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省考笔试
课程
点击进入 购买
25省考公告预约政综热点周周看基础知识研学申论热点研学
在线咨询
公务员考试中的常识判断是考查考生平时知识积累的重要部分。这部分知识范围广泛且包罗万象,需要考生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考生平时不仅要多观察、多积累,还得注意总结,这样才便于记忆。因此,广大考生在备考时要把相似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形成体系。以下是关于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和医药学成就的相关知识及备考策略的介绍,这是新疆公务员考试小编所做的内容。
一、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
先秦时期的春秋时期,留下了世界公认的首次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春秋》记载,在公元前 613 年的时候,“有星孛入于北斗”,这里所说的就是哈雷彗星。这一记录比欧洲早了六百多年。在春秋时期,我国的历法已经形成了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了 19 年 7 闰的原则,而这比西方早了 160 年。战国时期,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出现了。这部著作中有丰富的天文记载,它反映了那个时期人们对天文的认识。
张衡发明制作的地动仪,能够遥测千里之外地震发生的方向,比欧洲早 1700 多年。
隋唐时期: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制定的《大衍历》,其对太阳运行规律的反映较为准确,体系系统且周密,这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已然成熟。僧一行还是世界上首位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人。在实测过程中,他意识到,在小范围且有限的空间里所获得的认识,不能随意向大范围乃至无际的空间进行推演,这在我国科学思想史上是一大进步。
元朝杰出天文学家郭守敬提出“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的正确主张,他创制了简仪和高表等近二十件天文观测仪器,还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郭守敬主持编定了《授时历》。《授时历》一年的周期和现行公历的周期基本相同。《授时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 300 年。
二、中国古代的医药学成就
- 两千多年来一直被中医所沿用。
5. 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 1600 多年。东汉末年有一位名医叫张仲景,他被称作“医圣”。他的代表作是《伤寒杂病论》,这部著作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
隋唐时期:唐朝有杰出医学家孙思邈,他的《千金方》全面总结了历代以及当时的医药学成果,并且还有许多创见,在我国医药学的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吐蕃的名医元丹贡布编著了《四部医典》,此典在国内外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唐高宗时期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明朝李时珍在明清时期著成《本草纲目》。此书记载药物达一千八百多种,方剂有一万多个。它全面总结了 16 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赞誉为“东方医药巨典”。李时珍注重实地考察和试验观察,还留意运用比较方法。因此,他对药物的认识和总结具备较高的科学价值。《本草纲目》对药物的分类体现了由低级到高级的生物进化观。李时珍提出了“鸟产于林,故羽似叶”的观点。这一观点反映出他对动物适应环境有新的认识,也反映出他对动物相关变异有新的认识,还反映出他对动物遗传特征有新的认识。
综上,我们发现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需要积累大量基础知识和背景知识。那么,如何在众多繁杂的知识点中突出重围并记牢呢?只有把大量知识点进行同类化整理,归纳成知识体系,从点到线,从线到面,按照板块化来记忆,这样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本文来自作者[qulangwang]投稿,不代表趣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qulangwang.cn/life/202502-1224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趣浪号的签约作者“qulangwang”!
希望本篇文章《2025省考笔试课程:新疆公务员常识判断备考指南与中国古代天文历法解析》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趣浪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新疆公务员常识判断:公务员考试中常识判断是考查考生平时知识积累的重要部分,这部分知识范围广泛包罗万象,要求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考生不仅平时要多观察多积累,更要注意总结才能便于记忆...