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孩子,就会为孩子谋划长远之事。然而,怎样去爱呢?怎样帮孩子进行计算和谋划才是恰当的呢?
我的观点是:符合孩子成长和发展规律的教育一定是正确的教育。
今天在座的各位家长,你们的孩子都处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阶段。那么,这一阶段的孩子具有哪些特点呢?在孩子人生转折的这个阶段,家长的教育方式以及与孩子相处的方式需要发生怎样的转变,才能够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呢?
让我们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了解一下孩子这一年龄段的发展特点。
人的 18 岁之前可分为五个阶段:有婴儿期,有儿童期,有学龄初期,有学龄期,还有青春期。我们的孩子处在从学龄初期向学龄期过渡的阶段。过去的 3 到 6 岁属于学龄初期,此阶段重要关系是家庭,成长主题是自己做事是否可以,教养的关键词为好奇与兴趣。在教养方法恰当的时候,孩子做事具有较强的主动性,拥有自信,并且有一定的目标,能够达成他想要达到的目的。而教养方法不当所培养出来的孩子,就会在做事时缺乏主动性。在这一时期,比较科学的教养至少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接纳并耐心对待孩子的好奇心,善于引导孩子的兴趣,也善于激发孩子的兴趣。
2.抓住孩子的敏感期,保护好孩子的发现和兴趣,顺势而为。
有个 5 岁的小孩,平日里格外喜爱观察蚂蚁。有时他会蹲在那里专注地观察,一蹲就是一两个小时。他的妈妈便说道:“我们家这个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呀?既不喜欢读书认字,也不爱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就单单喜欢观察蚂蚁,一蹲就能蹲半天呢。唉,怎么说他都不听。”我询问她:“你觉得观察蚂蚁是不好的事情吗?有没有听孩子讲过他为何如此喜欢观察蚂蚁?”同时,这位妈妈可以陪孩子一起去观察蚂蚁。要知道,法布尔是一位喜爱观察昆虫的大人物。
孩子接下来将进入 6 至 12 岁的学龄初期,也就是整个小学阶段。在这个阶段,重要关系集中在学校。那么,家长是否就可以把一切都交给老师而不管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家长不但不能放手不管,还需要更加关注孩子。要观察孩子的同学关系是怎样的,以及师生关系是怎样的。当孩子在同学关系或师生关系中遇到问题时,要及时引导孩子正确地解决问题。成长的主题是:我是否能够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
在我担任班主任期间,遇到过一位妈妈,她反复跟我讲,一定不能让她的孩子担任班干部,只要让孩子专注于学习就行。实际上,如果按照这位妈妈的要求去做,就会在无形中剥夺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发展“我能不能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这个成长主题的机会。在这个阶段,教养的关键在于试错与认可。教养方法恰当的话,孩子在做事时能获得成就感,其各方面能力也会得到提升;反之,不恰当的教养会给孩子带来失败感。孩子若获得成就感且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就会越来越勤奋;倘若孩子一次次感受到失败感,就会变得自卑,胆小畏缩或者叛逆。
所以,这一阶段重点是给孩子两个机会:
1.尝试的机会。
儿童需要有机会去做他们觉得是有意义的事情。父母应当允许他们依据自己的想法来进行做事。
2.试错的机会。
儿童的勤奋与能力源自外界的认可。我们要学会认可孩子的所作所为,同时也要允许孩子试错。
很多时候,许多家长常常会害怕或者担忧孩子犯错。然而实际上,每个人都是在犯错的过程中逐步成长和变得成熟的。在此,给大家推荐《正面管教》这本书,书中对家长如何面对错误有着非常精彩的论述,建议各位家长去阅读。
刚才我们从心理学角度了解了孩子在整个小学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也了解了我们应秉持的基本态度,即允许孩子犯错,多给予孩子认可。那么具体而言,对于即将要进入一年级的孩子,作为家长,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呢?古人曾说:“在孩子蒙昧的时候培养他的习惯,那么成为圣人的基础就奠定于此。”意思就是,孩子如果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就为他一生的伟大事业奠定了基础。
作为家长,一方面要了解一年级孩子的行为规范内容和要求。另一方面,我们要依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行为训练与习惯培养,去启发孩子的自觉性,同时还要以身作则,以此促使孩子实现知与行的统一。
这里给家长们四个方面的建议:
一、好习惯的养成及生活技能的培养
1. 每日行为规范中的好习惯
2.独立整理书包、检查文具书本是否齐全的习惯;
3.“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的习惯;
4.从小爱劳动的习惯
二、为孩子的学习提供物质环境方面的支持。
1. 适宜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家庭环境
2. 文具的准备
3.图书的准备
三、适应学校学习生活的一些常识与意识的培养
1. 安全的常识
2.规则(遵守纪律)的意识
3.尊敬老师的意识
4.团结同学的意识
5.独立意识,培养孩子具有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及主动性。
(1)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循序渐进的引导,过程
中要交给孩子做事的方法,然后放开了让孩子去做)
可以适当安排孩子做一些家务,例如,教会孩子如何扫地,教会孩子怎样擦桌子,教会孩子去倒垃圾,教会孩子清洗袜子等。
和孩子一起做这些事,能让孩子变得更聪明;和孩子一起做这些事,能让孩子变得更自信;和孩子一起做这些事,能让孩子更加胜任学习。
每天要留出时间来与孩子聊天,且这个时间至少要十分钟。通过聊天,能够及时地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也能知晓孩子的心理状态。
2.帮助孩子学会倾听,提高孩子的专注力;
家长平时需注重培养孩子“坐得住、听得懂、表达得清”这几方面。例如在看电视的时候,让孩子坐下并专心地看 20 分钟,之后向孩子提出问题,查看他是否听懂了,以及表达是否清晰、口齿是否伶俐。
3.帮助孩子学会思考;
思维懒惰的孩子难以成才。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里,要时常给孩子提出“开放性问题”,像那些答案不唯一的问题,比如询问孩子都知道哪些绿颜色的东西等,以此来激发孩子进行思考。
小学一年级是孩子梦开始的地方,同时也是家长希望开始的地方。家长只有用心关注孩子的成长,在希望开始的地方播撒爱的种子,未来才能够梦想成真。最后,祝愿每一位家长和每一个孩子都能梦想成真!
本文来自作者[qulangwang]投稿,不代表趣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qulangwang.cn/life/202502-1320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趣浪号的签约作者“qulangwang”!
希望本篇文章《如何正确爱孩子并为其计深远:符合成长规律的教育方式解析》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趣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但怎么“爱”?怎么帮孩子去计算、谋划才是正确的呢?我的观点是:符合孩子成长和发展规律的教育一定是正确的教育。今天咱们在座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