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常识包括哪些
行测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它如同智力测验一样,属于心理测验的范畴。它的作用是测试应试者与拟任职位相关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是考查应试者从事公务员工作所必需具备的一般潜能的一种职业能力测试。
行测常识包括哪些
一、常识考什么
大纲明确指出,常识判断主要是对以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进行测查:政治、法律、管理、经济、公文、党史、国情、人文、科技、生活常识等。综合分析来看,主要考察的内容有以下五块:
政治方面包括时政、哲学、毛概等,约有 3 题左右。其中毛概仅在 2011 年考过一题;中特与时政存在交叉;哲学在近两年每年都考过一题;时政是每年必定要考的内容,并且在常识部分处于首要位置,所以大家在政治这一块尤其要关注近一年以内的重大时政,涵盖重大事件和重要文件。这部分知识的准备与大家申论热点的准备是相同性质的工作,它可以为大家申论的写作提供素材,还能让申论写作更具深刻性和时代性。
经济方面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等内容,约 2 至 3 道题。在经济部分,通常很少单独考察经济理论,大多是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以此来检测大家的能力。
法律方面有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以及新法等。对历年省考真题进行过研究的同学能够发现,法律的题量在逐步减少,这也是国考的一个趋势,而这恰恰体现了公考的一种公平性,即真正在考查常识,不会特别侧重于某一方面的知识点。大家在法律方面还需特别留意每年新颁布或新修订的法律文件,这能体现公考的时代感,也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特点。
科技融入生活,人文视野得以开阔,其比重逐渐增加。法律减少的题量被分配到了科技人文这一领域。总体而言:广度较为广泛,然而深度并非深厚。物理、医学、科技奖项、生活常识、历史、文学、地理等各个方面都有可能被涉及到,并且每一个方面所考察的都是极为基础、具有时代性且具备应用性的题目。
国情管理知识并非每年都考,2013 年考过一题,且与经济和地理相融合;省情管理知识前两年考过,都与时政相结合;管理知识在 2010 年和 2011 年也考过,且都考了行政决策。总的来说,国情管理知识有最新内容且考察基本要点,省情管理突出特色一般考 1 至 2 题,管理知识早期考过但重者恒重。
二、常识怎么考
知道常识考的内容之后,许多同学心里感到很郁闷。因为涉及的面很广,而自己的专业又比较单一,这可怎么办呢?这就需要依靠一定的答题方法来解题。现在总结了 4 个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方法释义为在四个选项间进行横向比较,找出一个与其他三个明显不同的选项,此选项通常为正确答案,这体现了与众不同。
张某有甲、乙、丙三个儿子。张某去世后,未留下遗嘱。在处理其遗产之前,甲清楚地表明自己放弃继承。乙明确表示要继承。而丙既没有做出放弃继承的表示,也没有做出接受继承的表示。那么,丙的这种行为被视为接受继承。
A.放弃继承 B.接受继承
C.丧失继承权 D.转继承
这一题答案很明显,B 与其他三个不同,所以选择 B。继承开始后,若继承人要放弃继承,就应当在遗产处理前做出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倘若没有表示则视为接受继承。而受遗赠人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需要做出接受或放弃的表示,到了期限没有表示的就视为放弃受遗赠。
在四个选项间进行横向比较时,如果有两个选项的说法相互矛盾,那么答案就在这两个选项当中,这样答对题目的概率就会增加一倍。
我国黑龙江北部一月份平均气温在-30℃以下,漠河的最低气温曾达到-52.3℃。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只能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原因如下:
A.水银比酒精传热快
B.水银比酒精传热慢
C.水银比酒精的凝固点低
D.水银比酒精的凝固点高
这一题首先能看出 A 与 B 是一对矛盾,C 与 D 也是一对矛盾。接着依据常识可知,我们所了解的是温度计与凝固点相关,所以答案必然要在 C 与 D 中进行挑选。其中,水银温度计是实验室里最为常用的液体温度计,它遵循热胀冷缩的原理。水银是汞,它的熔点是-38.8 摄氏度,沸点是 356.7 摄氏度;酒精是乙醇,其熔点为-114.3 摄氏度,沸点是 78.4 摄氏度。这意味着酒精要在-114.3 摄氏度才会凝固。因此,在冬季低温环境中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使用水银温度计,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比酒精的凝固点高。
张冠李戴的意思是,错误地将某一原理的概念、背景、适用范围、影响等要素放置在其他原理之上,从而导致选项出现错误。
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是什么呢?它是用来进行这一衡量的。
A.消费者价格指数 B.恩格尔系数
C.基尼系数 D.GDP折算系数
这道题涉及经济概念,也是最容易出现张冠李戴错误的题目。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在 1922 年提出了基尼系数。安徽的 GDP 实现了从第三位到榜首的上升,去年的数值为 19038.9 亿,增长了百分之十点四,在中部地区位居第一位。中国 2013 年的 GDP 是日本的两倍。
一般来说,选项如果说法太绝对,那么它很可能是错误选项。之所以说这是一种陷阱,只是通常情况下如此。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持续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创建了众多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园区,其最不可能的缘由是:
A.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可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B.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可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C.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可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D.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重心已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答案】D。解析:四个选项中,最后一个表述过于绝对。当下,我国的信息化已历经基础发展时期,正开始步入全方位、多层次的推进阶段。
综合上述内容,常识确实是在考查常识,并且有一定的方法可以突破。专家表示,若想在常识部分取得分数,靠的还是平时的点滴积累。在平常生活中,要做个有心人,多留意周围的事物,注重积累,要相信点滴终将汇聚成河。
公务员行测常识常考知识点
一、法律常识
行政主体需具备三个方面。其一要有“权”,这里的“权”指的是行政权力;其二要有“名”,即能够以自己的名义来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其三要有“责”,也就是要独立地承担行政责任。
受委托的组织和个人没有行政主体资格,他们是以委托机关的名义来实施行政管理行为的。
公务员有三个标准。其一,需依法履行公职。其二,要纳入国家行政编制。其三,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我国实施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的制度;在厅局级以下的级别设置了公务员职级。
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不能被录用为公务员;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不能被录用为公务员;被开除公职的不能被录用为公务员;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不能被录用为公务员;新录用的公务员,其试用期为 1 年。
公务员考核的内容包含德、能、勤、绩、廉。其中,重点对政治素质以及工作实绩进行考核。
公务员的奖励包含以下几种:给予嘉奖;记三等功;记二等功;记一等功;授予称号。
二、政治常识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 中国梦的本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两步走:第一步,从 2020 年至 2035 年,在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继续奋斗十五年,从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步,从 2035 年至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进而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建党一百年时,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总目标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包含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以及生活富裕。
这三者必须有机统一。
我国有三大基本政治制度,其一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其二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其三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新时代十年发生了伟大变革,其中有三件大事:其一,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其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其三,完成了脱贫攻坚的历史任务,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三、其他常识
恩格尔系数指的是食品支出总额在个人消费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它是用于衡量家庭或者国家富裕程度的一个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地域概念。它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也就是一国或一地区)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包括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GNP)属于国民概念。它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常住居民凭借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包含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于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重要分析指标。它介于 0 到 1 之间。基尼系数越大,就意味着不平等程度越高。
13. 据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高低可将水分为硬水和软水。
汽车尾气常含有重金属铅。
误食重金属盐之后,可以通过迅速补充蛋白质的方式来减轻中毒的症状。
16. 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可作为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
17.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大数据的特点包含有大量这一方面;还包含高速这一特性;同时具备多样的特点;有着低价值密度的特性;也具备真实性。
19. 物联网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核心和基础是互联网。
20. 隐形飞机技术目的是使飞机避开雷达的侦查。
21. 岁寒三友:松、竹、梅。
22.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23. 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24. 中国三大国粹:京剧、国画、中医。
京剧脸谱中,红脸意味着忠贞且英勇;白脸意味着阴险、疑诈以及肃煞;黑脸意味着正直无私且刚直不阿。
行测重要知识点合集
1、选词填空技巧
相异语素定词义:
词语的适用对象/指代范围:
做客:接受别人的邀请或者主动去探访别人;欢迎来我们家做客。
求学、谋生或创业等因外在原因而寄居他乡,这就是作客;在他乡已经度过了十载,尽管事业上有所成就,但内心却十分思念故土。
边界:“界”是界限,边界,两国间领土的界限。
边境:“境”是区域,边境,靠近边界的地方。
词义的轻重程度:
衰退、衰败:“退”是减弱,“败”是破败。后者显然语义较重。
“反”意味着方向相反,“犯”则表示抵触。“违犯”在词义上比“违反”更为深重。
词义的侧重点:
侵蚀:“蚀”表示损耗,“侵蚀”是侵害并使对方受损的意思。二者分别侧重于过程和结果。
这两个词分别侧重于不同的方面。
色彩意义定风格:
请明确具体的横线下的句子呀,没有看到具体内容呢,无法进行改写呢。
贬义词的后果包括否定和厌弃。文雅庄重的书面语有吝啬和窠臼。
中性词(结果):中立、客观
语体特征做排除:
公文通报:准确简明、浅显易懂,拒绝修辞化表达。
政论时评:逻辑严密、官方用语,适当形象化表达。
新闻报道:客观精炼、通俗时效,中性词运用较多。
科技说明:学术专业、客观分析,修辞手法不多见。
文艺作评:语言艺术、表达灵活,修辞手法较常见。
广告宣传:严谨得体、醒目生动,修辞运用较讲究。
2、片段阅读技巧
首尾内容有讲究
首句一般不出现这些内容:
反面论证:否则、不然、如果没有,如果不
补充表述:当然、也、又
指示代词:这、这些、那、那些、此
结论总结:因此、所以、最终、终于
首句可以出现这些内容:
引用的别人的观点 背景性的陈述 设问提出话题
尾句一般出现这些内容:
因此、因而、总之、可见、综上所述
数量关系
五大基础思维
1)代入排除:
代入排除思维是数量关系第一大法,优先考虑。
2)特值思维:
当遇到一些问题时,如果能依据其具体状况,巧妙且合理地给某些元素赋予数值,尤其是赋予特定的确定值,通常能让问题得到简洁且有效的解决。在题干中存在分数、比例或者倍数关系时,一般会采用赋值法来简化计算,赋值法常常被应用于工程问题、行程问题、费用问题等这类题目中。
3.倍数比例法:
若a : b=m : n(m、n互质),
则说明: a占m份,是m的倍数;
b占n份,是n的倍数;
a+b占m+n份,是m+n的倍数;
a-b占m-n份,是m-n的倍数。
4.奇偶特性法:
两个奇数相加或相减的结果是偶数;两个偶数相加或相减的结果是偶数;一个奇数与一个偶数相加或相减的结果是奇数。
如果两个数的和差是奇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奇偶性相反;如果两个数的和/差是偶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奇偶性相同。
如果两个数的和是奇数,那么它们的差也是奇数;如果两个数的和是偶数,那么它们的差也是偶数。
5.方程法:
很多数学运算题目都可以采用列方程进行求解。
4. 未知数还可以用汉字进行替代。
判断推理
图形推理规律
题干中各图形元素较为凌乱,几乎找不到相同点,此时应优先考虑数量关系方面的考点。规律的起始点可以是点、线、角、面、素等。元素凌乱这一情况,除了对图形的数量关系进行考查外,还有可能考查图形的属性,也就是几何特征。
元素是相同的。题干图形所包含的元素个数与种类都一样,首先考虑图形的位置变化,其中包括图形中元素的平移、旋转以及翻转这些情况。
元素相似。题干中各图形的元素呈现出相似的特征,并且在元素个数方面可能存在差异,那么就可以对图形的样式遍历(缺什么就补充什么)以及组合叠加(包括直接叠加、加减同异、黑白叠加)进行考虑。
空间折叠。对于空间折叠题而言,最为重要的是对图形的相邻面与相对面进行分析。可以借助移动的方式,准确找到各面之间的关系。依据“相对面只能看到其中一个,相邻面看公共边”的这一特征,来挑选出正确的答案。
判断推理规律
翻译推理
三个基本定理
逆否定理:A推出B→否B推出否A
肯前肯后,否后否前
摩根定律1:否(A或B)→否A且否B
摩根定律2:否(A且B)→否A或否B
三、七条基本翻译
所有(凡是)S都是P,S推出P
所有(凡是)S不是P,S推出非P
没有S是P,p推出非S
不是S都不是P,P推出S
充分条件意味着 P 能够推出 Q。当存在 P 的情况时,就会有 Q 的结果;只要有 P 这个条件,就会有 Q 这个情况;凡是出现 P 的情形,都必然会有 Q 。
必要条件:如果有 Q 那么就有 P。只有存在 P,才会有 Q;除非有 P,否则就不会有 Q;P 是 Q 所不可或缺的条件。
排中律:非P即Q,非Q即P。或者P,或者Q;要么P,要么Q
四、三种基本关系
矛盾关系
矛盾意味着两命题处于非此即彼的状态,并且这两命题的真假情况必定是一个为真,一个为假。
反对关系
上反对关系:全称肯定命题与全程否定命题。可同假,不可同真。
下反对关系,特称肯定命题与特称否定命题。可同真,不可同假。
包容关系
包容意味着,当 A 为真时,B 也为真,也就是有:A 能推出 B。对于两个命题而言,如果在这些命题中只有一个是真的,那么 A 必定是假的;如果在这些命题中只有一个是假的,那么 B 必定是真的。“一真的时候前面的为假,一假的时候后面的为真”
五、逻辑论证
1. 加强论证
(1)非因果类:
①增强论点(通过解释、重申论点进行加强)
增强论据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补充一个正面的论据,另一种是对原有的论据进行解释,这两种方式都能够起到加强的作用。
从论证方式方面来看:一是搭桥,也就是把论点和论据联系起来,这种方式通常既包含论据的关键词,又包含论点的关键词;二是补充前提,它是论点能够成立的必要条件或基础,并且可以通过否定代入法来进行验证。
(2)因果类:
①排除他因—排除其他导致结果出现的原因;
②对比实验—有A有B,没A没B。
考试时若有多个加强选项,需注意加强强度的比较,其中加强论证方式(搭桥)的强度大于加强论点,加强论点的强度又大于加强论据。对于选择前提的题目,只需按照题目设问方式去选择前提即可。
2. 削弱论证
(1)非因果类:
①削弱论点;
②削弱论据;
③削弱论证方式(拆桥);
④否定前提。
(2)因果类:
①另有他因—还有其他原因导致结果的出现;
②对比实验—有A无B,无A有B;
③因果倒置。
在因果类中,削弱强度方面,因果倒置最强,因为因果倒置推翻了原有的因果关系,并且重新建立了新的因果关系,这是从本质上对其进行了否定。
本文来自作者[qulangwang]投稿,不代表趣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qulangwang.cn/life/202502-1431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趣浪号的签约作者“qulangwang”!
希望本篇文章《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常识考点解析:政治、法律、管理、经济等五大内容全掌握》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趣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行测,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它和智力测验一样,属于心理测验的范畴。它用来测试应试者与拟任职位相关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是考查应试者从事公务员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一般潜能的一种职业能力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