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季安全常识
煤火取暖需防煤气中毒。出现煤气中毒事故主要有以下原因:其一,使用不合格的炉具来取暖;其二,烟筒出现老化并漏气;其三,使用炉具的方式不当。在使用炉具(包含土暖气)时,要对其是否完好进行检查,要是有破损、锈蚀或者漏气的情况,就得及时更换。还要检查烟道是否畅通,看是否有堵塞物。烟筒接口需顺茬进行连接;要及时安装风斗;需经常对烟道和风斗进行检查;加添煤炭后要立刻盖好炉盖;睡觉前一定要检查炉火是否封好以及风门是否打开。此外,严禁使用酒精、煤油、汽油来点燃炉子。
4. 若电热毯有破损,切不可随意进行拆修,而应请专业人员来修理。
电暖器等大功率用电设备使用时需注意安全。使用前要先计算电器同时开启时的总功率,看是否超出。若强行使用,会导致跳闸以及保险丝熔断。使用电器前,应认真检查用电设备、电路、电源开关和插座是否完好且可靠。若发现隐患,要及时找专业人士进行排除。
二)冬季安全驾驶注意事项
驾驶员要高度重视冬季特殊天气下的行车安全,并且提高安全行车意识。在出车时,要集中精力,控制车速,规范驾驶。在起步、停车、掉头、转向、变更车道、会车等情况下,要能够预见性地处理打滑、侧滑、跑偏、行人及非机动车横穿等突发事件。在冰雪天气下,严禁进行坡道起步练习。
出车前,驾驶员必须认真检查车上的安全设备。其中,转向要齐全有效,制动要齐全有效,灯光要齐全有效,仪表要齐全有效,喇叭要齐全有效,雨刮器要齐全有效等。雾天出车时,应将风窗玻璃擦干净,将车灯玻璃擦干净。并且要按规定打开防雾灯,打开近光灯,打开前后小灯,打开示宽灯,打开尾灯。通过这些操作,充分利用灯光来提高能见度,以便看清前方道路、车辆及行人的动态。
冬日雪后路滑,驾车时需注意车速平稳且操作均匀。猛加速、急刹车、突然转向等行为都是雪地行车的大忌。驾车时要平稳驾驶,行进中平稳加速,保持中低速行驶。
起步和加速时要缓加油。加油需轻且缓,这样能防止轮胎出现打滑和侧滑的情况。因为加油过急的话,会让车辆的驱动力大于路面的附着力,从而导致驱动轮空转以及车辆横向偏移。因此,一定要控制好油门,让驱动力小于路面的附着力,如此才能避免或减少打滑、侧滑现象的发生。
减速时要充分借助发动机的阻力来实现减速。具体来说,就是在不脱挡且不踏下离合器的情况下,迅速放开油门,让发动机转速立刻下降,从而迫使驱动轮转速降低,以此达到使车辆减速的目的。倘若需要使用制动器停车,应当先通过引擎制动将车速降低,然后再轻轻踩下制动器。在冰雪路面上,绝对不能采取紧急制动,因为这样做会引发车辆的侧滑。没有配备 ABS 的车尤其需要留意避免出现侧滑的情况。在停车时,应尽量挑选没有冰雪的空旷场地,将手刹拉紧并挂挡,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用东西垫住车轮。
三)冬季安全开车注意事项
做好出行前的准备。冬季霜多、雾多、雨雪多且气温低,环境复杂,这对行车安全有较大影响。驾驶人员应提高对冬季安全驾驶的认识,加强对冬季驾驶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做到防冻、防滑、防事故,掌握处理冬季驾驶过程中常见问题的方法。切忌在冬季仍按照其他季节的驾驶习惯行车。
车辆换季保养时,需要做好车辆的换季保养工作。要对车辆的制动部件、转向部件、行驶系部件以及气路管道、水路管道、油路管道等各部件进行全面的检查保养。同时,要为车辆装备必要的防冻装置,并且按照规定添加机油和齿轮油。
车辆在日常维护时,有可能往防冻液中加入过普通水,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更换防冻液。如果冷却液不足,需要将其补足,不然会导致发动机水温过高,进而造成发动机机件的损坏。更换防冻液需严格依照产品使用方法进行操作。关键在于要留意尽可能将水放干净,尽可能把气排完,避免产生“气阻”,要尽可能加足。等发动车辆运转一会儿后观察情况,再适量补足。需做到经常检查,经常补充。
汽车的蓄电池大多为铅酸电池。在严寒环境中,它往往会因受冻而降低功效。可采取适当措施,一方面为蓄电池保暖,另一方面为其充电。
注意检查轮胎。冬季气温寒冷,橡胶在低温环境中会相对变硬变脆。所以气压合适与否会直接影响轮胎寿命和行车安全。气压低会使轮胎壁折曲度增大,且低温易使胎壁橡胶断裂;气压高会使轮胎抓地力降低。要留意检查各个轮胎的充气是否均衡。还可以考虑在冬季把车辆轮胎换成冬季轮胎。
冰雪天气时,要在出行前安好防滑链。不要等遇到冰雪路面后才安装,因为临时停车安装防滑链比提前安装更麻烦,且不利于安全。在安装、拆卸防滑链之前,需将车辆停放在安全地带。若在繁忙的路上,还需设置必要的交通警示标志。安装防滑链后,行驶速度一般不要超过 50 千米/小时。同时,要注意尽可能避免突然加速或减速。此外,还可以考虑携带铁锹、铁镐等防滑工具。
四)冬季安全手抄报内容
1、下雪天要多穿衣服,留意保暖。
上、放学路上要靠右行走。雪天路滑,行走时要留意,要谨慎。不要在途中追逐打闹。
冬季天气干燥,物品容易躁动。同时天气寒冷,仿佛刺骨一般。在家庭中,取暖的需求增加,家用电器的使用也愈发频繁。然而,火灾隐患绝不能被忽视。只要稍微不小心,就极容易引发火灾。
不带火种进入校园,火种如火柴、打火机等;不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校园,物品如烟花、爆竹等。
实验课若需使用酒精灯以及一些易燃的化学药品,需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同时,要严格依照操作要求去做,并且要时刻保持小心谨慎,务必严防用火危险的发生。
五)冬季安全用气十个注意事项
1、注意室内通风。
冬季使用燃气时间较长,容易导致室内氧气不够。所以应及时把门窗打开进行通风。尤其是使用燃气热水器的用户,一定要确保室内通风良好,让室内空气能够流通起来,增加室内空气的补给,防止因缺氧而引发人员伤害事故。有燃气的厨房,绝对不能让人们居住在里面。
2、注意检查胶管。
胶管长期使用的话,是容易出现老化现象的,也容易出现龟裂情况,还容易发生曲折状况或者遭到损坏。所以应当经常对胶管进行检查,并且要及时进行更换,以此来防止天然气出现漏气的情况。
3、注意点火和关火。
使用电子灶点火时,要先确认火点着了,然后再离开,以防跑气。使用人工点火灶,必须做到“火等气”,绝对不能“气等火”。如果一次没有点着,要立刻关闭灶具开关,千万不能先放气,然后再点火。
关火时需将旋钮关“到位”。所谓关“到位”,就是将旋钮旋至竖直状态后,会被里面的弹簧弹起。倘若没有关“到位”,旋钮就不会被弹起。此时,尽管火焰已经熄灭,但仍会有少量气体跑出来,这会构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4、注意安装。
热水器必须安装强制排烟。
5、注意燃气跑漏和防火检查。
使用天然气时需有人照看。烧水、煮奶、煮粥时,器皿不能装得太满,以免溢出将炉火浇灭,进而引发漏气情况。用完气后,务必及时关闭灶具开关和阀门。睡觉前最好把厨房门关闭,同时将厨房窗户打开。如果闻到有臭鸡蛋味,那么很可能是天然气跑漏了。此时,千万不要去操作家里的电器开关,也不要拨打电话,更不能动用明火。要及时把阀门关闭,把门窗打开进行通风,并且迅速离开现场去报修。在有燃气设施的房间里,禁止放置木柴、棉花、燃油、爆炸(火药)等这类易燃易爆品,因为一旦燃气泄漏,就容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6、注意灭火和中毒抢救。
若天然气着火,需立刻设法扑灭初期火灾;倘若无法扑灭,就立刻前往室外拨打“119”火警电话。一旦发现有人燃气中毒,千万不要惊慌失措,正确的做法为:打开门窗进行通风,迅速把中毒或窒息的人员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场所,在冬季还需留意中毒人员的保暖事宜。
7、注意燃气器具的判废年限。
2008 年 11 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全管理规则》。此规则规定,燃气热水器和燃气灶具的判废年限为 8 年。超过使用年限的燃气器具,其性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并且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一旦使用到期,就应立即更换。
8、使用燃气灶时不离人
使用燃气灶点火时,要先确认火点着了,然后再离开,以防跑气。关火时,一定要把旋钮关“到位”。如果没关“到位”,旋钮就不会被弹起,即便火焰已经熄灭,仍会有少量气体跑出来,这是很大的安全隐患。
9、经常检查胶管
燃气灶具的连接胶管需要定期进行更换。冬季时,胶管容易出现硬化、老化以及龟裂的情况。如果没有管卡对其进行固定,那么胶管极有可能发生脱落,进而导致漏气现象的发生。与此同时,胶管的长度不应该超过 2 米,并且要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使用。建议天然气用户使用那种专用的、既安全又可靠的金属波纹管。
10、注意关阀,勤加检查
使用完气体后,需要关闭灶前阀门。在临睡前,应当检查并确认灶前阀和灶具阀已经处于关闭状态。
远游探亲等需要离家的用户,会导致家中长期无人。这类用户请在离开前,把表前的燃气总阀关闭,要做到“人离、火灭、阀关”,以此确保安全。
本文来自作者[qulangwang]投稿,不代表趣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qulangwang.cn/life/202503-1433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趣浪号的签约作者“qulangwang”!
希望本篇文章《煤火取暖与电热毯使用安全指南:预防煤气中毒与火灾事故的关键措施》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趣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一)冬季安全常识1、煤火取暖须防煤气中毒,出现煤气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首先是使用不合格的炉具取暖;其次是烟筒老化漏气;再是使用炉具不当。在使用炉具(含土暖气)时,要检查其是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