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21 日,重庆市召开了深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会。在这个大会上,对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进行了表彰。同时,还就重庆市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的若干措施,向与会的民营企业家征求意见。
在中央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的那一周,重庆迅速召开了落地会议,其行动很迅速,思路很清晰,措施很有力,这充分体现了对民营经济发展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
2 月上旬时,市发改委公开进行了公告发布。此公告为《重庆市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拟出台 26 条措施,目的是为民营经济发展寻求办法和策略。
公告表明,重庆需运用超常规的举措来培育并使民营经济壮大,要努力构建起民营经济发展的高地。
这意味着,重庆会“聚集极为强大的力量,施行极为特殊的策略,构建极为卓越的功绩,成就极为重要的事情”。而这些“极为特殊”的背后,其目的是为了谋划重庆民营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长远之计”以及“快速飞跃发展”。已经蓄势许久的重庆,怎样凭借“超出常规”的举措,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增强民营经济的创新力、竞争力以及综合实力,加快打造民营经济发展的高地呢?
2 月 21 日下午,重庆市召开了深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会。记者苏思进行了拍摄,拍摄的内容为此次大会,照片由视觉重庆提供。
重庆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高”在哪里?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宏大版图里,重庆正在全力构建内陆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新高度。这种“高”或许能体现在以下这些方面。
重庆民营经济在 2024 年作出了强劲的经济贡献。它贡献了全市 47.8%的税收,贡献了 61.6%的 GDP,贡献了 90.2%的新增就业。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 1.98 万亿,增长了 6.2%。重庆的民营经营主体有 367.3 万户,占全部经营主体的 97.8%,这意味着每 9 个人中就有 1 个人在创业。民营经济在稳增长方面发挥了作用,在促就业等方面也发挥了作用,这彰显出了民营经济的作用,为经济增长注入了动力,且这种动力是源源不断的。
民营经济发展以创新为灵魂。重庆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数量不少。2024 年,全市在有效期内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 8042 家,且同比增长了 16.72%。民营科技型企业累计达到 69503 家,同比增长 19.27%。“2024 民企科技创新指数 100 强”企业的研发费用总额比上年增长了 25.81%。
赛力斯与华为展开合作,推出了问界 M9 这款车。它凭借着科技创新的力量,连续 9 个月都在 50 万元以上的中国豪华车型中占据销量冠军的位置。其总销量达到了 15.1 万台,成功打破了奔驰、宝马、奥迪(BBA)对豪华车市场长期以来的垄断格局。宗申集团设立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华森制药也设立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此外还有 18 家民企设立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智飞生物研发的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EC)检测试剂填补了国内空白,并且该检测试剂被世卫组织全球推广。
重庆民营企业在有效开放拓展方面表现积极,“走出去”步伐加快,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利用更加充分。2024 年,全市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数量为 4122 家,同比增长 11.95%;进出口总额达到 3233.7 亿元,占全市比重 45.2%。在出口方面成绩突出,出口额为 2386.6 亿元,同比增长 7.8%。重庆美迪智能家居分别在越南和泰国设立工厂,以此降低成本并拓展海外市场。华峰化工等企业在 300 个川渝共建的重大项目中进行了超过 2400 亿元的投资。龙湖集团等助力全市的国企盘活了 117 亿元的资产。
重庆在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方面表现出色。民营经济的发展有政策支持作为坚实后盾。重庆出台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涵盖了科技创新、市场开拓、资金扶持等多个方面。这些举措让民营企业能够安心发展。
这些数字比较亮眼。然而,与全国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这样的“高度”存在明显差距。
1 月 24 日,在两江新区龙盛新城的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里,工人正在底盘线进行作业。记者张锦辉进行了拍摄,并由视觉重庆提供相关图片。
重庆民营经济跑起来,如何做到“超常规”?
客观而言,重庆民营经济存在一些困难与问题。其一,综合实力方面不够强劲;其二,创新动能有待进一步激发;其三,产业转型升级存在滞后情况。另外,政策供给在精准度上还有待提升,服务的质效也有待增强,要素保障的力度不够大等问题仍然存在。确实需要采取“超常规”的措施来实现“弯道超车”甚至“换道超车”。
仔细研读就会发现,拟出台的 26 条措施,每一条都是实实在在的内容,每一条都饱含着关怀,所包含的信息非常多。
“超常规”进行引导。26 条措施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引导民营企业朝着“新”的方向攀登、向“高”处发展,让民营企业去拥抱 AI 技术,并且始终将创新发展当作首要的动力。
比如,引导民企去抢占新的赛道,积极投身于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生物医药等那些未来的新兴产业;引导民企去适应数字的浪潮,及时进行转型升级,探索并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这样的新发展模式;引导民企加大研发方面的投入,争当“小巨人”;引导民企参与“两重”“两新”等国家和全市的重大项目建设。重庆鼓励民营企业升级转型,从多方面给予支持。它提高了含金量,并且每一项都有真金白银的政策。这些奖励的金额从 50 万到 3000 万不等,力度非常大。
采取“超常规”的保护方式。26 条措施花费了相当多的篇幅,来阐述对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保护举措。例如,着力加强涉企法规体系的建设工作,严格对涉企行政执法进行规范,大力加强民营企业的产权以及企业家权益的保护力度,积极构建起能够防范和化解拖欠企业账款的长效机制等。
具体而言,要推动制定《重庆市民营经济促进条例》,并且要加快出台《重庆市涉企行政检查办法》等相关措施。要减少行政检查的数量以及频次,对涉企行政强制进行规范实施,按照法律规定谨慎使用查封、扣押、冻结、限制人身自由等强制措施,以此来降低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所产生的影响。还要规范财产保全工作,防止出现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情况。完善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的投诉管理流程,明确投诉的受理范围以及相关职责,提升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维权投诉的办理质效,强化对办件结果的反馈应用等。这些举措若能严格执行,其力度将会很大,无疑会给广大民营企业带来福音。
明确提出 26 条措施,要坚持多管齐下、多重用力,持续提升民营经济发展必需的资源要素保障水平,包括融资、人才用工、用能用地等方面。
例如,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银行机构被鼓励综合利用企业创新积分等多方面的信息,加大对信用贷款的投放力度,提高科技型企业的“首贷率”。例如,提升用能用地的保障水平。“疆电入渝”工程已建成投产,渝黔直流背靠背工程加快推进,川渝特高压交流加强工程也在推进中,为企业提供持续稳定的电力供应。例如,强化数据要素的赋能作用,强化在重点领域对公共数据进行归集共享以及开发利用,从而为民营企业开发数据产品提供数据方面的支撑。从企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种关怀可以说是细致入微、极为温暖。
26 条措施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以营造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提升民营企业的获得感,并做好各种服务工作,这些措施非常贴心,属于“超常规”服务。
比如,要培育新渝商。实施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十百千万”培育工程,协助民企老板培育“二代”接班人,逐步培育新渝商队伍。又如,要发挥监督作用。严格查处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进行权力寻租、索取收受财物等对民营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腐败和作风问题。要引导全社会以客观、正确、全面的视角去认识民营经济和民营经济人士。要及时清理那些恶意抹黑民营经济的不良信息。要营造出清朗的舆论氛围等。“不让一名民营企业家因无端事由而受委屈,也不让其因无端事由而受损失”,这真的是服务做到了极致,可谓“到家”了。
2 月 21 日,北碚区举办了 2025 年“春风行动”民营企业的专场招聘会。求职者正在了解用工方面的信息。这张照片由秦廷富拍摄,是视觉重庆的作品。
改革要有“超常”之举,又要回归“常识”。
说好的有千万条,而落实是第一条。无论是立足在重庆,还是把目光投向全国,为了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一系列对民营经济有利的政策密集地出台了,这些政策就好像是一场场及时的雨水,给民企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但需清醒认识到,有众多好政策,而落实是首要的。需让每一项政策都能切实落地并发出声响。倘若仅停留在纸面上,就无法切实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要将政策落实到位,就必须具备完备的监督检查落实机制,不能对政策打折扣、搞变通,不然一切都将只是空谈。
政府需讲诚信,政策应保持稳定。有为的政府首先要坚守信用。客观而言,部分民营企业在发展历程中遭遇困难乃至破产,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政府缺乏诚信。一些地方政府的主官如同走马灯般频繁更换,未能静下心来做事,致使政策缺乏连续性,原本的“蓝图”变成了“烂图”,漏洞百出,到处遗留着“烂尾”工程,还拖欠企业账款,严重破坏了营商环境。
政府具备诚信,政策保持稳定,这样企业家才能够专心致力于创业,能够放心地进行投资,能够安心地开展经营。当前,及时把民营企业的欠款清偿掉是非常关键的。
发展是硬道理,无论有多少道理都不能忽视这一点。民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其依法合规追求经济利益的需求应被置于首位。政府要多思考如何为企业松绑、减负、赋能,首先要破除政策方面的壁垒,对“红顶中介”进行打击,让民营企业有公平参与的机会,能够赚到钱。只有企业发展壮大了,才有可能做到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富而思责。
重庆的创新探索表明,高质量发展并非只是企业间的简单组合与拆解。它是生产关系的系统性变革与重塑。当制度创新、组织变革以及空间重构产生共振时,重庆的民营经济便能够突破传统发展模式的险滩,创造出新的高度,驶向更为广阔的蓝海。
这场改革发生在春天,或许会孕育出中国民营经济的诸多可能,能让“民营经济‘离场论’”彻底消失不见,也能映照出中国经济发展的美好未来。
本文来自作者[qulangwang]投稿,不代表趣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qulangwang.cn/life/202502-1333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趣浪号的签约作者“qulangwang”!
希望本篇文章《重庆市召开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表彰优秀企业并征求发展高地措施意见》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趣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2月21日,重庆市深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大会表彰了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并就重庆市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若干措施向与会民营企业家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