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行“小学和中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审判)”的通知
老师[2004]第9号
省份,自治区和市政当局的教育部门(教育委员会)直接在中央政府下,新疆生产和建筑部的教育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相关精神和“关于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的法规”,以实施“ 2003年至2007年的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加速促进国家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的教育部,对所有小学和中学教师的一轮培训实施新观点”(教师[2004]第4号)提高小学和中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水平,并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我们的部门已经制定了“小学和中学教师的教育技术”的能力标准(试验)(以下称为“标准”)现在已发给您。请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实施。
“标准”是指导教育,技术培训以及中学和中学教学人员,小学和中学经理以及小学和中学技术支持人员的基本基础。我们的部门将根据“标准”来研究和建立针对小学和中学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考试和认证系统,以促进教育技术培训的健康发展以及对中小学教师的评估。
附件:小学和中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审判)
教育部
2004年12月15日
附录:
小学和中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审判)
为了提高小学和中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并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验)是专门根据相关精神提出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关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法规”中。 。该标准适用于对中小学教学人员,小学和中学经理以及中小学技术支持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和评估。
第一部分教学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1。意识和态度
(i)理解重要性
1。能够认识到有效应用教育技术在促进教育信息,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方面的重要作用。
2。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3。能够认识到有效应用教育技术在优化教学过程和培养创新才能的重要作用。
(ii)应用意识
1。具有将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意识。
2。具有将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到教学改革研究中的意识。
3。具有使用教育技术不断丰富学习资源的意识。
4。要注意新技术的发展,并试图将新技术应用于教学。
(iii)评估和反思
1。有评估和反思教学资源使用的意识。
2。有评估和反思教学过程的意识。
3。具有评估和反思教学效率和效率的认识。
(iv)终身学习
1。具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以改善自己质量结构的意识和态度。
2。具有使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以实现专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意识和态度。
2。知识和技能
(i)基本知识
1。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
3。掌握教育技术理论的基本内容。
4。了解基本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
(ii)基本技能
1。掌握信息检索,处理和利用的方法。
2。掌握选择和开发常见教学媒体的方法。
3。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
4.掌握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
5。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和教学效率的评估方法。
iii。应用和创新
(i)教学设计和实施
1。能够根据学生的特征和教学条件正确描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并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2。积极地进行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整合,并探索整合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有效方法。
3。可以为学生提供利用技术实践和提供针对性指导的各种机会。
4。能够使用技术评估学生并评估教学过程。
(ii)教学支持和管理
1。能够收集,识别,集成和应用与主题相关的教学资源以优化教学环境。
2。能够有效地管理教学中的教学资源。
3。能够有效地管理教学中的学习活动。
4。能够有效地管理教学的教学过程。
(iii)科学研究与发展
1。能够研究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结合使用的研究。
2。能够研究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的影响。
3。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学习业务知识并发展自己的业务能力。
(iv)合作与交流
1。能够使用技术与学生进行学习。
2。能够使用技术与父母就学生的处境进行交流。
3。能够使用技术在教学和科学研究方面与同事进行广泛的合作和交流。
4。能够使用技术与教育管理人员进行教育管理工作。
5。能够使用技术和技术人员在教学资源的设计,选择和开发中进行合作和沟通。
6。能够使用技术和纪律专家和教育技术专家来就教育技术的应用进行交流和合作。
4。社会责任
(i)同等的努力使不同性别和不同经济状况的学生在学习资源的利用中享有平等的机会。
(ii)有效地应用努力,使具有不同背景,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使用学习资源来发展良好。
(iii)健康用途促进学生正确使用学习资源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4)标准化行为可以证明并传授与学生使用与技术利用有关的法律和法规的知识。
第2部分经理的教育技术标准
1。意识和态度
(i)理解重要性
1。能够认识到有效应用教育技术在促进教育信息,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方面的重要作用。
2。能够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
3。能够认识到有效应用教育技术在优化教学过程和培养创新才能的重要作用。
(ii)应用意识
1。具有促进教育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的意识。
2。具有促进信息技术和课程在教学中的整合和促进教育和教学改革的研究的意识。
3。有意识支持教师使用教育技术不断丰富学习资源。
4。要密切关注新技术的价值并不断地利用其教育应用潜力。
(iii)评估和反思
1。具有促进对教学资源使用的评估和反思的意识。
2。具有促进评估和反思教学过程的意识。
3。具有促进教学效率和效率的评估和反思的意识。
4。具有评估和反思教学管理有效性的认识。
(iv)终身学习
1。具有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以提高您自己的管理水平的意识和态度。
2。具有使用教育技术进行终身学习以持续改善管理能力和个人质量的意识和态度。
3。具有使用教育技术为教师创造终身学习环境的意识和态度。
2。知识和技能
(i)基本知识
1。了解教育思想,概念和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2。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范围。
3。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
4.掌握绩效技术,知识管理和课程发展的基本知识。
(ii)基本技能
1。掌握信息检索,处理和利用的方法。
2。掌握资源管理,流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
3。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和教学效率的评估方法。
4。掌握课程计划,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估的方法。
iii。应用和创新
(i)决策和计划
1。制定和实施有关技术在促进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应用方面的教育技术应用计划和法规。
2。能够根据区域特征和实际教育条件来宏观分配学习资源,计划和设计教育系统。
3。能够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和统计数据以帮助决策过程。
(ii)组织和应用
1。能够组织和协调各种资源,以确保教育技术应用计划的实施和实施。
2。能够组织和协调各种资源,以促进信息学习环境的创建。
3。能够组织和协调各种资源,并支持知名的教学活动。
4。能够使用技术来协助组织和教学实施。
(iii)评估和发展
1。可以使用各种方法来评估教师和经理的教育技术应用的有效性。
2。能够使用技术来协助评估管理系统和操作机制。
3。可以采取各种措施来促进技术系统的持续改进并支持技术的定期更新。
4。能够充分利用技术手段,为教师,学生和经理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5。能够充分利用技术来改善教育和教学条件,并为教师提供教育和技术培训的机会。
(iv)合作与交流
1。能够使用技术与教学人员进行教学工作进行沟通。
2。能够使用技术和技术人员在学习支持和服务方面进行沟通。
3。能够使用技术与父母和学生就学生发展和成长进行沟通。
4。能够使用技术与同事进行管理工作的合作和沟通。
4。社会责任
(1)合理使用可以确保所有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使用学习资源在管理系统中发展良好。
(ii)有效应用
1。它可以促进学习资源的应用潜力的最大化。
2。可以促进技术的应用以获得预期的结果。
(iii)安全使用
1.确保技术环境的安全。
2。可以提高技术应用的安全性。
(iv)调节行为
1。努力加强信息伦理的宣传和教育。
2。努力规范技术应用的行为和语音。
3。在技术环境中了解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并能够通过实际行动来维持这种知识产权。
第3部分技术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1。意识和态度
(i)理解重要性
1。能够认识到有效应用教育技术在促进教育信息,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方面的重要作用。
2。能够认识到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是教师专业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3。能够认识到有效应用教育技术在优化教学过程和培养创新才能的重要作用。
(ii)应用意识
1。具有研究和促进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意识。
2。具有使用技术不断优化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的意识。
3。要积极协助和支持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4。有一种意识,即不断尝试应用新技术并探索其应用潜力。
(iii)评估和反思
1。具有选择和评估技术和应用解决方案的意识。
2。具有评估和反思技术发展的意识。
3。具有评估和反思技术支持的意识。
4。有评估和反思教学资源管理的认识。
(iv)终身学习
1。具有积极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以提高业务水平的意识。
2。有一种意识到使用教育技术来终身学习以不断提高个人质量。
2。知识和技能
(i)基本知识
1。了解教育思想,概念和技术的发展趋势。
2。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范围。
3。掌握现代教学媒体,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通信的原理和应用。
(ii)基本技能
1。掌握信息检索,处理和利用的方法。
2。了解教学系统设计和开发的方法。
3。掌握教学媒体的设计和开发技术。
4.掌握维护和管理教学媒体的方法。
5。掌握维护和管理学习资源的方法。
6.掌握教授媒体和学习资源的评估方法。
iii。应用和创新
(i)设计和开发
1。参与该单元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计划的整体计划和设计。
2。能够设计和发展我们单位的信息学习环境。
3。能够收集和组织现有的学习资源,设计并开发满足教学需求的学习资源。
(ii)申请和管理
1。能够为教学人员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2。能够为管理者的管理和评估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3。能够有效地管理和维持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的使用。
(iii)评估和发展
1。能够评估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的发展和应用效应,并提出发展建议。
2。能够评估自己的技术服务和管理工作,并反思自己的技术服务和业务层面。
3。能够参与对教师在学校中教育技术应用的有效性的评估,并提出发展建议。
4。能够参与学校教师的教育和技术培训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iv)合作与交流
1。能够使用技术与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沟通。
2。能够使用技术与经理进行交流。
3。能够使用技术与学生和父母进行交流。
4。能够使用技术与同行和技术专家进行交流。
4。社会责任
(1)合理使用可以确保所有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使用学习资源来通过有效的整体安排来很好地发展。
(ii)有效应用
1。不断加强信息资源的管理。
2。它可以不断提高教育技术应用的有效性。
(iii)安全使用
1。努力改善技术应用程序环境的信息安全。
2。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安全可靠的技术服务。
(iv)调节行为
1。努力加强技术环境中信息资源的标准化管理。
2。努力规范技术应用的行为。
附录:术语和定义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是指使用各种理论和技术通过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估教学和学习过程以及相关资源来实现教育和教学的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教学系统(教学系统)教学系统是教育系统的子系统。它是指某些教学功能的整体,这些功能由各种教学元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实现某种教学目的。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也称为教学系统设计)是指基于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交流理论的系统和科学方法的使用来提供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分析,计划和制定特定安排的教学要素和教学链接(例如策略和教学评估)的过程。
信息信息是由人类,生物体和自动机等控制系统收到和处理的事物的属性或运动状态。在教育和教学领域,有一些信息代表教学内容,描述教师和学生特征的信息,反映了教学动态过程的信息等。
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指存储在某个载体上的信息,并以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的形式使用。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指可以支持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存储和显示信息的一种技术。其中,在教育领域应用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电子视听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模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
教育信息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和教学的各个领域,促进教育现代化以及培养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各个领域,积极发展和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过程。
信息道德信息道德是指信息字段中用于规范人们关系的概念和行为代码。
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是指保护信息领域个人,组织和国家利益的保护状态。它涉及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可控性。
将信息技术集成到课程信息技术和课程集成中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的有机组合,构建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及促进教学的优化。
学习资源学习资源是指学习过程中可以使用的所有人类和非人类资源,主要包括信息,材料,设备,人员,地点等。课堂教学中使用的学习资源也称为教学资源。
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是指逐渐通过专业培训和终身学习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逐渐获得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师,并在教育专业的实践中不断提高他们的教学质量合格的专业教育者。
终身学习终生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可以适应社会发展并实现个人发展并贯穿一个人的生活的持续学习过程。
教学媒体是指携带,过程和传输信息的媒介或工具。当某种媒介用于教学目的时,它被称为教学媒介。
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资源管理是指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评估教学资源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的活动过程。教学资源管理包括硬件资源的管理和软件资源的管理。
项目管理项目是指致力于完成独特产品或服务的一次性工作。学校教育项目管理是指学校特定教育和教学项目的计划,组织,监督和监管。项目管理主要用于开发项目和研究项目,例如教学系统设计,教学资源开发,教育技术应用和教育改革实验。
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学过程管理是对此过程中涉及的各种要素和活动的管理。
学习环境学习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人和小组学习的所有外部因素。在学校教育中,学习环境主要包括校园,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和教学软件平台,学习工具,各种学习资源以及其他硬性和软件物质条件,以及精神因素,例如学校精神,学术风格和校园文化。此外,家庭和社区通常被视为学生的校外学习环境。
绩效技术绩效是指人们通过工作场所中的某些活动完成任务所形成的绩效或结果。绩效技术是指采用系统方法来通过分析,设计,开发,实施,管理和评估目标和行为来最大化工作绩效的技术。
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指使用适当的技术,方法和机制来促进知识的有效产生,传播和利用的过程。
课程开发课程开发是指通过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然后根据计划,组织,实施,评估和修订的目标选择特定学科(或多个主题)的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活动。最终实现课程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
本文来自作者[qulangwang]投稿,不代表趣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qulangwang.cn/life/202502-833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趣浪号的签约作者“qulangwang”!
希望本篇文章《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印发,全面提升教师专业能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趣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教育部2004年12月15日发布的通知,为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和教育技术应用水平,《标准》对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和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等作出了具体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