课程的。此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职业认识”。学校借助单元教学这种方式,来培育学生的职业意识以及自我意识,提升他们对职业的认知。其二是职业探索阶段,主要是针对 7 至 10 年级的学生开展课程教学。在这个阶段,学生通过学习职业探索等知识内容。他们熟悉了职业的分类和“职业群”。并且开始在职业群中做出尝试性的选择。第三个职业抉择阶段是面向 10 至 12 年级学生的。在这个阶段,学生将在他所选择的某些职业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同时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二个职业探索阶段,学校为让学生对职业有充分认识和了解,一般会邀请专家进行指导。这些专家会用科学方法,把 2 万多个社会职业分成 15 个职业群。这样能让每一名学生集中了解自己最感兴趣的职业群,并对选定的职业做深入探究。还可以通过参观访问劳动现场、实际劳动操作等形式来获取经验与教训。
在校外,劳动教育体现在家务劳动方面。美国一项针对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调查报告表明,6 岁孩子中有 65%在家做家务劳动,他们每天在家务劳动上平均花费 30 分钟;11 岁时,90%的孩子开展家务劳动,每天平均花费 50 分钟。同时,家长通过劳动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价值。树立“要花钱自己挣”的劳动理念,以培养独立人格。所以,美国的青少年,不论其家庭有多富有,都会通过给父母或邻居剪草、送报等方式来赚取零用钱。
德国:强调生活教育,体会劳动意义
德国非常注重基础教育中的劳动教育,把它当作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在基础教育的整个过程中都有所体现。
德国的劳动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重视家政课的教学实践,将教会学生如何生活作为劳动教育的基础和目标。学生一方面要学习和掌握烹饪、清扫等劳动技能,以服务于家庭生活;另一方面要学习家庭美德、理财、营养知识等常识,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德国劳动教育除了要让学生知晓人类生活中的技能和知识,还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去学习以及知晓现代生产活动的过程,同时让他们明白劳动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以及劳动与社会关系。
同时,为使劳动教育能得到学校及家庭的重视,德国借助法律来提供保障。德国法律中有明确规定,在 6 到 10 岁这个年龄段,学生需帮助父母洗碗、扫地以及买东西;10 到 14 岁时,要剪草坪、洗碗、扫地以及给全家人擦鞋;14 到 16 岁,学生要洗汽车、整理花园等。父母对于不愿意做家务的孩子,有权向法院申诉。这样做是希望法院能够督促孩子履行做家务的义务。
德国人认为,实施劳动教育并非是为了让学生将来能够从事某项技术或学到某项技艺。而是要让学生具备基本的生活素养,从而能够成为一个正常的社会成员。
本文来自作者[qulangwang]投稿,不代表趣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qulangwang.cn/life/202503-1439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趣浪号的签约作者“qulangwang”!
希望本篇文章《探索各国劳动教育特色:美国生计教育如何帮助学生认识劳动价值》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趣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在国外,这项教育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