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机制方面来看,阅卷结果需要在“阅卷组共识”与“组长权威”之间找到平衡。倘若有人既充当教练的角色又充当裁判的角色,那么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全文1334字,阅读约需2分钟
文/思凝(媒体人)编辑 胡博阳 校对 吴兴发
资料图。
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引发的争议仍在持续。起初是对文风文字的探讨,如今已转变为对“这样充满争议的满分作文是如何产生的”的追问。而当初坚决不顾众人意见给出满分的浙江高考作文阅卷组长陈建新,正处于舆论的关键位置。
8 月 9 日,有网友展示出陈建新主编的《高考作文实战实训》这本书正在进行销售。并且,陈建新还在各个地方进行讲课,辅导高考作文。基于此,网友提出了质疑:既担任阅卷组长这一职务,又出版书籍并进行授课,形成了“一条龙”的情况,恐怕是不太妥当的。澎湃新闻针对此事给陈建新本人打了电话,他表示对参与编著高考作文书这件事并不清楚,随后就挂断了电话。
在这本上架销售的高考作文书中,网友发现《生活在树上》与去年的一篇满分例文存在一些相似之处,比如文风接近、语气类似,并且引用名人的路数也非常相似。
实话实说,当我最初看到这篇作文时,我的第一感受是:“我大学以及研究生阶段所读的哲学好像都白费了,为何这些名言在原著中我未曾见到过呢?”接着再读下去,又觉得这篇作文的晦涩程度甚至超过了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的原著。
古时有句话说:“文章没有绝对的第一,武艺没有绝对的第二。”一篇文章的好坏往往因人而异,在众多优秀文章中挑选出最好的更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然而,给高考作文打分并非一般的文章评析,公平公正始终是其最本质的特点。怎样克服内心的主观喜好,从立意、审题、文字、思想等各个方面对文章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公正的打分,是每一位阅卷老师在上岗前必须学习的课程。
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是诸多裁判中的“裁判长”,他掌握着作文题目的解析权,也掌握着评分标准的制定权,还掌握着满分作文的审判权。责任非常重,这是无需隐瞒的。保持客观中立这件事尤为重要。不然的话,就无法杜绝个别考生去钻研组长的喜好从而搞投机行为。从机制方面来看,阅卷结果需要在“阅卷组共识”和“组长权威”之间找到平衡。
从这个角度去看,陈建新被质疑讲课卖书这件事还需要继续调查。然而,有一个应该被承认的常识,那就是不管是谁,只要顶着“阅卷组长”的名头在各处授课,并且解读高考作文打分规则,这种“既当教练又当裁判”的做法是不合适的。正因如此,无论是陈建新个人,还是当地的有关部门,都应该主动站出来,对舆论的质疑做出回应。
教育部聘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指出:高考阅卷评分需有保密性,所有参与阅卷者都不能向外透露阅卷情况,这是纪律。而这次浙江满分作文在第一时间于刊物上被披露,是违规的。陈建新主持浙江高考作文阅卷工作已长达 20 年,不可能不清楚阅卷的规矩以及其背后的利害。
说到底,教育公平对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就像压舱石一样;相较于客观性较强的其他科目,作文在保证高考阅卷公平公正方面有着关键作用,如同“压舱石”。“作文阅卷组长”这不只是一种头衔,更是一种责任。
处于这一位置时,自然是需要有丰富的经验的。要通过大家一起出谋划策、贡献力量,来维持高考阅卷的公平。在阅卷工作完成之后,就需要功成身退,甘愿做一个“无名英雄”。同时,还得进一步拓宽自己的眼界,去追寻写作方面的多种可能性,以便让评价体系变得更加多元、更加科学,更加贴近时代,更加贴近教育的初心。
回到参与编著高考作文辅导书这件事上,陈建新本人表示“不清楚”。然而,面对白纸铅字的证据,这样的回应显得过于单薄。所以,从澄清事实以及遵守规范的角度考虑,希望陈建新能够站出来回应舆论的关切。另外,当地的有关部门也可以介入调查,并且借此机会,把相关的伦理规范厘清并加以完善。
值班编辑 康嘻嘻 吾彦祖
点击下图进入“北京市新冠疫情实时地图”
新京报电商平台“小鲸铺子”正式上线啦!
本文来自作者[qulangwang]投稿,不代表趣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qulangwang.cn/life/202502-1431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趣浪号的签约作者“qulangwang”!
希望本篇文章《浙江高考满分作文争议:阅卷组长陈建新被质疑既当教练又当裁判》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趣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这次浙江满分作文第一时间在刊物上披露,是违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